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主张“兼爱 ”“非攻”的先秦学者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 下列作家属于南国社的是( )。(A)田汉(B)艾青(C)夏衍(D)蒋光慈3 “冰心”是谢婉莹发表下列哪一部作品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A)两个家庭(B) 小橘灯(C) 斯人独憔悴(D)超人4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 )。(A)自然主义文学(B)巴洛克文学(C)人文主义文学(D)宪章派文学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的是( )。(A)哈姆雷特(B) 辛白林(C) 奥赛罗(D)李尔王6 罗曼罗兰有
2、“ 欧洲的良心 ”之称,使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A)约翰克利斯朵夫(B) 女预言家(C) 母与子(D)哥拉布勒尼翁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韩非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文雄辩有力(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D)吕氏春秋,由吕不韦、李斯聚集门客编写而成,是纵横家的代表著作8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B) 张衡传选自范
3、晔的后汉书,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C) 老人与海的作者厄纳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195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D)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 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写了周鲁两家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9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中刘鹗的作品是 ( )。(A)官场现形记(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 老残游记(D)孽海花10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多部外国文学作品
4、(B)雨果,19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C)高尔基,俄同作家,被列宁认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者 ”,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D)十四行诗源于意大利,是欧洲中世纪民间流行的短小诗体。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发展了这种艺术形式11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B)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美国(C)郦道元三峡水经注(D)高尔基童年自传体小说12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这句话见于( )。(A)论语(B) 孟子(C)朱熹 大学章句(D)张载西铭13 李商隐的文集名叫( )。(A)樊川文
5、集(B) 樊南文集(C) 樊榭山房集(D)李义山诗集14 盘古开天地传说的最早记录者是三国时代的( )。(A)徐整(B)曹丕(C)张衡(D)王粲15 下面对作家作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读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德国著名诗人亨利希海涅(B)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杜牧的夜雨寄北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篇(C)杜甫、自居易、李清照都是唐代著名诗人(D)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填空题16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7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章节是_;“三顾茅庐”是_ 中的情
6、节,这部书的作者是 _。18 遥望洞庭山水翠,_。(唐刘禹锡望洞庭)19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唐杜牧江南春)20 横看成岭侧成峰,_。_,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21 不要人夸颜色好,_。(元王冕墨梅)22 吴敬梓在_中塑造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_,同为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2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鉴赏2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4 “烟笼寒水月笼沙 ”这句诗中的两个 “笼”字好在哪里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5 这
7、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26 这是一首_的名诗,全诗以_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_的感受。27 谈谈你对“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理解。28 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鉴赏评论文章。相见欢(南唐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语文 中外 文学 赏析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