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2 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3 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以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的是( )。(A)老子(B)孟子(C)韩非子(D)庄子4 下列战国时期的城市中,
2、既是诸侯国都城又是冶铁中心的是( )。(A)邯郸(B)大梁(C)曲阜(D)宛5 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6 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 )。(A)诗(B) 春秋(C) 礼(D)公羊传7 ( )思想在政治上消极,反对社会进步,主张“ 无为而治” 。(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8 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9 下列( ) 的社会思想突出表现为“ 仁”。(A)老子(B)孔子(C)庄子(D)荀子10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
3、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1 秦统一六国过程中,最后灭掉的国家是( )。(A)赵(B)韩(C)齐(D)楚1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是( )提出的。(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13 造成变法局面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A)奴隶已经缺乏劳动兴趣(B)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C)地主阶级迫切要求上升为统治者(D)社会环境优越14 春秋战国时期曾在稷下学宫讲学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庄子(D)荀子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
4、共 80 分。15 初税亩16 老子17 孔子18 孙子兵法19 战国七雄20 “尽地力之教 ”21 平籴法22 食有劳而禄有功23 法经24 武卒制25 商鞅变法26 上计27 桂陵之战三、论述题28 试述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实质与意义。29 商鞅变法述评。30 简要概括老子的思想。历史学基础(春秋战国)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
5、块】 春秋战国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即“ 履亩而税 ”,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公元前 594 年(宣公十五年)实行的
6、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指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6 【正确答案】 即老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写成于战国时的老子是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老子哲学中具有自发的辩证法因素。他认为事物中总包含着大小、有无、长短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彼此又是互有联系的,还可以相互转化。老子还认为“反者道之动” ,即认识到矛盾的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国家不安定是统治者所造成的,统治者应该“ 损有余而补不足
7、”,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就易于治理了。【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7 【正确答案】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仁” 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法律方面,他继承和发展了周公的“ 礼治” 和“明德慎罚”思想,继续维护“亲亲”、“ 尊尊”的宗法等级原则;宣传“为政以德 ”的“德治”。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礼也进行了一些顺乎时代要求的修正,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提供了先决条件;他整理诗、书、礼、易、乐(已佚)、春秋六经,成为
8、儒家的基本经典。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 。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是研究孔丘思想最可靠的依据。【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8 【正确答案】 孙武,春秋末兵家的代表,字长卿,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13 篇。具体篇目为计篇目为计篇、作战篇、谋政篇、形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籍、月间篇。孙子对于了解敌我双方非常重视,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还提出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即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9、响。【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19 【正确答案】 由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争雄的局面。七个诸侯国国势加强,兼并战争加剧,被称为战国七雄。【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0 【正确答案】 魏国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即农民要努力耕作,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和效力,以提高粮食产量,扩大收入,从而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1 【正确答案】 “ 平籴法 ”是“尽地力”的补充,即丰收之年由国家用平价购进余粮储备起来,防止粮价暴跌而伤害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灾荒之年国家将丰年储备的粮食平价出售,防止粮
10、价暴涨而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这样有效地防止了农民破产和贫民流亡,限制了不法商人对粮食的投机活动,维持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均输、常平仓等平抑粮价的措施均源于此。【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2 【正确答案】 即根据功劳和才能选拔任用官吏,赏罚分明,对于那些于国无功的世袭贵族则剥夺其爵位。这一措施废除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打击了旧贵族,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23 【正确答案】 李悝研究和总结了各国的法律,集其大成,制定出法经。这部法律共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集春秋以来成文法之大成,是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对战国时代的变法运动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春秋战国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