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_和家庭德育等形式。2 _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3 _是德育的永恒主题。4 _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5 _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二、单项选择题6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7 小东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报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小东,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东低
2、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 ?”“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 )人手对小东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的经验反映了 ( )(A)德育过程的多端性(B)德育内容(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9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10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B)自我修养(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1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
3、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A)社会要求(B)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C)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D)教育者的需求12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 (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13 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 ( )(A)全面性(B)主动性(C)民主性(D)民族性14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途径(B)基础(C)出发点(D)
4、关键环节15 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 ( )(A)爱国主义教育(B)道德品质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法制教育16 下列有关德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特点(B)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方法三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D)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7 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 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B)射(C)御(D)书18 德育过程要“ 反复抓,抓反复 ”
5、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19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A)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包容的关系20 “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这是德育过程 ( )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
6、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1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 是 ( )(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积极的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习惯22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23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是( )(A)课堂教育(B)家庭教育(C)自我反省(D)活动和交往24 某教师在给学
7、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疏导(B)因材施教(C)长善救失(D)知行统一25 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 )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6 马卡连柯提出的“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反映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
8、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三、简答题27 德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8 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论述题29 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五、案例分析题29 三毛学数学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我一连考了六个 100 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十分钟内,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9、”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了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的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 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 !”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30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
10、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31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正确答案】 学校德育【知识模块】 德育2 【正确答案】 德育目标【知识模块】 德育3 【正确答案】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模块】 德育4 【正确答案】 受教育者【知识模块】 德育5 【正确答案】 品德认识【知识模块】 德育二、单项选择题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对比他人的作为和后果可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该句体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知识模块】 德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去
11、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东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才忍不住偷拿别人的东西,这说明他道德意志不够坚定。作为教师,应从小东的道德意志人手,来提高其道德水平。【知识模块】 德育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是指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故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多端性。【知识模块】 德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知识模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南省 考试 教育学 德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