20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礼 地官 司市记载: “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材料说明先秦时期 A按时段分类交易 B已经出现了夜市 C交易场所已趋同定 D市场初显专业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的记载,西周的市场按照开市时间分为 “大市、朝市、夕市 ”三类,对各类市场的贸易人员都有规定。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表现 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 “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
2、, “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 ”。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 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 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 答案: A 试题分析:雅典人认为自己的身体 “是给城邦使用的 ”。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 ”。这体现了雅典人强烈的公民意识。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儿位历史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有关近代英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段: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超他国的财富 乙:在英国避难的加尔文教徒敢于创新,他们中涌
3、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 丙:英国逐步确立了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丁:被剥夺了土地的劳动者沦为乞丐和流浪者,他们为了糊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请问他们讨论的话题是 A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确立的原因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答案: C 试题分 析:甲 殖民掠夺积聚了巨额财富;乙 宗教改革鼓励创新精神;丙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丁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这都符合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故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条件 一般来说,美国政府是权力执行机关,不是监督机关,它主要受国会和最高
4、法院权力的监督。但美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 “分权制衡 ”的原则,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应有自卫能力。这在 1787年宪法中表现为 总统拥有 “立法否决权 ” 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总统有权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 ”体现了政府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的监督;美国总统无权解散国会, 不符合史实; 符合政府的 “自卫能力 ”,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兴起了全国性的文学运动,一大批作家从民族历史中寻找题材,发扬民族精神
5、,反对封建制度,崇尚感情,要求自由和解放个性,赞美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对这一运动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B法国的启蒙思想 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德意志的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开始于 1517年; C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 19世纪 30年代; D德意志完成统一是在 1871年。这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该文学运动反对封建制度,崇尚感情,要求自由和解放个性,是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 马克思在 1861年向朋友介绍某本书时这样写道: “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虽然存在许
6、多缺点,但是在这里 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 目的论 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 ”。对 “这本书 ”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B使马克思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之上 C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D该书的作者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存在着不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和内容可以判断, “这本书 ”是 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书中阐述的生物进化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故选 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生物学的发展 进化论 下图揭示了美国 19291942 年间 A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 B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C工业
7、生产的基本情况 D银行信贷的增减状况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的对外贸易、工业生产、银行信贷都大幅下降,图中曲线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至 1933年罗斯福新政实施开始下降,所以 A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933 年经济危机 “(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是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 ”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
8、主义流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印象派绘画脱离文学、宗教、哲学等所有绘画以外的东西,而想纯粹地识透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故选 C。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印象派绘画 新全球史写道: “1996年 10月,关联社公布一条题为 伊朗对 芭比娃娃的反击 的消息。这条消息说伊朗生产出萨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 ” 。伊朗此举的本质意图是 A抵抗美国文化产品对伊朗市场的经济侵略 B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并打入国际市场 C发展民族经济,抵消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D保护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的伊斯兰价值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材料,
9、伊朗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萨拉娃娃的设计者目的是尽量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的伊斯兰价值观,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 “三个面向 ”。 “三个面向 ”的实质是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 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邓小平提出教育的 “三个面向 现代化、世界、未来 ”,实质是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
10、的竞争力,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的复兴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 “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与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 “一边倒 ” B “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D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报指出:一切国家都有权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外来的干涉,这与选项中的 “互不干涉内政 ”相一致,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下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
11、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B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C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D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期间,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班固曰: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
