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学校举行班级贴身跑操比赛时,可将每个班级视为质点B. 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某教官示范跑步动作时,不可将教官视为质点C. 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正值与负值方向相反,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D. 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 110 km/h 行驶了 200 公里,其中“时速 110 公里” 、 “行驶 200 公里”分别是指速度、位移【答案】B【解析】【详解】A、在学校举行班级跑操比赛时,每个班占据的空间不可忽略,所以不可将每个班级视为质点;故 A 错误
2、.B、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某教官示范跑步动作时,不可将教官视为质点,否则其动作无法显示;故 B 正确.C、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的符号表示方向,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矢量的绝对值表示大小,则正值与负值方向相反;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标量的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正值不一定比负值大;C 错误.D、 “时速 110 公里”指的是瞬时速度, “行驶 200 公里”指路程;D 错误.故选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如果能够忽略则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可以忽略,则不能够看作质点;一般情况下,观察物体的动作时不可以视为质点。
3、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 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 ,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2 -A. 13s B. 16s C. 21s D. 26s【答案】C【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 ,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3.如图所示
4、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乙两质点会相遇,但不在 1s 时相遇B. 甲、乙两质点在 1s 时相距 4mC. 甲、乙两质点在第 1s 内运动方向相反D. 在 5s 内两质点速度方向一直不同【答案】C【解析】甲、乙两质点在 1s 末时相对于原点的位移相同,即处于同一位置,二者相遇,相距的距离为 0,故 AB 错误;甲的斜率为负,表示速度沿负方向,乙图线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沿正方向,即甲、乙两质点在第 1s 内反方向运动,故 C 正确;在 3s 到 5s 质点的方向相同,都沿负方向,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位移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斜率表
5、示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斜率的正负分析速度的方向。4.某老师驾车从“西工玻璃厂路”到“洛一高校区” ,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 3 -的是(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B. “距离短路线”中的“13 公里”是指位移大小C. 图中显示的“51 分钟”是指时间间隔D. 道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 70km,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70km/h【答案】B【解析】【详解】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故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 A 正确.B、 “距离短路线”中的“13km”是指路程的大小;故 B 错误.C、图
6、中显示的“51 分钟”是指汽车行驶的时间间隔;故 C 正确.D、进入隧道前路边竖有限速标 70km,为 70km/h,指瞬时速度,意思为指的是车辆经过隧道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 110km/h;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质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等,对于物理学中相近知识点要注意准确理解,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5.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 A 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
7、,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 xt 图象,则( )A.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 4 -B. 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x2-x1C. 汽车在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D.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答案】C【解析】【详解】A、第二次超声波反射的距离 x2x1,说明距离变大,则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A 错误.B、由图可知第一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 ,位置为 x1,第二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 ,位置为 x2,故应是两个超声波信号反射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x2-x1;B错误.C、两次反射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x2-x1,时间为 t2-t1,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8、;C 正确.D、运动 x2的位移时间不是 t2,据图象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 ;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在接收到信号之间的距离,要通过其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求出。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6.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发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C. 枪筒里的子弹,扣动扳机火药刚刚爆炸的瞬间,尽管子弹的速度接近零,但子弹的加速度可以达到 ,说明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
9、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D.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流强度 就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答案】C- 5 -【解析】【详解】A、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重力,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处于非平衡状态;故 A 错误.B、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 B错误.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故 C 正确.D、比值定义法定义出的物理量往往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电流的决定式 可得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所以该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
10、此题考查基本物理知识,注意平时多记忆即可;尤其注意比值定义式和推导式的区别,推导式往往限制应用范围的.7.如图所示,在水平线 OO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 h,一条长为 L(L h)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 A 和 B,小球 A 在水平线 OO上, A 和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 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 1,当小球 1 下落至与小球 B 等高位置时,从 OO上静止释放小球 A 和小球 2,小球 2 在小球 1 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 1 将与小球 B 同时落地B. 在小球 B 下落过程中,球 B 比球 2 运动快C. h 越大,小球 A 与小球 B 的落地时间差越大D.
11、 在小球 1 落地前,小球 1 与 2 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设小球 1 下落到与 B 等高的位置时的速度为 v,设小球 1 还需要经过时间 t1落- 6 -地,则: 设 B 运动的时间为 t2,则: 比较可知, ;故 A 错误.B、 B 球落地前, A 与 B 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球 1 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球运动快慢相同;B 正确.C、B 球落地前, A 与 B 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速度相同, B 落地后 A 球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h 越大时 A 球匀加速的初速度越大,运动 l 的位移越短,故小球 A 与 B 的落地时间差越小;故 C 错误.D
12、、球 1 和 2 之间的距离为 ,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D 正确.故选 D.【点睛】小球 1、2 以及 AB 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列出它们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即可正确解答.8.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 t1时刻也并排行驶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在 v-t 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了运动走过的位移,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解本题要利用这个知识
13、点求解。- 7 -AB,v-t 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走过的位移,两车在 t2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 A 错误,B 正确;CD、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错 D 正确; 故选 B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9.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 30 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 3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 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 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 vt 图线,以下说法正
14、确的是 (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 t =5s 时追尾C. 在 t =3s 时追尾D. 虽然距离很近,但若刹车不失灵,就不会追尾【答案】CD【解析】【详解】A、B、C、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 t=3s时, b 车的位移为: sb=vbt=103m=30m,a 车的位移为 ,则 sa-sb=30m,所以在 t=3s 时追尾;故 C 正确,A、B 错误.D、若刹车不失灵,由图线可知在 t=2s 时两车速度相等,小汽车相对于大卡车的位移,所以刹车不失灵,不会发生追尾。故 D 正确.故选 CD.【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学期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