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文本(199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2 文本和作品(2000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3 文学语言(2005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题)4 文学言语的心理内蕴性(2006 年苏州大学考题)5 文学语言的内指性(2003 年苏州大学考题)6 典型性(1999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7 典型环境(2006 年河北大学考题)8 典型(2011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题)9 典型人物(2005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0 圆形人物(2006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1 圆形人物和典型人物(2000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2
2、 意境(1998 年、2013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3 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2000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歌德说:“ 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14 文学作品的话语层面有哪些特点?(2005 年南京师范大学考题 )15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2000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 )16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2009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题)17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
3、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形象有何不同?(2001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8 谈谈你对文学形象“ 合情合理 ”的理解。(2005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19 清人方东树说:“ 诗文者,生气也。若满纸如翦彩雕刻无生气,乃尖试馆阁体耳,于作家无分。”(2006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 )20 歌德:“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象力之前。”(200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21 “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2006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22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2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23 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199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 )24 典型化与类型化有什么
4、区别?(2001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 )25 文学典型有哪些审美特征?(2008 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 )26 文学典型的含义、美学特征、创造及其局限性。 (2007 年华中科技大学考题、2009 年华南师范大学考题)27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是什么。(1999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28 联系作品分析说明造成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的原因。(2006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29 举例说明意境创造中虚境与实境的特征。(2007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 文本”
5、也被译为 “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从文学创作角度看,文学文本是作家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从文学接受角度看,文学文本又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又具有可以脱离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允许释意也需要释意的对象。【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2 【正确答案】 文本是指
6、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语言艺术作品的基本存在方式。文本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阅读而未被阅读的语言形态,而文学作品则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了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文本和作品的区别源于文学观念的变化。提到作品时,通常以作者为中心,视之为一个被创造物,强调它是作家创造并赋予其生命的产品,作者的原意被视为至高的权威;提到文本概念时,意在强调文本自身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强调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本源性,可被再创造性,而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读者的理解都被放到了一旁。【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3 【正确答案】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自身的特征使得文学
7、在艺术领域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从语言表述角度来看,文学语言具有形象的特征。文学语言不是以概念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及表达情感,而是倾向于塑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染读者。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文学语言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从语义角度来看,文学语言具有话语含蕴的特征。所谓含蕴就是指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文学语言不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和单一性,而是要追求语言的多义性和丰富性。这一方面缘于人类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同时也是语言自身的有限性的表现,古人所说“言不尽意”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来的。这种 “言不尽意”的情况,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
8、美想象空间,从而增加了文学自身的魅力。此外,对文学语言的特性,还需要关注的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 陌生化”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在文学创作中要尽量避免 “自动化“ ,也即由于经常的使用而失去新鲜感的语言,而应当有意偏离日常语言、自动化语言的语言规范,同它们拉开一定距离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语言自身的特性赋予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的巨大魅力,语言自身广阔的包容性和文学语言独有的含蕴性使得文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天地自然、宇宙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深刻的哲理思索和瞬时微妙的情感情绪;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含蕴性使得文学创作和接受成为真正的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文学活动中人类的本质
9、力量得到展现,从而体味到真正的美的存在。【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4 【正确答案】 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的、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5 【正确答案】 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
10、,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话语。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6 【正确答案】 在文艺作品中,典型性是指艺术形象所达到的概括化和个性化统一的程度。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愈鲜明、生动,揭示的社会本质愈深刻,个性与共性愈统一,典型性就愈高。典型性要高于形象性,它是衡量艺术形象成功与否的一个尺度。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才能成为典型形象。【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7 【正确答
11、案】 艺术典型之一,是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并驱使其行动的、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本质的特定具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决定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的、独特的、体现了时代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环境。典型环境也是具体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它既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独特的环境,又体现人物所处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本质生活真实和历史发展趋势。典型环境主要是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相互关系展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而且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既是典型人物所生活、活动的基地,又是支配其行动和形成其性格的时代的、社会的原
