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以外,还具有 ( )(A)强制性(B)处罚方法的严厉性(C)处罚手段的强制性(D)阶级性2 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区域有 ( )(A)应区别对待(B)地位高、功劳大的人应从宽论处(C)应平等适用刑法(D)应一律均衡3 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区域有 ( )(A)我国领陆、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B)我国领海的水床及底土(C)中国香港与中国澳门(D)我国国境线以内的陆地以下的底土4 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时间的、场所的间隔的
2、犯罪是 ( )(A)自然犯(B)法定犯(C)国事犯(D)隔隙犯5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 )(A)表面联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6 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 ( )(A)被害人的精神状况(B)犯罪人以外的人的评价(C)行为的时间、地点与方法(D)行为时的天气7 甲某与乙某发生口角后,声称要杀死乙某。乙某怕甲某真的要杀死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回到家中取出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甲某经过其家门口时,开枪将甲某打死。乙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8 赵某持刀闯入钱某
3、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 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A)应当不处罚(B)应当从轻处罚(C)应当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9 A 利用自己不满 14 岁的儿子 B 杀害邻居不满 3 岁的儿童A 属于 ( )(A)直接正犯(B)间接正犯(C)共同正犯(D)教唆犯10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方法一共有 ( )(A)5 种(B) 7 种(C) 8 种(D)9 种11 下列情况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 )(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主犯揭发同案
4、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D)羁押期间阻止他人的重大犯罪活动12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犯罪的同类法益(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13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劫持航空器罪的行为对象是( )(A)航空器(B)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C)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D)我国的航空器14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一般要求偷逃关税数额在万元以上。 ( )(A)1(B) 3(C) 5(D)1015 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的主体是 ( )(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只能是单位(D)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有权或无权发行股票、
5、债券的公司、企业,包括自然人和单位16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 ( )(A)构成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D)应当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17 关于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均是复杂客体(B)绑架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C)行为目的不同(D)非法拘禁罪既可以作为方式,也可以不作为方式实施18 拐卖妇女过程中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当( )(A)以拐卖妇女罪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B)以强奸罪从重处罚(C)按牵连犯(D)按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19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犯罪主体是 ( )(A)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B)非法行医
6、者(C)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D)个体行医者20 甲向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乙多次索要杜冷丁,乙碍于朋友关系,有求必应,乙构成 ( )(A)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B)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C)窝藏毒品罪(D)买卖毒品罪二、多项选择题21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思想基础有 ( )(A)罪刑相适应源于因果报应观念,是适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B)罪刑相适应是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基本关系决定的(C)罪刑相适应也是实现刑罚预防目的的需要(D)罪刑相适应是人们加重惩罚犯罪行为的法律思想意识的一种体现(E)罪刑相适应仅源于人们的报应、报复观念22 甲意图杀死其妻,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 的粥中,其妻吃后
7、安然无事。甲的行为属于 ( )(A)对象错误(B)故意犯罪(C)手段错误(D)法律错误(E)客体错误23 依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是( )(A)犯罪的外国人(B)犯罪以后自首的人(C)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E)犯罪时怀孕的妇女24 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区别界限是 ( )(A)客体不同(B)犯罪对象不同(C)取财的方式不同(D)主观目的不同(E)主体不同25 姚某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却私自开了一家诊所,因医术不高经常误诊、错诊,造成多人病情加重,有些留下了后遗症,同时还为一妇女做终止妊娠手术造成该患者大出血,险些丧命,姚某的行为
8、构成 ( )(A)医疗事故罪(B)非法行医罪(C)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D)堕胎罪(E)一般违法行为三、名词解释26 刑法的空间效力27 教唆犯28 减刑29 赌博罪四、判断题30 连续犯的数次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是指触犯同一具体的罪名,而不包括触犯同类罪名的情况。 ( )(A)正确(B)错误31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A)正确(B)错误32 非法搜查罪,是指对他人的身体、住宅进行非法搜查的行为。 ( )(A)正确(B)错误33 国家工作人员只要不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职权,而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就不构成受贿罪。 ( )(A)正确(B)错误五
9、、简答题34 简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35 简述继续犯的特征及处理原则。36 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六、论述题37 试述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异同。七、案例分析题38 2001 年 1 月份,刘某在建行某市支行信用卡部申请办理了一张“龙卡” 信用卡。2001 年 9 月至 2002 年 7 月之间,被告人刘某在其所办的龙卡余额为 18.98 元的情况下,先后持卡在建行各网点多次透支,累计透支 47858098 元。其透支金额已超过规定限额和期限,并经发卡行多次催收后,至今未予归还。问:刘某的行为成立犯罪吗?如成立,应为何罪?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10、【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手法,如赔偿损失、行政拘留等。这些强制方法的严厉程度远不及刑罚,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刑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第 4 条规定了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平等适用刑法,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化。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不适用大陆刑法,也包括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隔隙犯是指在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
11、问存在时间的、场所的间隔的犯罪。其中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的犯罪称为隔时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场所间隔的犯罪称为隔地犯。就隔时犯而言,存在如何确定犯罪时的问题;就隔地犯而言,存在如何确定犯罪地的问题。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发生了某种危害结果时,司法机关首先要确定谁的行为造成了该危害结果,然后进一步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最后得出是否构成犯罪的结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被害人的精神状况,犯罪人以外的人的评价以及行为时的天气问题都不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危害
12、行为的时间、地点与方法则可能是犯罪的构成要件或者量刑情节,属于客观方面的内容。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其只有犯意的表示,没有具体实行。乙的行为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赵某面对钱某的行为,本来可以继续实施犯罪行为,而及时、有效的终止,是犯罪中止行为,没有造成什么后果,应当免除处罚。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间接正犯是指利用非正犯的他人实行犯罪的情况。例如,行为人让自己不满 14 周岁的儿子杀害邻居不满 3 岁的儿童的,就属于间接正犯。大体而言,间接正犯利用没有达到刑事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控制能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刑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