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2地球的运动规律.doc
《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2地球的运动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2地球的运动规律.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解密 0 2 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点热度 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预测(2018 全国卷,6)2 月 7 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2018 海南卷,12)1 月 1 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2017 天津卷,6)A 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2017 北京卷,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2017 江苏卷,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2017 海南卷,12)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2017 海南卷,13)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2015 全国卷,8)在 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
2、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2018 全国卷,6)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2018 天津卷,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2018 天津卷,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2018 江苏卷,3)线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2018 江苏卷,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2018 海南卷,13)1 月 1 日,与海口相比,三亚(2017 全国卷,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2017 全国卷,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2017 天津卷,7)下列时
3、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1热点预测: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是高考重要考点。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为26 分,以特殊图形、生活实际切入,主要考查相关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趋势分析:以热点事件切入考查时间的计算,以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新颖的图形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2(2016 天津卷,9)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2016 北京卷,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2016 江苏卷,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晨昏线图的判读(2017 江苏卷,4)该日悉尼和广州化规律,是高考的主
4、要方向,并且注重考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1地方时与区时(1)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 5 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_时。(2)特殊地方时的判断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6 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 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0 时(或 24 时) 。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 0 时,要么是 12 时。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0 时(或 24 时) ,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12 时。32日期变更(1
5、)图示日期变更(2)日期范围新的一天: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旧的一天:从 0 时所在经线向西到 180经线。时间计算的基本思路时间计算一般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利用材料表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关计算,二是通过日照图中特殊时间点进行计算,三是有关行程问题的计算。时间计算题目的分析思路如下。(1)材料表述题目的时间计算首先,分清材料中的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其次,时间计算只涉及经线,因此要掌握不同地点的经度或时区;再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和时区差;最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分析材料信息时要注意特殊时间点。(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
6、 0 时、6 时、12 时、18 时的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下图) ;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最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4(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飞行,降落在 B 地,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因此,计算公式为:降落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小时) (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2018 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月 1 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
7、积的比例A等于 1/2 B多于 1/2 少于 2/3 C等于 2/3 D多于 2/3【答案】1D【解析】1通常以 180经线和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0 时经线以东至 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 110E,所以当地为 1 月 1 日正午即 110E 的地方时约为 1 月 1日 12:00,因此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为 70W。即 70W 向东至 180共 250 个经度进入新年,250/3602/3,D 正确。故选 D。考法 结合区域经纬网,进行时间和日期计算(题型预测:选择题)(2018 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期中测试)下图为在中国读高二的小王暑假期间在 M
8、 地旅游时拍摄的海边风景照片。读图回答 12 题。51上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A东南 B东北 C西 南 D西北2上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18 时 00 分 B16 时 40 分 C6 时 40 分 D5 时 40 分【答案】1B 2A【解析】1看左图,M 地位于大西洋西海岸,在 M 地只能拍到海上日出的照片,故图示时刻太阳位于东方;这是中国暑假期间,即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日出方位偏北。综合考虑,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东北。故选 B。2根据经纬度判断 M 地地处南半球,此时为中国暑假期间,南半球为冬季,M 地昼短夜长,应于地方时6:00 后日出,M 地为 50W 附近,北京时间
9、是 120E 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比 M 地早 11 小时 20 分左右,故此时北京时间应大于 17:20。故选 A。考点二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6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1 “三看”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还可推出距春(秋
10、)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的规律。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变化看“极昼、极夜分布”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7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3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
11、弧夜弧计 算。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2)利用与赤道的昼长恒为 12 小时的比较关系计算。(3)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图示如下。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二、正午太阳高度1纬度变化规律同 一 时 刻 ,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从 太 阳 直 射 点 所 在 纬 度 向 南 北 两 侧 递 减 。 具 体 如 图 所 示 ( 以 北 半 球 为 例 )。2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12、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下图所示。8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3)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
13、定该地地方时为 12 时。(2)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3)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9(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
14、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2018 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 )高度约 415 米。读图文材料,回答 12 题。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A1 月 15 日到 2 月 15 日 B3 月 1 日到 3 月 30 日C5 月 15 日到 6 月 15 日 D10 月 1 日到 10 月 30 日【答案】1B 2C【解析】1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周
15、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 C、D;关于 A 项,如果是5:007:00,夏季日出东北,日影为西南,冬季 5:00 多天津还未日出,排除 A。故选 B。2结合塔影比塔身短,且塔影约 250 米,设此时太阳高度为 ,则 tan=415250166,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肯定大于或等于 60,结合天津市的纬度(接近 40N)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据此选 C。也可以结合图示信息,此时影长较短,水面无冰,结合天空云量较多等做初步判断。10【点睛】该题的推理性较强,需要考生仔细观察图示所给信息进行推理。除了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
16、的计算公式,还要学会通过非正午太阳高度来推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考法一 结合景观图,考查昼长变化特征 (题型预测:选择题)(2018 届山西、内蒙古高三第三次名校联合考试)下图是驴友李先生某日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落景观图片。当日,李先生又乘飞机前往巴西进行为期一周的旅游。据此完成13 题。1图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A1 月 1 日 B4 月 1 日 C7 月 1 日 D10 月 1 日2该日北京昼长约A10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3李先生在巴西旅游期间A北京太阳高度日变化缩小 B晨线和经线的夹角缩小C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 D巴西利亚的昼夜变化幅度增大【答案
17、】1A 2A 3B【解析】1北京时间是 120E 的时间,64W 与 120E 相差 184,1差 4 分钟,即相差 12 小时 16分钟(或者时区差计算) ,知道东边的时间,向西求时间用减法,得出 64W 时间为 19:00 整。由题中的纬度可知,别德马位于南半球,19:00 日落,说明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故选 A。2北半球的昼长与同纬度南半球夜长相等,别德马与北京纬度大致相同,依据上题别德马昼长 14 小时可知其夜长 10 小时,因此北京昼长约 10 小时。故选 A。3根据第 1 题可知,李先生在巴西旅游期间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靠近赤道,全球昼夜长短差距逐渐缩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02 地球 运动 规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