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林芝二高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4 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5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A 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B 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C 自给白足的家庭副业 D
2、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26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 ,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 、 “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 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B 遗产继承以和谐家族关系为出发点C 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 D 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27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A 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 将地方行政
3、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2 -C 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 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281873 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知县徐赓陛以“有伤风化” 、 “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 年,清政府又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A 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C 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D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2920 世纪 30 年代, “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 “复兴农村” “农村改进” “改革土地制度” ,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
4、性的运动。这表明当时A 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B 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C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D 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301948 年 8 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 542 人,其中共产党员 376 人,非党人士 166 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 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 8 名。这次会议A 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 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 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311957 年 9 月 14 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
5、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干、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问管理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B 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铺垫C 纠正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D 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32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这法律的颁布A 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 B 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C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 D 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33据统计,18 世纪末,英
6、国棉纺厂中,约 3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3 -341959 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 1650 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 2.2%,到 1960 年全国城镇人口达 13073 万,城市化水平达到 19.8,三年净增 31.4%。材料表明A 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 B 城乡社会结构严重失衡C 城市化脱离城市承受力 D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35 二战后初期,冷战在愈演愈烈地进行数
7、年之后,到 1953 年开始减弱。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 朝鲜战争和平协议已经签订 B 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成功实施C 美苏两极格局已经正式确立 D 美苏对外政策作出重大调整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贞观十一年(637 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 ,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 、 “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
8、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 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材料二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 。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 1300 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 ,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 18 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
9、是欧洲各国的习惯。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15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如表所示- 4 -时期 曹操形象三国到隋唐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 、 “超世之杰” 。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宋宋朝南
10、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好雄。元明清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 ,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多次赞场曹操,特别是 1957 年至 1959 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一一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
1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土改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强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但不得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 ;“保护富农- 5 -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 ;“所有应加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在当地解放以后,如以出卖、出典、赠送或其他方式转移分散者,一律无效” ;在土地改革完成后, “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度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土改期间地方政府组织了人民法庭,
12、依法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新区土改于1952 年基本结束,据统计,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改,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 6070%,1952 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40%左右。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顺利推行的原因。 (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 (8 分)46(题文) (历史-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 1949 年 1 月 20 日,美国总统社鲁门在就职演说中,着重阐述了第四点计划,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
13、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它又被称为“开发落后区域计划” 。该计划出笼后,伊朗成为美国实施该计划的第一个国家,美国资本随之大量涌入伊朗。乘英国与伊拉克关系紧张之际,美国石油财团竭力挤进伊拉克,扩大在伊开采权。通过实施“第四点计划” ,美国进一步笼络伊拉克,向它提供军事援助。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除了与苏联接壤或接近的国家外,中东诸多国家同祥受到“第四点计划”的冲击。美国通过政治与军事控制,独霸着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以此为契机,美国石油垄断资本获得了惊人的发展。1939 年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
14、的比例为 13.1%,1956 年则增加到 65%,而英国则由 1939 年的 80%下降到 1956 年的 30%。(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第四点计划”实施的背景。 (6 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知识,评述美国的“第四点计划” 。 (9 分)4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墨子是中国第一位集思想与实践于一身的造物设计家,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中包含的是宽广与博大、心系万民忧乐、情牵苍生疾苦的情怀。张岱年教授曾指出:“墨家的自然科学研究从属于墨子的为天下兴除利害的最高宗旨。 ”墨子发明的工具主要集中在几何学、力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
15、,如桔槔这种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相应地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墨子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6 -重视对技术精益求精,以造福社会。在墨子看来,社会消费应以保持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限,主张“去无用之务” ,是“天下之大利” 。如出行造车方面,只要能“完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即可。他的造物思想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器物或者事件,而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物的目的是器物都要恰当地配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实践。特别重要的是,墨子在将上述制造技术传授给他人的同时,还著书立说,使之传至后世。摘编自王凯、唐亚华工匠精神的境界从鲁班、墨子、庄子谈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6、概括墨子工匠精神的内涵。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墨子工匠精神的影响。 (7 分)- 7 -历史参考答案24C【解析】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出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故 C 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故 B 项错误;D 项与材料反映的正好相反,故排除。点睛:“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分封制的作用。25D【解析】 “宽袍大袖”者 应该是豪强地主,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自治区 林芝 第二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