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是 ( )的名言。(A)梅洛.庞蒂(B)萨特(C)海德格尔(D)维特根斯坦2 称典型人物为“ 熟悉的陌生人 ”的是( )。(A)恩格斯(B)别林斯基(C)巴尔扎克(D)高尔基3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言语的特点?( )(A)内指性(B)心理蕴含性(C)阻拒性(D)假定性4 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的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希尔特5 文本6 文本和作品7 文学言语的心理内蕴
2、性8 文学语言的内指性9 典型环境10 典型11 圆形人物12 意象和意境13 原始意象14 文学形象15 审美意象16 文学作品的构成观17 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18 典型论19 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20 “有我之境 ”和“无我之境”21 意象22 审美意象的分类23 文学作品的言语层面有哪些特点?24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25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26 谈谈你对文学形象“ 合情合理 ”的理解。27 文学典型有哪些审美特征?28 结合作品分析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29 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30 如何理解“ 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31 结合“意境 ”的内
3、涵谈谈为什么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会长期存在?32 恩格斯关于“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的论述,向文学创作提出了那些重要的要求? 其意义何在 ?33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34 举例说明意境创造中虚境与实境的特征。35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36 简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37 试述文学语言的根本特征以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38 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歌德说:“ 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
4、;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5 【正确答案】 “ 文本” 也被译为 “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
5、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6 【正确答案】 文本是指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语言艺术作品的基本存在方式。文本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阅读而未被阅读的语言形态,而文学作品则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了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文本和作品的区别源于文学观念的变化。提到作品时,通常以作者为中心,视之为一个创造物,强调它是作家创
6、造并赋予其生命的产品,作者的原意被视为至高的权威;提到文本概念时,意在强调文本自身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强调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本源性,可被再创造性,而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相读者的理解都被放到了一旁。【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7 【正确答案】 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的、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
7、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8 【正确答案】 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话语,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其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的逻辑就行了。【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9 【正确答案】 典型环境是艺术典型之一,是艺术作品中
8、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并驱使其行动的、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本质的特定具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决定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的、独特的、体现了时代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环境。典型环境也是具体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它既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独特的环境,又体现人物所处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本质生活真实和历史发展趋势。典型环境主要是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相互关系展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而且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典型环境。【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0 【正确答案】 典型是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的简称。典型人物是现
9、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另一种解释: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 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1 【正确答案】 圆形人物的性格比较丰富、复杂、立体感强。这种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自给自足、气象万千的世界。
10、圆形人物是作者花大量笔墨着力描写的对象,其性格轴心及多侧面、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显现出来,因而人物性格稳定而不凝固,给人一种流动感。这是一种动态型或发展型的人物塑造方式,它要求空间感和强调色彩。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必然是一个带着各种色彩的多面体,它容量大,具有说不尽的性格内涵和多方面的审美意义,显示出多质、多义、多向的特点。【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2 【正确答案】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
11、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3 【正确答案】 原始意象是荣格提出的基本思想之一。原始意象是存在于无意识中的原始图像,但并不是来源于个人的经历,按荣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 ,是自远古以来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世代遗传下来的深层
12、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4 【正确答案】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有着它们不同的具体特征,要结合着对其高级形态的讨论才能看得更清楚。总之文学形象是人的知、情、意的精神结构有着某种对应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总体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相对文学形象的一般形态可分为写实性形象、抒情性形象和表意性形象三种,其中高级形态也就是艺术止境形态则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想构成,成为独立互补的
13、三足鼎立的艺术至境结构。【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5 【正确答案】 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具有如下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性。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其中符号式意象又可分为抽象型和具象型。【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6 【正确答案】 三国时期经学家王弼在对周易诠释时,详明地理清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黑格尔提出
