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一个精子和卵子成功结合成为(A)合子(B)卵细胞(C)精细胞(D)卵原细胞2 胚种阶段的时间为妊娠期的(A)02 周(B) 34 周(C) 38 周(D)58 周3 个体生命在子宫内的发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应该是(A)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B)胚胎期、胚种期和胎儿期(C)胚种期、胚胞期和胎儿期(D)胚胞期、胚种期和胎儿期4 在合子形成的 38 周称为(A)胚种期(B)胚胎期(C)胎儿期(D)组织分化阶段5 个体生命在子宫内发育时,容易致畸的时期是(A)胚种期(B)胚胎期(C)胎儿期(D
2、)“着床”期6 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A)染色体(B) DNA(C)蛋白质(D)基因7 小强是同卵双生子中的一个,小强的孪生兄弟姐妹是同性别的概率是(A)100(B) 50(C) 25(D)无法计算8 多数人能够卷起他们的舌头由一个显性基因决定的简单显性一隐性特质。小张的父亲能够卷舌,他的母亲和姐姐都不能。他能卷舌的概率是(A)100(B) 75(C) 50(D)259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A)染色体(B) DNA(C)受精卵(D)基因10 一个基因对遵循显性一隐性遗传规则。当这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决定个体显现出的特征的是(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显性基因和隐
3、性基因各占一半(D)主要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也起作用二、多选题11 班杜拉认为强化的方式包括(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社会强化12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动作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13 关于行为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行为主义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行为主义持发展连续论的观点(C)行为主义更为强调早期经验的重要作用(D)行为主义强调个体发展遵从统一的规律14 维果茨基的观点包括(A)心理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一历史的发展(B)心理发展以心理工具为中介(C)心理发展是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D)心理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15 认为心理发展
4、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信息加工理论(C)心理性欲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6 加拿大学者玛西亚(James Marcia)进一步探讨了艾里克森提出的同一性概念,以多个维度对同一性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这些维度是(A)探索(B)责任(C)缺失(D)完善17 华生提出的基本情绪包括(A)恐惧(B)愤怒(C)厌恶(D)爱18 持有阶段论的心理学观点包括(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信息加工理论(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三、简答题19 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20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21 简述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22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
5、发展理论。23 简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24 简述玛西亚(James Marcia)关于同一性发展的观点。25 简述遗传与环境的关联方式。四、综合题26 试述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27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有遗传与环境的争论问题、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发展的进程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问题。试述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对于上述问题的观点。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生命都始于受孕。来自男性的精子和女性
6、的卵子一起创造了受精卵,也称合子。受精卵不断地通过细胞分裂来自我复制,最后成为一个婴儿。【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妊娠期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胚种阶段(也称受精卵阶段)(02 周)、胚胎阶段(3 8 周) 和胎儿阶段(938 周) 。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胎儿发育过程的了解与掌握。胎儿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胚种阶段(亦称受精卵期)(02 周)、胚胎阶段(38 周)和胎儿阶段(9 38 周)。其中,胚胎阶段
7、是一个关键时期,大约在 38 周期间,此时细胞发育极为迅速,胎儿的变化最快,为所有的身体结构和内脏器官奠定了基础。因为身体的各部分正在形成,健康发育容易受到干扰。如果有害物质此时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胎儿期,有害物质的损害通常是轻微的,但是有些器官,像大脑,仍然有可能受到强烈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细胞是身体最小的结构单位。每一个细胞的中央部位都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一些容易着色的线状结构,叫做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信息由染色体来存储和传递。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DNA是遗传物
8、质。DNA 所包含的更小的单位是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的功能单位。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双生子有两种,一种是异卵双生子,是由同时排出的两个卵子共同受孕所致。一种是同卵双生子。有时,受精卵在复制时会分离成两个相同的细胞,从而发展成两个个体,这叫同卵双生子,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因此是同性别的。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张的母亲不能卷舌说明她具有两个隐性基因(用 aa 表示),小张姐姐不能卷舌说明她具有两个隐性基因(用 aa 表示),同时说明小张的父亲具有一个隐性基因和一个显性基因(用 Aa
9、表示)。所以小张能卷舌的概率是 50。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成对排列的,称为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果等位基因是相似的,孩子就是同型的,如果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孩子就是异型的。当孩子是异型时,大多遵循显性一隐性遗传规则,即显性基因影响孩子的特征,隐性基因不影响孩子的特征。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二、多选题1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班杜拉提出了三种强化方式,分别是直接强化(也叫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通过外界因素对学
10、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替代强化是学习者看到他人受到了强化也对自己产生了强化。自我强化是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因此本题选ABC。【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行为主义否定遗传的作用,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发展是连续的,个体的发展遵从不同的过程,认为早期经验和晚期经验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AB。【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A
11、,B,C,D【试题解析】 维果茨基是社会文化一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以心理工具(语言、符号)为中介,是内化的过程。同时他论述了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他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心理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艾里克森提出的,认为人格发展存在八个阶段。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认为人格发展存在五个阶段。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发展是连续的
1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儿童逐渐地改进自己的知觉、注意、记忆和问题解决技能。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发展是习得性行为的增加。因此本题选 B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玛西亚从两个维度研究同一性的状态,分别是探索和责任。探索(exploration):考察有意义的可替换的同一性。责任(commitment):个人对同一性的投入,而且无论该同一性包含什么都不会放弃。因此本题选 AB。【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华生是最早进行情绪研究的心理学之一,他认为人生来有三种基本情绪,分别是由大声和失持引起的恐惧、限制自由引起的愤怒、拥抱和抚摸
13、引起的爱。他认为情绪发展的心理机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 AB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A,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三、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冲突的过程,一方面人具有基本的性和攻击本能,另一方面社会规范对这些动机进行限制。其关于人格发展的主要观点包括:(1)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阐述了人格的三种心理成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整合。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亦即弗洛伊德在早期所提出的无意识。它包括一些基本的生物反射和驱力。人出生时,人格全是本我,本我是人格的立法者,其基本机能是寻求
14、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追求最大的快乐并使痛苦减至最小。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的意识和理性部分,反映了知觉、学习、记忆和推理等儿童正在发展的能力,它的功能是运用现实手段满足本能。超我是人格的法官,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从自我发展而来,代表着理想,追求完美。在成熟的、健康的人格中,这三种成分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本我表达基本需要;自我约束本我的冲动,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现实的手段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2)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之所以有区别,是由于其性生活的发展所造成的。弗洛伊德所
15、说的性生活,不仅包含两性关系,而且也包含身体的舒适和快乐的情感。他把性的能量称为“力比多” 。力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刺激这些区域可以产生快感,这些区域称作性感区。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性感区不断发生转移,性感区的变化决定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 岁):性本能主要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吸吮、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肛门期(13 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和儿童较大的冲突。前生殖器期 (36 岁 ):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
16、,会导致儿童内化性别角色的特征以及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超我开始产生。潜伏期(611 岁):前生殖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活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不停地发展。青春期(11、12 岁开始 ):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这些冲动。如果发展是健康的,婚姻和抚养孩子就能够满足这种成熟的性本能。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如果儿童得到了太多或太少的满足,性心理发展就不能顺利进行,停滞在某一阶段,即“固着”(fixation) 。这可能导致各种心理疾患,成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根源。【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发展心理学 模拟 3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