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图 1 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描述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衍射(B)干涉(C)折射(D)偏振2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中,除了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外,还有( )。(A)电流、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B)电压、电流和发光强度(C)力、发光强度和电量(D)力、电流和能量3 在图 2 所示的电路中,C 1=100F,C 2=50F,C 3=50F。AB 间的电容为( )。(A)20F(B) 375F(C) 833F(D)200F4 一电子由静止经过电势差
2、U 加速之后,撞击金属靶发出光子,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若发出光子的最短波长为 s,普朗克常量为 h,光速为 c,元电荷为e,则下列有关此最短波长光子叙述正确的是( ) 。5 理想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一维简谐运动。则在一个周期内,弹性势能 Ep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像是( )。6 质量为 m 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 P,它在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尺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为(B)周期为(C)动能为(D)重力为 07 如图 3 所示,轻质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1 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 M
3、的物块 2 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后的瞬间,物块 1、2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 。(A)a 1=0, a2=g(B) a1=g,a 2=g(C) a1=0,(D)a 1=g,8 如图 4 所示,一条长为 L 的柔软链条,开始时静止地放在一光滑表面 ABC 上,其左端至 B 的距离为 L=a,当链条的左端滑到 B 点时,链条速度大小为( )。二、简答题9 如图 5 所示,半径为 R 的刚性圆环轨道,水平固定在光滑的桌面上,一物体贴着轨道内侧运动,物体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设物体在某时刻经过
4、 4 点时的速率为 v0,求: (1)此后 t 时刻物体的速率。(2)从 A 点开始在 t 时间内的路程。三、案例分析题10 案例: 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 6 所示,水平面(纸面)内间距为 Z 的平行金属导轨间接一电阻,质量为 m、长度为 l 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t=0 时,金属杆在水平向右、大小为 F 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t0 时刻,金属杆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且在磁场中恰好能保持匀速运动。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忽略不计,两者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1)金属杆在磁场中
5、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2)电阻的阻值。解:(1)设加速度为 a,得:ma=F-2mg到左边界速度 v=at由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 E=Blv联立得: (2)设电流为,则I=ER安培力 f=BIl则 F-f-2mg=0联立得 答:电动势大小为 问题:(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哪些知识点?(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11 案例: 上课了,教室很快安静下来。 李老师:同学们,上课了。有谁在游乐场坐过过山车呀? 教室里一下活跃了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交流。 李老师:谁来分享一下坐过山车的感受? 学生甲:老师,我坐过,感觉
6、风驰电掣,很刺激。 学生乙:老师我也坐过,上去之前害怕极了,老担心会掉下来。 学生丙:老师,我不敢坐,一想到过山车翻滚冲向环形轨道最高点,吓得腿软! 李老师:看来不少同学害怕会掉下来。真的会掉下来吗?我们一起做个实验。 李老师拿出了模型。 李老师:同学们,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模型,这是一个钢球,老师将钢球放在轨道上,大家注意观察钢球是否会掉下来。 李老师将钢球放在高于圆形轨道顶端的轨道上,放手后小球沿轨道滑下。 李老师:钢球从轨道上掉下来了吗? 学生:没有。 李老师:老师再做一次。 李老师将钢球放在低于圆形轨道顶端的轨道上,放手后小球沿轨道滑下。 李老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钢球还没到达轨道
7、顶端就掉下来了,老师,我再也不敢坐了。 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节课的课题“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 李老师:钢球在什么情况下会掉下来,什么情况下不会掉下来,你们学习了其中的规律后就不会害怕了。 问题(1)对李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2)以此图为依托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小球通过圆环最高点时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四、教学设计题1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 8 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电容器和电容”一节介绍的可变电容器的符号和实物图。 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可变电容器的工作原理。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折射率的内容要求为
8、:“测定材料的折射率” 。材料二高中物理教科书 “折射率”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下: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等知识点。任务:(1)简述什么是折射率。(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包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2017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波会发生衍射现象。题干所描述的演示实验为波的衍射。
9、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为长度(单位为 m)、质量(单位为 kg)、时间(单位为 s)、电流( 单位为 A)、热力学温度( 单位为 K)、物质的量(单位为 mol)及光强(单位为 cd)。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C 1 与 C2 两电容器并联,再与 C3 串联。C 12=C1+C2, 经计算,C AB=375F。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目中“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可知 C 项正确。由光学公式以及能量公式 E=eU,c=f=v,=hv ,E= 可推导可知 A、B、 D 三项错误。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如果从最大位移处
10、开始计时,此时 t=0,弹簧形变最大,E p 最大,时,E p 达到最大, 时,开始反向运动回到平衡位置,E p 为零,一个周期时,又回到开始计时的位置,故 A、B 两项错误。如果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此时 t=0,E p 为零, 时 Ep 达到最大,弹簧开始反向运动,时,E p 达到最大,一个周期结束时,回到平衡位置,C 项错误,D 项正确。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为质量为 m 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 P,则P=mg,则 由重力提供万有引力有 依据题意可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2R,则重力不为零,等于此时的万有引力,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木板撤出的
11、瞬间,弹簧的形变没有立即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物块1 来说受力不变,此时 mg=F 弹,故 a1=0;对物块 2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撤去木板瞬间,对物块 2 的支持力消失,故此时只受到弹簧弹力和自身重力,即 Mg+F 弹=Ma,所以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链条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即运动前后始末状态机械能不变。取 AB 为零势能面,初始状态时,对链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当链条左端滑到 B 点时的速度为 v,此时链条的机械能为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1)物体贴着轨道内侧运动,在水平面上受两个力的作用,一是环对物体的正压力 N,方向指向环心,另一个是环对物体的滑动摩擦
12、力 f 方向沿圆环的切向方向。 建立自然坐标系,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法向分量式和切向分量式:将代入 有, 分离变量积分,代入初始条件 t=0时,v=v 0, (2)路程三、案例分析题10 【正确答案】 (1)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匀速直线运动、电磁感应、欧姆定律、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受力平衡等知识点。 (2)正确解题过程: 解:(1)金属杆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ma 到达左边界速度 v=at0 电动势 E=Blv 联立得 。 (2)金属杆在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F-F 安 -f=0 f=mg F 安 =BIl 联立解得 (3)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13、,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杆的运动情况,在进入磁场前和进入磁场后。杆分别做什么运动? 生:进入磁场前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匀速运动。 师:非常好。那么,匀加速的时候,对杆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杆受到了什么力? 生:匀加速运动时,杆受到了拉力 F 和摩擦力的作用。进入磁场后,拉力和摩擦力以及安培力平衡。 师:好,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各阶段的受力。进入磁场前,拉力是固定的 F,摩擦力怎么算呢? 生: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因数乘支持力,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摩擦力大小等于 mg。金属杆与铁杆有两部分接触,所以总摩擦力应该是 2mg。 师:摩擦力大小为 乘以导轨所受的正压力这句话表述是非常准确的,大家想一想,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7 上半年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