14、“意蕴”说,认为艺术作品最先呈现给人的是它的外在形状,通过它可以追寻作品的意蕴和内容。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加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这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第二个层面即意义单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多重图式化的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文学文本一般都具有这四个层面。【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7 【正确答案】 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通常分为三种即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意象。其中,典型是现实型文学的表现形态,意境是理想型文学的表现形态,意
15、象是象征型文学的表现形态。【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8 【正确答案】 在西方 17 世纪以前,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主张类型说。18 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占主导地位,开始重视共性到个性的转变。19 世纪 80 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并占中心地位。20 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典型论在中国:“阶级典型” 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 “共名”说“必然与偶然联系”说“个性出典型” 说“中介一特殊”说。【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9 【正确答案】 英国小说理论家 E.M.福斯特把小说人物分成两种,一是扁平
16、人物(flatcharacter),另一是圆形人物(roundcharacter)。扁平人物是“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 ,并非 “真实人物”,近似一种“概念” 。小说家构思的情节支配着人物的行动。有些小说甚至摆明到以“仁慈”“勇敢”为角色取名。圆形人物则有复杂多面的个性及真实的思想感情,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写作中,作者构思的情节,往往为配合人物而改变,甚至会发展出作者原先根本料想不到的阶段。【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0 【正确答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 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 ”,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
17、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而所谓“ 无我之境 ”,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 “无我之境 ”,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1 【正确答案】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中。其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个概念,“意象” 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
18、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包括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即“境” 。 “境”包括两个部分,即“ 象”和“象外之象”,又称实境和虚境。【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2 【正确答案】 从表意的方式这一角度着眼,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两种: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显示一种哲理或者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其显著特征在于有故事情节。此类意象常见于叙事性作品,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的形式,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实现某种观念的表达。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这类意象以它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和象征着某些观念
19、或哲理,其作用从本质上看,不过是一种表意的符号,所以称为符号式意象。它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型,一类是具象型。【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3 【正确答案】 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文学作品的言语层面还有以下三个特点:(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而文学言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它
20、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普通语言一般是“ 外指性 ”的,所指的事物必须与客观事物对应,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而文学语言则不求与外在世界的相符合,它是内指性的语言,指向作品本身,不必与现实世界相符合,只要能与作家所表现的愿望和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一致就可以了。与科学用语等其他文体语言不同,文学语言的运用,却不在于传达准确的逻辑内容,它主要是营造一种能感染读者并使之动情的审美氛围,文学语言则使读者真实地感受人生和体验人生,获得心灵的陶冶。(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普通言语,侧重
21、运用它的指称功能。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文学语言的主要功用是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情意和态度。文学家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模糊语言的指代作用,加强语词的情感作用,使文学言语更具有心理蕴含性,更能表现作家的心理体验和感受。(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在谈到文学语言“ 陌生化” 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陌生化”作为语言构造的基本原则,它并不是纯形式、纯语言的,必须服从作家对生活体验和独特感觉的表达。必须与作品的审美效应和读者的审美体验相一致。文学语言的 “陌生化”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不同的表
22、现,对诗歌这样的体裁来说,“陌生化”的语言运用远比叙事性文学作品突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陌生化”的理论,其主要对象也是针对诗的。【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4 【正确答案】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具有如下审美功能:(1)传达审美信息。语言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不同文本传达不同的信息,文学文本的语言所传达的是审美信息。由于要传达审美信息,文学文本要运用多种修辞方式以使审美信息的传达更加圆满、完美。为了达到给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常常需要在艺术上创新。而“ 陌生化 ”正是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借助多种修辞方式传达审美信息,务求传达方式的新颖独特,能够“道人所不道,到人所不到”
23、。艺术贵在独创,“反常化 ”正是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2)造型性。文本语言层对审美意蕴的传达,是通过文学形象的创造来实现的,但仅仅用语言来呈现形象美的每一个细部,以求达到绘画美的逼真,这并不是文学语言之长。因此,文学语言的造型性主要表现为通过诱发读者的审美想象,来帮助读者建构审美意象。在伊利亚特中,荷马并不直接描写海伦的美,只写因为这个女人所引起的长达十年的战争结束后,当她出现在特洛伊长老们面前时所引起的惊赞,通过美所产生的暗示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从而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创造。(3)对独具特色的不同言语风格的显示(显示独特的言语风格)。对于一个独具创作特色的作家来讲,对言语的独创性、个性化的追求
24、使得他的作品必然体现出鲜明的语言风格。而正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使不同的作家、作品得以相互区别,从而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5 【正确答案】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即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1)文学言语层面,这里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它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因此,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普通言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文本 层次 文学 形象 理想 形态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4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