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我国广义刑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C)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利用合同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数额的解释2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
2、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3 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普遍原则4 触犯刑法的行为 ( )(A)即使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构成犯罪(B)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认定为犯罪(C)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定为犯罪(D)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不认定为犯罪5 持直接故意心理态度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是(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C)明知并希望发生(D)已经预见并放任发生6 甲欲杀乙,用菜刀对乙的胸
3、部砍击,乙倒地后甲误认为乙已经死亡,便迅速逃离。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因护士在输液时用错药物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未遂)(B)故意伤害罪 (C)故意杀人罪(既遂)(D)过失致人死亡罪 7 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受到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王某、李某的行为 ( )(A)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无罪,王某单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C)均无罪 (D)王某无罪 8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D)行政机关9 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 )(A)缓刑(B)减刑(C)假释
4、(D)免除处罚10 不属于刑罚执行制度的是 ( )(A)减刑(B)假释(C)缓刑(D)时效11 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下列对其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B)有利于放纵犯罪(C)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D)体现了“ 历史从宽、现行从严” 的政策12 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情形,构成 ( )(A)间谍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13 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
5、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尚未构成犯罪(B)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C)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D)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14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 )(A)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B)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C)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D)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15 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 ( )(A)一般主体(B)纳税人(C)扣缴义务人(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16 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有利害关系的人(C)国家工作人员(D)任何公民17 赵某为某企业会
6、计,一一 H 深夜潜入本单位会计室,用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单位现金 2 万元。赵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诈骗罪18 阻碍军事行动罪侵犯的对象是 ( )(A)武装警察(B)警卫部队(C)武装部队(D)地方武装部队19 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 5 万元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A)挪用特定款物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20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只能是 (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二、多项选择题21 陈某(15 周岁) 因喜好计算机
7、,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 3 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现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 )(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C)从轻、减轻处罚(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E)可以免除处罚22 下列犯罪,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A)想象竞合犯(B)结果加重犯(C)连续犯(D)继续犯(E)结合犯23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 )(A)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 3 年以下有期徒刑(B)被判处拘役或者 3 年以下有期徒刑(C)犯罪分子主观恶意较小(D)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E)犯罪分子不是累犯24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为 ( )(A)一般主体(B)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
8、人员(C)其他非国有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D)非国有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E)国家工作人员25 下列哪些人员可以构成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 )(A)军人(B)农民(C)工人(D)大学老师(E)无业人员三、名词解释26 刑事违法性27 想象竞合犯28 追诉时效的中断29 脱逃罪四、判断题30 犯罪行为引起了危害后果则构成犯罪既遂。 ( )(A)正确(B)错误31 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条款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特别条款所规定的法定刑低于普通条款所规定的法定刑,就依照轻法优于重法处理的原则。( )(A)正确(B)错误32 妇女也可以成为强奸罪的共犯。 ( )(A)正确(B)错误33
9、 滥伐自己所有的林木的,也可能成立滥伐林小罪。 (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34 简述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35 简述假释与缓刑的区别。36 简述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六、论述题37 试述刑法的溯及力。七、案例分析题38 甲为勒索财物,欲将某大款的独生子乙带回家中藏匿,在将乙带回家的路上,甲认为该行为不妥,又将乙送回家中。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他处于何种犯罪形态? 为什么 ?39 张某(男,24 岁) 、王某(男,22 岁) 、赵某(女, 20 岁)均系无业人员。1997 年 11月,张某想做生意但无资金,想到县银行信贷科长李某作风不好就指使赵某勾引李某,
10、从而敲诈李某为其提供资金。同年 11 月 10 日,当赵某以约会为名将李某骗至张某家后,张、王二人以揭发李某耍流氓相要挟,要求李某给他们 3 万元钱。李某无奈,亲笔写了一张“ 市行急需 3 万元” 的条子,让银行值班员支付。后王某持条到银行取走 3 万元钱。问:对张某等人的行为应如何认定?请说明理由。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广义刑法是关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刑法典是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 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谓刑法典。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
11、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如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我国目前没有真正的附属刑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允许扩大解释,此时的类推解释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类推解释。罪刷法定原则禁止小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允许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采取属地原则为主,同时兼采属人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普遍原则。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之所以将某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就是因为这些行为
12、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并不是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许多行为,虽然危害社会,但由于情节显著轻微不被认为是犯罪。例如,传染病人随地叶痰的行为,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并不被认为是犯罪。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直接故意是明知自已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后果,并希望此种结果发生的心态。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将自己认为的能够完成杀人罪的行为实施完毕,但乙被抢救后脱离危险,甲的行为构成杀人罪的未遂状态。此后乙因护士的行为而死亡,不能认定乙的死亡时甲的行为的结果,不能认定是既遂。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被教唆者没有犯教唆的罪,对教唆者按照教唆的犯罪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刑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