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1 论述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2 简述量刑情节。3 当数个量刑情节竞合时,应当如何适用?4 法定刑、量刑情节与宣告刑关系。4 赵某(男,1983 年 8 月 8 日生)游手好闲,讲究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钱用而费尽心机。2000 年 7 月 7 日,赵某让钱某(男,1983 年 6 月 6 日生)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钱某问为什么要撒谎,赵某说:“这不关你的事。”钱某给赵某的父亲打了电话。接着,赵某于当日半夜拿菜刀将自己的左手小指齐指甲根部剁下,然后跑到医院包扎。第二天早晨,赵让孙某(男,1983 年5 月 5 日生
2、)把装有半截手指的信封送到赵家楼下的食杂店,委托店主交给赵的父亲。中午,孙某按赵某的旨意给赵某的父亲打电话:“你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拿 50 万元来赎人,否则你儿子便没命了。”赵某的父亲立即报案,公安机关将赵某、钱某、孙某抓获。赵某在被拘留期间,主动交待了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另一犯罪事实:赵某于 1999 年 4 月 4 日,在盗窃了李某家 5000 元现金后,为了毁灭罪证而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钱某在被拘留期间也主动交待自己曾于 1999 年 3月 3 日参与一起绑架案,分得赎金 3000 元。孙某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周某的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3、:5 本案中的赵某、钱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6 哪些人各具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6 方某产生劫机外逃的念头,并邀赵某一同行动。为劫机,方某购买一支催泪枪,并指使赵某买来两把尖刀。为了逃避安全检查,方某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两次登机试验,均获成功。方某与赵某商定乘长春至厦门的班机,将飞机劫持到台湾,并商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而后,方某出资让赵某去购买了该班机机票 2 张。赵某在与妻子道别时,泄露了劫机计划。在妻子的劝说下,赵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方某抓获归案。7 列出赵某所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并分别扼要说明认定这些法定情节的理由。8 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罚? 为什么 ?三、名
4、词解释9 刑罚裁量10 量刑情节11 累犯12 特别累犯13 特别自首14 限制加重原则15 战时缓刑四、简答题16 简述拘役与刑事拘留、民事拘留、行政拘留的区别。17 简述我国刑法中罚金的缴纳方式。18 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19 我国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有哪几种?20 简述附加刑的概念及其种类。21 简述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的区别。22 试列举酌定量刑情节。23 试列举我国刑法总则关于可以从轻处罚的规定。24 简述减刑的条件。25 缓刑撤销的条件。26 甲犯盗窃罪被逮捕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揭发了不满 13 岁的 A 抢劫 B 的事实,经查证属实。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成立立功?为什么?27 简述
5、自首的成立要件。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一)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按照“
6、首要标准” 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二)基本原则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社区矫正工作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性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坚持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坚持专群结合,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效果;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各项措施符合实际、取得实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社区矫
7、正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三)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 5 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四)基本任务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
8、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知识模块】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2 【正确答案】 概念:量刑情节,是指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量刑情节必须是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于量刑时考虑的各种情况;量刑情节是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从而影响刑罚轻重的各种情况;量
9、刑情节是选择法定刑与宣告刑的依据。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量刑情节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分为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基本的分类);以情节对量刑产生的轻重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以情节与犯罪行为在时间上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以同一情节对量刑的影响功能多少为标准,可以分为单功能情节与多功能情节。法定量刑情节:指法律明文规定其具体内容、能够影响量刑轻重的事实情况。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法定量刑情节又可以分为应当型情节与可以型情节,总则型情节与分则型情节。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
10、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适用:(1)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情节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法定的应当型情节、可以型情节与酌定情节之间的关系。法定的应当型情节优于可以型情节,可以型情节优于酌定情节。正确处理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的关系。正确对待数个量刑情节间的关系。(2)正确适用多功能情节。要考虑罪行的轻重程度;要考虑量刑情节本身的情况;要考虑刑法规定的顺序。(3)禁止重复评价量刑情节。量刑时,对各种情节不能进行重复评价。“情节” 有不同的种类:作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情节;作为选择法定刑依据的情节;
11、在既定法定刑之下影响具体量刑的情节。前两类情节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后,就不能再作为第三类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3 【正确答案】 实践中,同一犯罪案件中并存两个以上量刑情节的,是量刑情节的竞合,量刑情节的竞合有同向竞合与逆向竞合之分:同向竞合,是指并存的两个以上的从宽情节或从严情节;逆向竞合,是指并存的两个以上的量刑情节中,既有从宽情节,又有从严情节。在数个量刑情节竞合时,应注意:(1)不能任意改变量刑情节的功能。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不能因数个情节的并存而采取它们都不允许的量刑措施。(2)必须根据不同量刑情节本身所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程度、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个量刑情节对
