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 10 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百家争鸣中的阴阳家的代表是( )(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翟2 士人群体成为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A)理学(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B)春秋(C)秋冬(D)冬春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A)变文(B)话本(C)南戏(D)传奇6 忽必列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A)宗喀(B)龙钦(C)八思(D)玛尔巴7 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
2、豌豆” 自比的是( )(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8 明朝的税制改革为( )(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9 提出“知行合一 ”的是( )(A)陈白沙(B)王阳明(C)李贽(D)何心隐10 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 和( )(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11 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 )(A)字辈谱(B)家谱(C)家风(D)人生仪礼12 “本草”一词出现在( )(A)先秦(B)西汉(C)唐代(D)明代13 印刷术传入日本的时间是( )(A)8 世纪(B) 9 世纪(C) 10 世纪(D)
3、11 世纪14 不属于“五礼 ”的是( )(A)吉(B)凶(C)宾(D)祭15 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 )(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16 不属于传统孝服“ 五服 ”的是( )(A)斩缞(B)齐缭(C)绥服(D)缌麻17 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 )(A)50 多种(B) 60 多种(C) 70 多种(D)80 多种18 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 )(A)赣语(B)湘语(C)蒙语(D)吴语19 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 )(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20 元代把汉语共同语称为( )(A)通语(B)天下通语(C)官话(D)国语21 朝鲜仿造汉字创造的文字叫
4、( )(A)片假名(B)平假名(C)谚文(D)字喃22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运用的修辞格是( )(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23 哪一种不是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 )(A)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文化(B)书写单位多变,但有规律性(C)笔画相互配合,形成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D)打乱原有结构的字能提供陌生感24 “复习”的谜底是“羽”,这是对谜面字形的( )(A)合成(B)离析(C)离析、组合(D)隐语25 印度佛学与中国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 )(A)禅宗(B)华严宗(C)净土宗(D)宋明理学26 中外佛教史上“ 输入 吸收一输
5、出” 的文化流动,未显示出中国文化的 ( )(A)充分开放性和鲜明主体性(B)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C)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D)文化创新的共通性27 对中国科举制推崇备至的书之一是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 )(A)中国札礼(B) 中国游记(C) 伟大的中国(D)中国哲学28 朝鲜受中国影响的是( )(A)新罗精神(B)大化革新(C)明治维新(D)科举制度29 1896 年发表匡时策的是( )(A)冯桂芬(B)沈寿康(C)孙家鼐(D)张之洞30 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 重要思想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二、多项选择题31 以下
6、几个方面,属于文化事象的是( )(A)原始巫术(B)服饰等级(C)中国草药(D)观察舞蹈(E)建安风骨32 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商业文化(C)地理条件(D)区域意识(E)典范人物33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部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 万棵( )(A)梧桐树(B)漆树(C)桑树(D)棕榈树(E)柿子树34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场战争是( )(A)河东战役(B)河西战役(C)河南战役(D)河北战役(E)漠北战役35 广义的西域包括( )(A)新疆(B)中亚(C)印度(D)伊朗(E)阿富汗36 色目人包括( )(A)契丹人(B)
7、女真人(C)西域人(D)欧洲人(E)西北人37 中国的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 )(A)农耕灌溉(B)农政主张(C)农事信仰(D)农书文献(E)农器图谱38 农耕仪式在各地有( )(A)开耕仪式(B)灌溉仪式(C)禳灾仪式(D)秋收仪式(E)冬藏仪式39 宋代开封的行会有( )(A)牛行(B)马行(C)纱行(D)果子行(E)大小货行40 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是( )(A)民本思想(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D)食疗观(E)待客观三、简答题41 简述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的目的。42 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3 简述儒家礼法原则构成的文化特点。44 简述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内涵。4
8、5 结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46 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四、论述题47 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天人合一” 。48 论述对儒学的评价。2014 年 10 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派别。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成为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3
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魏晋时期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忽必烈奉两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用敲不扁、打不碎的“铜豌豆”比喻自己“往烟花路上走”的决心。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
10、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王阳明的心学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家风是一种习惯法,南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H以规范家族内容的行为和秩序。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两汉时期就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当作一个医学分支,从这时起,药学才具有独立的地位。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元 8 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入日本?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古代国家
11、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占、凶、宾、军、嘉五种,即所渭“五礼”。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古代丧服亦分五等,为“五服”,依亲属等级顺序分别称为“斩缭”、“齐缞”、“大功”、“小功”、“缌麻”。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现代中国境内有 56 个民族,使用的语言缺至少有 80 多种。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汉语的特点有词形不变;有四个声调;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
12、。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代把共同语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朝鲜仿照汉字创造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汉语修辞格中的回文是指换掉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例如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汉字构型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有: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笔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而又便于书写的系统。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些字谜的谜底是对谜面字形的合成,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2014 10 全国 中国文化 概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