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5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5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5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诗三首牧童课 题 5 古诗三首牧童 课 时 1课 型 精读课 教学具 搜集相关资料集体备课人备课人 复案人参考资料或教案网上查找教 教材 学分 建析 议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能力培养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重 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难 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
2、情程序及时间 安 排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 案 记 录2(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
3、,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
4、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3作业与检测根据画面进行想象画一副童趣图或是改写成一篇有趣的短文板书设计牧童卧黄昏 月明草、笛、蓑衣教学回顾4课 题 5 古诗三首舟过安仁 课 时 1课 型 精读课 教学具 搜集相关资料集体备课人备课人 复案人参考资料或教案网上查找教 教材 学分 建析 议此诗是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所闻的情景。教学时可让学生想
5、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能力培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重 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难 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程序及时间 安 排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 案 记 录(一)激趣导入(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古诗词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