12、因;典型环境决定了典型人物的思想行为,反过来又由于典型人物的影响致使典型环境而发展变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典型环境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人物活动、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表现出时代风貌、社会制度、阶级状况、人与人间的关系。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生活,特定的典型环境产生特定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能够表现出产生典型性格的社会基础,表现出典型性格的社会意义。【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8 【正确答案】 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的简称。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
13、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或: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 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9 【正确答案】 是指现实主义形态的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0 【正确答案】 圆形人物的性格比较丰富、复杂、立体感强。这种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
14、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独立自足、气象万千的世界。圆形人物是作者花大量笔墨着力描写的对象,其性格轴心及多侧面、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显现出来,因而人物性格稳定而不凝固,给人一种流动感。这是一种动态型或发展型的人物塑造方式,它要求空间感和强调色彩。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必然是一个闪烁着各种色彩的多面体,它容量大,具有说不尽的性格内涵、多方面的审美意义,显示出多质、多义、多向的特点。【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1 【正确答案】 典型人物一定是圆形人物。典型人物强调的是社会因素对性
15、格和人性形成的作用,而圆形人物则着眼于性格和素质构成的复杂程度,至于这种复杂与否的原因,不一定与社会因素相关。【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2 【正确答案】 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景物交融而成的广阔和谐的自然生活图景,是由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思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3 【正确答案】 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
16、或者说提到一般。”这段话提出了文学创造中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问题。这有两种方式:“探索个别以求一般”和 “在个别中显出一般 ”。“探索个别以求一般 ”就是为一般而找特殊,用这种方式,就是从一般概念出发,诗人心里先有一种待表现的普遍性的概念,然后找个别具体形象来作为它的例证和说明,因此,这是一个理性的证明过程,特殊只能表现一般,无言外之意,一般受到局限而不能发挥作用。“在个别中显出一般 ”就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用这种方式,就是从生活出发,从特殊事例出发,诗人先抓住现实中生动的个别具体形象,由于表现真实而完整,其中必然显出一般或普遍的真理,即使诗人“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而这个个别形象也成为
17、了独特的“ 这一个 ”,一个富有特征的典型。因此, “在个别中显出一般“ 这种方式能产生由有限见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很显然,其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后者 “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 ”,符合诗歌的特征。在文学史上,许多优秀著作都是用“ 在个别中显出一般 ”这种艺术概括方式来成就其辉煌的。典型的如红楼梦,通过对一个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故事及这个故事中的爱情悲剧的叙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宗教的、风俗的等等,几乎成为人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也有一些作品,因主题先行,结果思想大于形象,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如 20 世纪 30年代
18、初时一些“ 革命+ 恋爱”式的作品。总之,歌德这段话简明地分析了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问题,对我们理解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以及典型问题等都具有启迪作用。【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4 【正确答案】 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文学作品的言语层面还有以下三个特点: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而文学言语则是
19、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它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普通语言一般是“ 外指性 “的,所指的事物必须与客观事物对应,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而文学语言则不求与外在世界的相符合,它是内指性的语言,指向作品本身,不必与现实世界相符合,只要能与作家所表现的愿望和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一致就可以了。与科学用语等其他文体语言不同,文学语言的运用,却不在于传达准确的逻辑内容,它主要是营造一种能感染读者并使之动情的审美氛围,文学语言则使读者真实地感受人生和体验人生,获得心灵的陶冶。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
20、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文学语言的主要功用是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情意和态度。文学家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模糊语言的指代作用,加强语词的情感作用,使文学语言更具有心理蕴含性,更能表现作家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在谈到文学语言“ 陌生化 “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陌生化 ”作为语言构造的基本原则,它并不是纯形式、纯语言的,必须服从作家对生活体验和独特感觉的表达。必须与作品的审美效应和读者的审美体验相一致。第二,
21、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对诗歌这样的体裁来说,“陌生化 ”的语言运用远比叙事性文学作品突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陌生化”的理论,其主要对象也是针对诗的。【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5 【正确答案】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具有如下审美功能:传达审美信息。语言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不同文本传达不同的信息,文学文本的语言所传达的是审美信息。由于要传达审美信息,文学文本要运用多种修辞方式以使审美信息的传达更加圆满、完美。为了达到给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常常需要在艺术上创新。而“陌生化“正是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借助多种修辞方式传达审美信息,务求传达方式的新颖
22、独特,能够“ 道人所不道,到人所不到“。艺术贵在独创,“反常化” 正是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造型性。文本语言层对审美意蕴的传达,是通过文学形象的创造来实现的,但仅仅用语言来呈现形象美的每一个细部,以求达到绘画美的逼真,这并不是文学语言之长。因此,文学语言的造型性主要表现为通过诱发读者的审美想象,来帮助读者建构审美意象。在伊利亚特中,荷马并不直接写海伦的美,只写为这个女人所引起的长达十年的战争结束后当海伦出现在特洛亚长老们面前时所引起的惊赞,通过美所产生的暗示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从而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创造。对独具特色的不同言语风格的显示(显示独特的言语风格)。对于一个独具创作特色的作家来讲,对言语
23、的独创性、个性化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必然体现出鲜明的语言风格。而正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使不同的作家、作品得以相互区别,从而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知识模块】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6 【正确答案】 文学作品的文本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文学言语层面,这里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它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因此,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普通言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
24、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文学言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第二,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言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第三,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又称“陌生化” 。这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来的,它针对的是“ 自动化” 语言。所谓 “自动化”语言,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言语。由文学言语构成的层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文本 层次 文学 形象 理想 形态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4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