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模拟卷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模拟卷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模拟卷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模拟卷 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殷周制度论在谈及周代的宗法制时说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宁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 “天 ”是指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C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宁之于天,争乃不生 ” 信息中的 “天 ”是主宰嫡庶身份的关键,故本题选择 D;与题意不符;不符合宗法制内涵。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凤凰卫视 “铿锵三人行 ”节目主持人在 “解决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 ”的谈话中,曾这样
2、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 “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 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以小到 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 3倍的钱。 ”这说明欧洲的福利制度实质上是 A仅对富人征税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 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以小到 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 3 倍的钱。 ”说明福利制度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收入再次进行分配的表现,故本题选择 D。 考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的实质。 古代希腊城邦创立了多种形式的
3、民主政治,其中为 17世纪的英国所继承的是 A普选制 B等额选举制 C直接民主制 D集体领导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希腊实行直接民主,而英国实行间接民主,故 ABC均不符合题意,二者共同点是实行集体领导的制度,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希腊、罗 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方式;近代西方代议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起源。 下表为美国 19501973 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为顺差, “-”为逆差) 下列对该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对日本与西欧的贸易总额逐渐减少 B美国的正经济逐渐走向崩溃 C美国与日本、西欧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D日
4、本、西欧的经济总量逐渐超过美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显示 1950-1973年美国与日本和西欧经济贸易,显然有 50年代的贸易顺差逐渐演变为 70年代的贸易逆差,说明西欧与日本和美国之间经济竞争比较激烈,故选择 C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 欧共体与日本经济发展。 右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 A漫画反中的现象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B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 C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
5、起部分国家的恐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漫画显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产品的抵制,说明中国经济全球化受到世界的重视,漫画主旨是反映经济化对中国经济抵制,与改革开放没有关系,故本题选择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态度。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 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请你为上述内容确定一个最为合适的标题 A国际格局多极化
6、趋势的出现 B中美关系的改善对苏联的影响 C 70年代的台湾问题 D中国 70年代的外交突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日本赶忙拥抱北 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说明当时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故本题选择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世纪 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 中美关系。 互联网进化论一书指出: “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
7、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 “人脑 ”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 ”说明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改编,信息革命对人观念产生重大变化,即科技革命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故本题选择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 影响。 19世纪末,有的物理学家表示: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 ”文中 “物理大厦全部建成 ”是建立在下列哪一理论基础上的 A哥白尼创立的 “日心说 ” B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D普朗克提出 的量子假说 答
8、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 ”是指物理学的基础,近代物理学基础是经典力学的创立,故本题选择 B。 A说法明显错误; CD均是 20世纪物理学成就。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物理学的成就 经典力学。 有学者认为, 19世纪的欧洲美术流派中有反理性的苗头在潜滋暗长。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文艺作品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19世纪的欧洲美术流派中有反理性 ”中 “反理性 ”是指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失去了崇拜,随之出现浪漫主义,故本题选择 B。 A属于古典主义; C属于现实主义; D属于 2
9、0世纪现代主义。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美术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 美国学者达林 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B上帝和法律 C民主与科学 D智慧与德行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 ”的思想主要是智者运动以及苏格拉底的主张,后者主张 “美德即知识 ”,故本题选择 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智者运动 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右图为一五、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国内生产
10、总值构成图(单位: %) A农业比重下降是因为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B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逐渐增加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渐趋合理 D二五计划期间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农业比重下降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二五计划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积极性严重挫伤,故项正确。 B图片显现不出; C说法明显错误; D当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世纪 -年代经济探索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图反映了 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B共产党坚持在中心城
11、市开展武装斗争 C共产党走 “工农武装割据 ”道路 D毛泽东发 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图表中 1927年工人所占比例到 1928年农民所占比例的变化说明共产党关注农民运动,应该是井冈山时期的中 “工农武装割据 ”道路,故本题选择 C。 AD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B不符合材料信息内涵。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明代政治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
12、信息并论证史实的能力。材料中 “明太祖封了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九王的相关史料 ”中体现了分封制在明朝存在的结论,故 C项正确; ABD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符合题干意思。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明朝政治制度。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该诗歌能够反映元朝 A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发展 C农民过着富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答案 :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
13、布 ”说明是家庭手工业 棉纺织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 BC 不符合题意; D 中雇佣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家庭手工业。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历史的是 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图表中先秦到清朝城市整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右图图显示城市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左图显示南方城市经济地位逐渐增强;图片中显示不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故 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D项符合题意。 考
14、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 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 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结束了中国的冷兵器时代 D改变了整个世界原有面貌和状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 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说明中
15、国技术方面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根本变革,故 B项正确; ACD均没有反应参考主要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书法家欧阳中石说: “每个人的字都有差别,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其实,人的面孔有多大的区别呢?眼睛、鼻子、嘴 的部位已经非常固定,然而人的妍媸差别竟如天渊,有的实在难看,有的能够倾国倾城。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书法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风格之别 B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各异 C欣赏书法作品之前应先了解作者 D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
16、同一样,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 ”说明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 各异,故本题选择 B;其它选项没有正确反映材料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的欣赏。 小涛同学在查阅江苏近代历史资料时,找到了一张残缺的历史地图(下图),图中 “ ”所示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中英军进军路线 B太平天国军队进军路线 C义和团进军路线 D八国联军进军路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地图中安庆 芜湖 天京等信息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活动区域,故本题选择 B项。其他选项与地图没有关联。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一
17、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美国空军在轰炸了某国的首都后,在中国大陆迫降。其中有一个士兵被迫从飞机上跳伞,当他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看到当地居民跑向他,他就挥着手,喊出他会说的唯一一句中国话 “美国,美国 ”。当地居民听了都笑开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故事中的被轰炸的 “首都 ”是 A柏林 B重庆 C东京 D罗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美国空军在轰炸了某国的首都后,在中国大陆迫降。中国话 “美国,美国 ”。当地居民听了都笑开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 ”说明中美共同反法西斯斗争,故被轰炸的 “首都 ”应该是日本的东京,故本题选择 C项。
18、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 ” 是指中国近代化开始,中国近代化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故说明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故本题选择 B。 考点:晚晴中国经济的变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产生原因。 综合题 C探索历史的奥秘( 10分) 拿破仑之死至今仍
19、然是个让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他是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上时被人毒死的;有人说,他或许死于其家族遗传的癌,因为他父亲在 40岁时患癌而逝;有人说, 他是在进攻埃及和叙利亚时,染上了一种热带病,后来病情暴发而亡。众说纷纭,但谁也没有拿出可靠的证据,成了一个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谜 ”! ( 1)拿破仑之死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关注?( 6分) ( 2)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4分) 答案:( 1)拿破仑是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他率军横扫欧洲大陆,冲击了整个欧洲封建势力;他重视教育事业,在其统治期间,法国的教育
20、事业有了极大地发展。正因如此,拿破仑之死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6分) ( 2)( 4分)观点一: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拿破仑的一生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东西,研究其死亡原因意义不大。 观点二:支持这种现象。历史研究的宗旨之一在于发掘历史的真实。弄清历史真相很重要。像拿破仑这样的一代伟人之死,我们理应弄清其原因。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依据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的事迹进行挖掘知识点,从拿破仑的评价、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律、对外战争,重视教育以及外贸政策等措施去综合归纳作答。第( 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围绕材料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高考 模拟 02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