12、仲舒发之。 ”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意是:汉武帝初立,魏其侯、武安侯、为相时就尊崇儒家 ,到了董仲舒时推 举孔子的儒家学术,罢黜百家,设立负责兴建学校的官员,州郡也都推举茂才和孝廉。 A、 C、 D均不符合材料及史实,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太宗曾对王 说: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
13、所见,互有不同 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 ”对唐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B中书与门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 效率 C中书与门下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 D中书、门下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 答案: A 试题分析:唐太宗认为:朝廷本来设置中书省、门下省,以相互监督检查,中书省起草诏令制敕如有差误,则门下省当予纠驳指正。但近来有人护己之短,于是产生仇怨隔阂,有的为了避开私人恩怨,明知其错误也不加驳正。这说明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失误。 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
14、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下列有关右侧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 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 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 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木棉拨车属于棉纺织业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家庭手工业的棉纱加工,排除 ;机器印刷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 不对;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顾炎武曾说: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由此可见顾炎武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
15、,脱离现实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顾炎武认为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理学空谈误国,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指出: “在中国人民中有许多极有教养的能干人物,他们能够担当起组织新政府的任务: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 改变为“中华民国 ”的计划,经慎重考虑之后,早就制订出来了。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
16、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这表明孙中山 A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 B认为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建立君主立宪制 C指出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D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 答案: D 试题分析:孙中山提出 “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 “中华民国 ”的计划 ”,可见 B项错误; A、 C材料不能体现;孙中山认为 “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可以看出他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故选 D。 考点: 20世 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 1930年 12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布皓电,称 “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 ”起见, “国历新年应改为休业五天,即十二月
17、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 ”。据此,国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国各机关,新年放假五日。材料表明 A当时国人都以农历安排生活 B政府以放假的形式推广国历 C政府开始确定元旦为国定假日 D元旦逐渐成为国人的传统节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国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国各机关新年放假五日,目的是“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 ”,故选 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开始使用阳历,增加了元旦等节日, A、 C、 D均不符合史实及材料。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社会习俗的变迁 标语具有战斗力,在战争年代尤为如此。下列标语与其它三个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根据标语的内容可知, A、 C、 D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号召 “抗战到底 ”,应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抗日战争 联新社记者发出的电讯报道说: “美国在华的声誉业已一落千丈, 不单是中国的共产党与自由主义者,即使是一般的银行家和商人,现在也都逐渐感觉到美国对华的两面干涉政策。 ”这则报道的背景是美国 A在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主权出卖中国利益 B在一战期间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C在 “九一八事变 ”后,纵容日本对华侵略 D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扩大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战( 1914-191
19、8年)及巴黎和会( 191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故排除 A、 B;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导致 “美国在华的声誉业已一落千丈 ”,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综合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 1 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报刊的一些文章看,认为包括医学、历法、习俗、音乐等方面印第安与中国古代十分相似。另外,墨西哥瓦哈卡地区印第安人 “我 ”“你 ”“他 ”的发音及玛雅人 “人 ”“镇 ”“银 ”等发音与汉语发音相同。美国考古学家也宣称在美西海岸海底发现了 3000年前古代中国的石锚
20、总之,关于中国 古人早就到达美洲的说法,差不多已持续 200多年了。 钟婴印第安人会是我们的远亲吗? 材料二 人烟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 材料三 我们和印第安人交手时,和我们回去的冈萨雷斯教士把那几口木箱、偶像和金器,统统搬上船去了。 在那场厮杀中,我们抓获两个印第安人,两人受洗礼后,一个取名胡利安,另一个取名梅尔乔;两人都是斜眼。打过那次恶仗后,我们重新上船,继续朝日落的方向沿海岸往前探察。我们给伤号治伤后便扬帆起航 。 西 贝尔纳尔 迪亚斯 德尔 卡斯蒂略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请回答: ( 1)概
21、括材料一的观点及其依据。( 3分) ( 2)材料二中玛雅人创造的 “金字塔石造建筑 ”验证了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还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分) ( 3)据材料三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 4分) 答案: ( 1)观点:认为美洲文明与中国有关联(或中国人曾到过美洲)。( 1分) 依据:玛雅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相似;考古学家的发现( 2分)。 ( 2)成就:玛雅文明中的历法成就超过了当时希腊罗马通行的历法; “0”的使用是玛雅 数学体系中最为先进的做法,比欧洲早了 8个世纪;玛雅人培植了诸如玉米、西红柿、南瓜等许多农作物。( 3分) ( 3)消失原因:欧洲侵略者武力征服和掠
22、夺财富;欧洲殖民者宗教控制。( 4分) 试题分析: ( 1)材料一指出: “在医学、历法、习俗、音乐等方面印第安与中国古代十分相似。 ”“美国考古学家也宣称在美西海岸海底发现了 3000年前古代中国的石锚。 ”根据这些论据归纳材料的观点。 (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玛雅文明的重大成就:玛雅文明中的历法成就超过了当时希腊罗马通行的历法; “0”的使用是玛雅数学体系中最为先进的做法,比欧洲早了 8个世纪;玛雅人培植了诸如玉米、西红柿、南瓜等许多农作物。 ( 3)根据材料三可知,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武力征服和宗教文化侵略,导致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消失。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的成就和消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 调研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