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真题试卷(无答案).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真题试卷(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真题试卷(无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真题试卷(无答案)一、技能选择题本部分由若干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0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 岁,博士,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母长期感情不和,后来父亲因病去世了。求助者认为父母感情不和的原因主要是母亲过于强势,因此对母亲颇有微词。后来在国外留学时不遂心愿,认为母亲自私不帮助自己。回国后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又因恋爱、工作等原因经常与母亲产生矛盾,认为母亲不应该干涉自己,经常为这些琐事苦恼。因此结婚后就不想与母亲
2、生活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不回去看望母亲。但面对母亲的体弱多病,也觉得有些内心不安。每次想到母亲的所作所为,都很生气。也不愿意与母亲家的亲戚来往,春节时借故不参加母亲家的聚会。丈夫说她脾气大。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小时候由祖父母养大,对父母的感情不深。从小好强,有主见,轻易不肯服输。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成绩好,曾在国外留学5 年。婚后拒绝母亲来照顾自己的要求。身体健康。1 该求助者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 )。(A) 父亲因病去世(B) 国外留学遇到困难(C) 母亲过于强势(D) 不愿参加家庭聚会2 该求助者主要表现出( )。(A) 情绪症状(B) 行为异
3、常症状(C) 强迫症状(D) 社会功能受损3 该求助者目前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能是( )。(A) 道德问题(B) 行为问题(C) 情绪问题(D) 品质问题4 对该求助者,还需详细收集了解的资料包括( )。(A) 躯体情况(B) 结婚多长时间(C) 工作情况(D) 问题持续时间5 为明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对该求助者最需要核实的资料是( )。(A) 父亲因病去世(B) 借故缺席家庭聚会(C) 母亲过于强势(D) 丈夫反映其脾气大6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假设,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 严重负性生活事件(B) 个性好强不肯服输(C)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D) 对母亲的错误评价7 对
4、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A) 一般心理问题(B) 可疑神经症(C) 严重心理问题(D) 神经症8 较适合该求助者的近期心理咨询目标包括( )。(A) 帮助其改变认知(B) 培养良好人格特征(C) 指导其改变行为(D) 摆脱负性情绪困扰9 针对该求助者的情绪困扰,最适合的咨询方法是( )。(A) 阳性强化法(B) 认知行为疗法(C) 系统脱敏法(D) 生物反馈疗法10 如果使用系统脱敏法,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是( )。(A) 四肢肌肉是否放松(B) 从大到小逐渐脱敏(C) 焦虑等级级差相等(D) 从小到大逐渐脱敏10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 岁,某高校在读研究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毕业
5、于某名牌大学,上学期间一直追求一位女同学,毕业前夕与其建立了恋爱关系。求助者去年毕业后考上研究生,女友回到南方的家乡工作。求助者担心分处两地会影响感情,曾对家人表示不读研究生了,也到女友的城市工作。其父母和女友反复劝说,求助者很无奈地开始了研究生生活。开始阶段两人电话、短信不断,联系频繁。后来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双方感情有所“降温” ,慢慢地女友不主动与他联系了。求助者很担心女友会变心,曾背着父母悄悄去看女友,并提出早点结婚,女友以年龄还小拒绝了。求助者觉得女友要变心了,更加想到女友身边,向父母提出退学,父母坚决不同意。又恳请女友辞去工作,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来,女友最终也没有同意。求助者觉得女
6、友不爱自己了,每日不断给女友打电话、发短信,女友不胜其烦,最终提出分手。求助者觉得自己父母不理解自己,女友不爱自己,内心痛苦,情绪低落。每当想起过去的幸福时光,都觉得头痛,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失眠。没有心思上课,经常借故缺课,老乡间的聚会也推掉了。期末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借口学习忙春节也不回家。在老师的建议下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对他要求很严,在学习上期望很高。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但个性懦弱。11 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 )。(A) 食欲下降(B) 心痛(C) 心慌胸闷(D) 头痛12 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
7、的心理症状包括( )。(A) 内心痛苦(B) 气愤(C) 情绪低落(D) 烦恼13 本案例中表明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现象包括( )。(A) 考试不及格(B) 内心不踏实(C) 春节没回家(D) 感觉没胃口14 本案例中求助者经历的现实刺激属于( )。(A) 一般刺激(B) 中等刺激(C) 强烈刺激(D) 微弱刺激15 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A) 一般心理问题(B) 严重心理问题(C) 焦虑性神经症(D)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16 在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着重考虑的咨询目标的特征包括( )。(A) 简便的(B) 心理学的(C) 易行的(D) 可评估的17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最需
