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耀华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3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 ,美国中学生不可能找到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A. 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发动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B.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斗争策略是什么C. 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是什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共产党宣言
2、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 ABD 符合,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句话是列宁说的,而马克思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马克思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英国这样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他的理由是在这些国家里无产阶级最多。故 C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 C。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结束了中华民族被
3、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 B. C. D. 【答案】C2【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选择 C正确。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和连年战乱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4、人民的革命斗争。3.“自唐后,中国分裂时间越来越短,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B.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C.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D. 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5、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说明“大一统”民族心理对实现国家统一和避免长期分裂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A 项表述最符合题意。BD 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强调文化心理的认同作用不符;C 项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意时间特征不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3【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及评价:(1) “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
6、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虽然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重视儒家思想,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但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发展和思想解放。(3)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4) “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特别是“信”是今天完善社
7、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4.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 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 项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排除 A 项;D 项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19271936 年发展的原因之一,排除 D 项;BC 两项均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外部原因,C 正确,B 错误。点睛:本题
8、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及其原因,依据材料确定其所处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即可。5.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4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这表明在波普尔看来A. 对马克思主义应该完全予以肯定B.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核心C.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D.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
9、人钦佩的”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构成理性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故 D 正确;材料只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客观描述,没有涉及完全肯定,故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B 不正确;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不正确。6.“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 3000 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 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 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 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D. 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答案】
10、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保证权力的交接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答案为 B。AD 两项不全面,C 项与题目无关。7.“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 。 ”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A.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B. 世界新力量冲击美国霸权C. 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D.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答案】B【解析】5【详解】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材料中的“区域秩序重构”的“动作戏”增多,说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世界新力
11、量冲击美国霸权,故 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排除 AD;这种“区域秩序重构”的“动作戏”并非就是地区冲突,排除 C。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A. 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 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C. 儒学思想的演变其有主观性和时代性D. 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
12、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 B 项错误;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故 C 项正确;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 D 项错误。9.20 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
13、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来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新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依据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所以应选 D。考点: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诗歌、小说与戏剧现代主义文学10.通过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某高一同学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B. 东汉时期出现
14、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铁技术和产量C.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D. 重农抑商、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影响明清时期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B【解析】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铁技术和产量,故 B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 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1.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线 , 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 。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 )A. 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B. 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
15、埃政权C.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D. 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 ,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故 A 项正确;BC 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关系紧张,与题意不符,排除;D 项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广州政府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12. 旧唐书睿宗本纪云:“(景云元年七月)中宗时官爵渝滥,因依妃、主墨敕而授官者,谓之斜封,至是并令罢免” 。这主要说明当时7A. 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B. 唐
16、中宗滥用皇权并遭到罢免C. 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D. 外戚专权,政治腐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唐中宗时期采用变通手法,不经过中书门下两省而私自封官。由于底气不足,唐中宗所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按常规格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书写“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人们称之为“斜封墨敕” ,所任命的官员叫作“斜封官” 。因此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故选 A。题干不是反映唐中宗遭到罢免,排除 B。题干是反映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制约皇权而非完善,排除 C。外戚专权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唐代制度比较健全
17、,所有重大事项必须按规则与程序办理,并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就官员任用而言,文官由吏部铨选,武官由兵部铨选,提名上报中书省,中书省草拟文书,送皇帝批阅裁定,经门下省审核副署,方可生效;门下省认为不妥,有权否决,驳回再拟。也就是说,官员任免权其实取决于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宰相) 。唐代沿用了隋代创立的科举制度,官员的选用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讲究选贤任能、论功行赏。13. 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成立表明( )A.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B.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渐弱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18、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 D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C 两项属于无关项;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亚太经合8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14.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过渡时期总路线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属
19、于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内容,不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内容,排除;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排除;对当时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判断的符合国情,有利于对当时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符合我国国情。故选组合,故排除 ABC,选 D。15.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A.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C. 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D. 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 “但尚无足够力量”
20、“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无产阶级参与领导革命,但没有完全控制全局,而且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由此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 项正确;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指的是十月革命,故 B 项错误;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世界大战,故 C 项错误;“七月事件”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故 D 项错误。916.在雅典 40 万居民中,20 万奴隶和 32 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剩下的 168 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 84 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公民男子就只有 42 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 25 万人,第四等级占 16
21、 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就不过 10000 人而已。上述状况最早有可能出现于A. 梭伦统治时期B.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C. 普罗塔哥拉统治时期D. 苏格拉底统治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等级公民占 2.5 万人,第四等级占 1.6 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就不过 1000 人而已”这说明当时把雅典的公民划分了等级,所以最早出现在梭伦改革时期,因为梭伦最早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故选 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财产等级制度17.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
22、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 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 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 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 获得士人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A 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B 项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D 项错误。18.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 年 1 月 1
23、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进行结算2000 年 7 月 1 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得以10出现的根源在于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B. 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 知识经济的兴起D.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体现在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 A 欧元的出现是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故选 B;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不符合题意,排除 C;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华中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