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 (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必须遵循的根本活动准则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宪法(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A)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B)坚持党的领导(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7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结底
3、是因为它(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8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9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 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
4、,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D)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题是(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团结、民主12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A)近代以来在反
5、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1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实质在于(A)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14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核心是(A)有
6、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15 2012 年 10 月 10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说,经严格审核论证,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 项行政审批项口。这样,从 2002 年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十年中,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 2497 项行政审批项目,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进展。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D)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6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增强党和
7、国家活力(C)调动人民积极性 (D)扩大社会主义民主17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主权18 中国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A)参政权、议政权 (B)自由权、平等权(C)生存权、发展权 (D)选举权、被选举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走出的一条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A)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B)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8、有机统一(C)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D)能够实现所有人的民主2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其中(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21 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A)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C)历史使命相同 (D)政体相同22 人民
9、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A)在国家结构上,实行单一制(B)在阶级关系上,工农联盟是基础(C)在党派关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D)在概念表述上,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23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B)是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C)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D)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2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这一制度(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B)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D)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5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B)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
11、重要机构(C)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D)中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以下选项中内容正确的有(A)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民主(B)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C)人民政协体现了我国国家结构的特点和优点(D)人民政协的作用是协调关系、汇聚力最、建青献策、服务大局2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主要措施有(A)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B)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
12、任免等职权(C)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D)提高党政领导十部代表比例2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丰党派是(A)参政党 (B)执政党 (C)友党 (D)在野党、反对党30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C)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31 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民主监督主要是指(A)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B)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询、弹劾(C)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D)对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工作监督
13、32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C)国家结构的特点 (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
14、制度化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应该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A)加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监督(B)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C)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D)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35 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A)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 (B)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C)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D)民
15、主与专政的统一36 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A)消除了民族问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民族压迫(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7 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38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
16、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A)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统一 (B)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统一(C)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统一 (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39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具体是指(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B)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D)和
17、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际背景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主要包括(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C)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4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妇女联合会4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
18、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它(A)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B)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C)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D)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4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广大人民依法直接行使的权利有(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44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其特点是(A)广泛性 (B)深刻性 (C)直接性 (D)
19、全面性45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既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人民民主成为现实,又规范人民的民主行为,这说明(A)民主总是具体的、相对的,不存在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B)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C)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和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都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46 邓小平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理论命题的含义是(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本质要求(C)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D)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47 评价
20、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C)国际地位能否提高(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4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B)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C)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D)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49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B)主要是指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C)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
21、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D)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50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A)坚持正确政治方向(B)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C)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D)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51 2012 年 6 月 1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 年)。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一项重大举措。在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上,我们与西方国家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坚持(A)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B)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C)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
22、的协调发展(D)促进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协调发展52 马克思主义对民主、自由、人权的看法是(A)民主、自由、人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B)民主、自由、人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C)民主、自由、人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D)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自由53 马克思主义对人权的看法是(A)人权只是指个人权利(B)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C)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D)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
23、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5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胡锦涛 2012 年 11 月 8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
24、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肾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 年 10 月 18 日材料 32012 年 10 月 11 日中午(北京时间晚 7 时),瑞典文学院在该院会议厅宣布,将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10 月 1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李长春在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进发出巨大的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