8、要帮助求助者解决的是( )。(A) 个性懦弱(B) 情绪困扰(C) 恋爱技巧(D) 头痛失眠18 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 与父母老师共同解决(B) 给予恋爱指导(C) 请女友前来心理咨询(D) 帮助接纳现实19 如果求助者请咨询师帮助说服自己的父母或女友,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 接受请求,说服父母(B) 拒绝请求,告之能力有限(C) 接受请求,说服女友(D) 拒绝请求,告之咨询范围20 在本案例咨询中,可能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包括( )。(A) 咨询师的理论知识(B) 求助者的性别(C) 所采用的方法技术(D) 求助者的年龄20 一般资料:求助者,
9、女性,26 岁,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一年前求助者乘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多人死伤,求助者面部损伤,肋骨骨折,经治疗伤愈。但求助者从此不敢坐汽车,一坐车眼前就浮现出当时车祸的惨烈情景,心慌、发抖、胸闷、憋气、出冷汗。为此不惜每日骑车一个多小时到单位,有几次因为公司有急事,不得已乘出租车,但都因极度害怕中途逃下车。求助者每日骑车上下班很劳累,又因影响工作而受到上级批评,曾强迫自己坐车,但都因害怕没有成功。为此不惜放弃美好前程重新找了离家近的一家公司。到新单位后有时外出办事还是需要乘车,仍摆脱不了对坐车的恐惧。甚至现在都不能坐火车,连春节也没回老家看望父母。求助者明明知道坐车不一定就出事故,坐火车更没
10、有什么好怕的,总想强迫自己去坐车,但最终因害怕而放弃,为此非常痛苦。现在无法安心工作,也没心思谈恋爱,心情不好。甚至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做事严谨,人际关系良好,工作勤奋努力,一年前出车祸受伤,伤愈后不敢坐车。21 该求助者出现的症状包括( )。(A) 恐怖(B) 抑郁(C) 焦虑(D) 强迫22 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的资料包括( )。(A) 受伤程度(B) 家庭教养(C) 错误认知(D) 性格特征23 按许又新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的评分是( )。(A) 12 分(B) 2 3 分(C)
11、3 4 分(D) 45 分24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A) 焦虑性神经症(B) 恐怖性神经症(C) 抑郁性神经症(D) 强迫性神经症25 该求助者春节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说明其存在( )。(A) 社会功能损害(B) 泛化(C) 人际关系紧张(D) 强化26 该案例合理的咨询目标包括( )。(A) 提升自信水平(B) 恐惧感下降到一半左右(C) 不再害怕坐车(D) 坚持每日下班坐车回家27 对该求助者的恐怖可以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A) 阳性强化法(B) 暴露疗法(C) 系统脱敏法(D) 厌恶疗法28 可用于评价咨询效果的维度包括( )。(A) 恐惧改善程度(B) 心理测验
12、结果(C) 周围同事评价(D) 坐车次数时问29 该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反复和倒退,可能的原因包括( )。(A) 求助者遇到新困难(B) 咨询中出现失误(C) 咨询师遇到新问题(D) 改变过程的阵痛30 该求助者把不敢坐车当做自己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合理的做法是( )。(A) 劝其自己通知公司(B) 考虑保密例外(C) 适当机会通报家长(D) 应当给予保密30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 岁,某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其丈夫经营一家公司,收入颇丰,因此在经济上经常帮助他人。求助者与一位同事关系良好,过去曾多次帮助她,但近来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
13、动来进行心理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求助者:我以前和这位同事关系很好,那年她丈夫出了车祸,肇事司机逃逸了,我借给她七八万为她丈夫治疗,很长时间都没归还。前些日子我母亲突发心脏病要住院,我那天偏偏忘了带钱,可巧的是那天正好发了教师节补助,我就向她借钱,我说了第二天就可以还给她,可她居然支支吾吾的没有借给我。我当时没多想,赶紧向其他人借,为此险些耽误我妈治病。后来我越想越不对劲,我可以借钱给你,你就不能把钱借我救救急?她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 !怎么这么自私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心理咨询
14、师:我听明白了,您过去经常帮助她,可在您需要时她并没有帮助你,这让您非常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已经商定了咨询目标,现在看看怎么减轻您的愤怒情绪吧。求助者:好吧。心理咨询师:是您的同事不借给您钱使您生气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当时她把钱借给我,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您所说,您把钱借给别人,别人也应该把钱借给您。求助者:是的,大家相互帮助嘛,她怎么这样不懂事!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求助者:对啊,来而无往,非礼也。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您怎样,您肯定对别人怎样。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初恋男友
15、后来曾经找过我,希望重新来过,经常给我送花,还送名贵的项链,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您又讲了您的初恋男友后来对您很好,可您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您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沉默) 我那时已经结婚了,怎么能再对他好呢?心理咨询师:您看,实际上别人对您怎样,您并没有对他怎样。求助者:好像是的。心理咨询师:都是怎样对待他人的问题,您的要求和做法有些矛盾,您能再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您的意思是我没有对初恋男友好,表明别人怎样对我,我也可以不怎样对他?心理咨询师:您说呢?求助者:(自语) 难道真是这样吗? 我把钱借给别人,别人难道
