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 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 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 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 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能力。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本题涉及到古代官员工资改革的问题,A 是经
2、济问题;B 选项时间有误;D 选项与题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俸禄制度2.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 ”材料主要说明A. 雇佣关系出现 B. 家庭手工业发展C. 自然经济解体 D. 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可以看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这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答案选 A。B 项说法与材料不符;C 项说法错误,自然经济是在鸦片战争
3、后开始解体。D 项明显错误,封建统治者历朝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强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3.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 2 -的核心观点应是A. 清静无为B. 兼爱非攻C. 仁政治国D. 以德治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可知,这位思想家反对暴政,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 C。
4、其它三项都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名师点睛】高考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以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儒、法、道家的主要治国思想,特别是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中外同一时期思想成就的联系与比较,如孔子与苏格拉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以及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影响。4.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5、A. 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B. 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C. 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D. 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九渊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心学是强调天理人伦是发于内心,是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的,材料中也有“本心”方面的信息,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陆九渊是不强调实践的,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陆九渊是不强调读书才能明理的,发明本心即可明理,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是朱熹的主张而非陆九渊的主张,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6、演变宋明理学陆九渊5.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 ,地主与佃农之间,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 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 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 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D. 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地主与佃农之间,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说明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这提高了佃农生产的积极性,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故 A 项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故 B 项错误。【点睛】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是解题的关键。6.“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
7、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A. 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C.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D.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答案】C【解析】“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秀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这体现的是革命史观;“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
8、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这体现的是近代化史观。故答案选 C。【名师点睛】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 4 -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7.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
9、中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的改善D. 积极开展“反恐”外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信息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外交活动的开展取决于国际利益,只要是为国家利益考虑的,妥协也是一种智慧。中美关系的改善,正式符合该观点,关系的改善是中美双方的需要,既有智慧,也有妥协。所以 C 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8.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伟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时期的俄国A. 开
10、创计划经济体制B. 成为世界一流强国C. 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信息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斯 大林时期苏联生产力飞速发展,从“只有木犁到拥有核武器,国家力量大 大增强,苏联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所以 B 正确;A,材料强调的是整体成就,强调结果成果;而 A 说的是具体的措施内容;C,题干说的是经济成就,C 是政治方面;D 不符合史实,人民生活没有迅速提高。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的成就9.19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
11、5 -样光荣和强大” 。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A. 联邦制原则B. 中央集权原则C. 分权制衡原则D. 两党制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联邦制,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 A 正确。中央集权原则,过于片面,故 B 排除。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指三权分立,不符合“小国” 、 “大国” ,故 C 排除。两党制原则,也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D 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联邦制10.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
12、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 ”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C. “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D. 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反映人民公社化体制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并未发生转移,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大办工业”指的是大跃进而非人民公社化运动,而本题是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并未反映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D。考点:中国
13、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公社化11.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 1919 到 2000 年的世界中写道:“(20 世纪)80 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 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6 -A.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 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信息判断这场“求变之风”就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剧变,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进而
14、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故选 A项;这场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 B 项;早在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时社会主义阵营就开始瓦解,故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1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 设立“中朝” “外朝”制度C.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
15、宣后的学术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立“中朝” “外朝”制度,削弱相权,故B 正确。刺史只能监督地方官,故 A 错误。秦朝已经设立三公九卿制度,故 C 错误。汉武帝也没有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故 D 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13.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A.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 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7 -C. 中外反动
16、势力勾结D. 强国御侮成为思潮【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洪秀全御诏中“替爷替哥杀妖魔”是指认为英国侵略清政府是在帮助太平军,对西方态度是肯定,可见当时国内矛盾激化程度,符合题意的是 A 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民族危机严重,排除 B 项,C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14.在 19 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 年至 1894 年 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 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 9867%。以上现象表明A. 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 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
17、展D. 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前期的外贸经济的理解和认识。材料的意思是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进口棉纺织品的比重呈加快增长的趋势,但是并不能说明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故 A 项错误;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失去了竞争力,发展萧条,故 C 项错误;但是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 D 项错误;洋布未能完全占据中国市场,说明传统手工业对其有抵制能力,故 B 项正确。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解体15.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
18、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 从技术到器物B. 从制度到思想C. 从制度到文化D. 从器物到制度- 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 D 项。16.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材料说明了A. 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
19、. 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 殖民扩张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D. 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曙光” ,理解题干的意思是在强调:征服和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再联系所学相关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条件等相关知识,如:资本、劳动力、原材料、市场、技术等条件。而殖民扩张满足了以上大部分要求,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等。这些都属于资本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答案选D。A 选项是殖民扩张的客观影响,提法正确但是材料强调的是征服与掠夺为资本主义带来的好处。B 选项只提到黑奴贸易,不够全面。C 选项说法也正确,
20、但不符合题干中强调的“曙光二字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张17.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 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D. 知识经济兴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各资本主义 国家纷纷调整经济- 9 -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但不是实施了计划经济,所以 B 正确;A、C、D 均符合史实,故应选 B。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18.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
21、策” ,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 创办新式学堂C.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 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所学知识,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由于封建衙门式管理和不计利润而日渐衰落,民用工业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纷纷衰败,创办近代海军的强兵梦想因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而破灭。而其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所以答案选 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19.1928 年的长寿县
22、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 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 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 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D. 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反映乡村祠祭等传统文化越来越多不被人们所重视,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渐趋失落的现象,而不是其他三个选项所描述的问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20.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盂县 第三 学校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