12、刑罚裁量结果的影响程度。由于不同的情节对处罚的轻重具有不同的影响力,所以当数个量刑情节竞合时,应当分清全案中特别重要的、重要的、一般的、次要的或特别次要的情节,权衡它们对量刑的影响力的大小,决定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的刑罚。(3)在量刑情节竞合的条件下,应当对每个情节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结论。在量刑情节逆向竞合时,各个情节对量刑的影响程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因而应当对正反双方的每个情节影响刑罚轻重的分量和作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分别确定各自的积分。然后轻、重积分等量抵消,剩下的就只能是或轻或重的情节积分。【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4 【正确答案】 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适用于具体犯
13、罪的刑罚种类和量刑幅度,罪与刑的关系密不可分,犯罪是刑罚的基础,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刑法分则有罪刑关系的条文,有罪状必然有法定刑。法定刑是司法机关对刑事被告人判刑的法律依据,也是刑罚适用的公正性的基本保证。法定刑不同于宣告刑。法定刑是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某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所确定的刑罚幅度,它着眼于该罪的共性;宣告刑则是审判机关对具体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人依法判处并宣告的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它着眼于具体犯罪案件及犯罪人的特殊性。由于量刑是在特定法定刑范围内从重或从轻处罚,以及在该种法定刑以下减轻或免除刑罚,因此,除绝对确定的死刑外,任何罪行都有一定的量刑空间,这就是立法者为该种罪行所配置
14、的法定刑。量刑情节与法定刑的关系,表现为理性评价量刑情节以确定与罪行相适应的宣告刑。就一个具体案例而言,可能只有一个量刑情节,也可能是多个量刑情节;可能都是从重处罚情节或者从宽处罚情节,也可能既有从重处罚情节又有从轻处罚原则等等,这时,就应当根据量刑情节的单复、性质、积分量、同向竞合或者逆向竞合,在法定刑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来求解最合适的宣告刑。【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5 【正确答案】 赵某构成敲诈勒索罪和放火罪。赵某向自己父亲谎称遭到绑架,索要财物的行为,属于使用威胁的方式勒索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在犯罪时,赵某已满 16 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赵
15、某在实施盗窃和放火行为时,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依法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成立盗窃罪;但依法对放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成立放火罪。钱某不构成犯罪。钱某按照赵某的指使向赵某父亲谎称赵某被警察抓了,不构成犯罪。理由是主观上没有敲诈的故意,客观上声称被警察抓住,本身就不是敲诈的威胁行为。钱某交待参与绑架一事,因其行为时不满 16 周岁,未达到绑架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不构成绑架罪。孙某帮助赵某谎称绑架,勒索数额较大的财物,构成赵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6 【正确答案】 赵某的法定量刑情节: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根据 刑法第 17 条,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
16、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特别自首。根据刑法 第 67 条第 2 款,赵某主动交待的放火罪行属于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赵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主动交待司法机关未掌握的与敲诈勒索不同种的放火罪行,属于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孙某的法定量刑情节:孙某作为赵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对赵某的敲诈勒索罪行起着辅助、帮助的作用,属于从犯,根据刑法第 27 条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根据 刑法第 17 条第 3 款的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孙某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周某的重大犯罪行为,而且经查证属实,根据刑法第 68 条的规定,属于立功表现,
17、同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7 条之规定,其检举揭发周某的重大犯罪行为,构成重大立功,依法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7 【正确答案】 本案中,方某策划了整个行动,并购买了催泪枪,实施了携枪登机的试验,并指使赵某买尖刀和机票,是主犯,赵某准备作案工具、商量作案计划以及最后的购买机票,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的是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另外,赵某在最后实施劫机之前自首,符合法定的自首的条件,具备法定的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对赵某的处罚可以在前面确定具体的量刑幅度以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
18、时,赵某的行为也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最后,赵某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方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成立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8 【正确答案】 综观全案赵某具备的法定量刑情节,且赵某的行为未造成现实的损害,故对其应当免除处罚。【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三、名词解释9 【正确答案】 刑罚裁量,简称量刑,是指法院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刑度或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判活动。【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10 【正确答案】 量刑情节,即刑罚裁量情节,
19、是指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作为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处罚根据的各种事实情况。【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11 【正确答案】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包括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制度12 【正确答案】 与一般累犯相对。特别累犯是指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累犯。特别累犯对前后罪的间隔时间和刑罚条件没有限制。【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制度13 【正确答案】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
20、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的成立须具备以下条件:(1)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制度14 【正确答案】 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原则。【知识模块】 刑罚裁量制度15 【正确答案】 战时缓刑,是指在战时,对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