16、可以不把钱借给我?心理咨询师:您认为您生气是由于您的同事没有借给您钱造成的,其实借钱只是一个事件,您要求别人必须像您怎样对她那样对待您,这是您的信念。您的信念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您现在的情绪是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您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求助者:真会这样么?心理咨询师:如果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求助者:当然是有两种,不,三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徽朝上,还有一种立着不倒。心理咨询师:当您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求助者: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
17、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 变成 “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您讲的很对,我应该接受她把钱借给我,也应该接受她不借。31 心理咨询师说“ 您能详细地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时,使用了( )。(A) 具体化技术(B) 开放式提问(C) 摄入性谈话(D) 封闭式提问32 “我听明白了,您过去经常帮助她,可在您需要帮助时她并没有帮助您,这让您非常生气,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A) 内容反应(B) 内容表达(C) 情感反应(D) 情感表达33 “按您所说,您把
18、钱借给别人,别人也应该把钱借给您。” 表明心理咨询师( )。(A) 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B) 启发求助者思考(C) 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D) 改变求助者信念34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目标应该是帮助求助者( )。(A) 建立良好关系(B) 解决情绪困扰(C) 构建良好个性(D) 促进自我实现35 心理咨询师说“ 您刚讲过 这似乎有些矛盾,您能解释一下吗?”,使用的( )(A) 澄清技术(B) 面质技术(C) 指导技术(D) 开放技术36 按照埃利斯的 ABc 理论,本案例中的 B 是( )。(A) 同事不同意借钱(B) 同事应该像我怎么对她一样对我(C) 因借钱产生矛盾(D) 同事怎样对待
19、我我就怎样对待她37 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是因为( )。(A) 怀疑(B) 情绪(C) 阻抗(D) 思考38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扮演的角色包括( )。(A) 分析者(B) 说服者(C) 监督者(D) 辩论者39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包括( )。(A) 鼓励求助者情绪宣泄(B) 帮助求助者矫正非理性信念(C) 帮助求助者建立理性信念(D) 改变求助者处境40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 )。(A) 自我管理程序(B) 语义分析(C) 产婆术式辩论(D) 认知重组40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7 岁,未婚,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
20、求助者的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母亲辛苦地把她抚养成人,母女感情很好。一年前母亲突发脑血管意外,经治疗保住了生命,目前瘫痪在床,语言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求助者一直精心照顾母亲,尽管辛苦,但毫无怨言。一天同事无意中说道:“ 您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解脱了呢!” 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但马上想到母亲抚养自己很不容易,自己怎能这么想呢?但从此后 “我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解脱了呢!”这个想法经常出现。求助者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想,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做出傻事,拼命想控制住这个想法,但始终控制不住。求助者内心非常苦恼,想摆脱但摆脱不了。以后逐渐加重,反复思考自己的想
21、法有没有错误,为此经常耽误公司的事,影响了工作,受到同事的指责。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求助者为此内心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自己主动要求治疗。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父亲去世后母亲没有再婚,把全部心思放在求助者身上。求助者懂事、孝顺,在亲朋好友眼中是好孩子。41 该求助者出现的症状是( )。(A) 反复检查(B) 反复洗手(C) 反复计数(D) 反复思考42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包括( )。(A) 自我要求严格(B) 父亲去世(C) 个性追求完美(D) 母亲生病43
22、 对该求助者可以排除( )。(A) 焦虑性神经症(B) 抑郁性神经症(C) 强迫性神经症(D) 恐怖性神经症44 对该求助者较为恰当的咨询方法包括( )。(A) 认知疗法(B) 系统脱敏法(C) 厌恶疗法(D) 阳性强化法45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应该包括( )。(A) 完全接纳(B) 热情(C) 实话实说(D) 平等46 在本案例中,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其基础是( )。(A) 咨询态度(B) 咨询理论(C) 咨询方法(D) 咨询技能47 在本案例中,恰当的咨询阶段划分是( )。(A) 初诊诊断 制订目标 咨询(B) 诊断 咨询巩固(C) 诊断 制订方案咨询评估(D) 诊断咨
23、询 评估47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7 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需要,经常要乘飞机,但求助者对乘飞机非常恐惧,尽量避免乘飞机,实际上已经影响了工作。求助者为此非常苦恼,主动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在上次咨询中,咱们已经商定了咨询目标是减轻因乘飞机产生的恐惧,从原来自我感觉的 8090 分,减少到 2030 分,现在咱们商讨用什么咨询方法吧!求助者:都有什么方法啊?心理咨询师:可以用认知矫正的方法帮助您改变对乘飞机的认知,可以用系统脱敏法帮助您减轻乘飞机的恐惧。求助者:改变认知我知道,就是改变我认为乘飞机很可怕的想法,系统脱敏法是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1 心理咨询 二级 技能 选择题 案例 问答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