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导致苏联把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缺乏发展轻工业的原料(B)帝国主义对苏联实行包围封锁(C)斯大林的个人因素(D)苏联人民希望尽快摆脱落后2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违背了农民的意愿(B)与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C)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D)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3 苏俄实施的以下政策中,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本质特征的是( )。(A)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2、(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C)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D)无条件地退出帝国主义战争4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分的是( )。(A)农业领域(B)工业领域(C)流通领域(D)分配领域5 苏联在哪次会议上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并在此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 。(A)俄共布十三次代表大会(B)俄共布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C)俄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D)俄共布十五次代表大会6 在俄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谁提出了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A)列宁(B)斯大林(C)托洛茨基(D)季诺维也夫7 联共(布) 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 。(A)实行新经济
3、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8 联共(布) 十五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 。(A)着手实施“ 一五” 计划(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新经济政策9 联共(布)“ 十五大”规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集体化(B)使小农走上集体化道路(C)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条件(D)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的所有制形式10 联共(布)“十五大”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根本上是由于 ( )。(A)1928 年,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B)苏联走农业集体化道路(C)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认识不完全正确(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1
4、1 下列苏共领导人中因反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而遭到处分的是( )。(A)托洛茨基(B)布哈林(C)季诺维也夫(D)加米涅夫12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A)1928 年 10 月(B) 1927 年 10 月(C) 1929 年 10 月(D)1933 年 10 月13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1936 年宪法的制定14 1936 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的国体是(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农业社会主义国家(C)工业社会主义国家(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15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
5、标志( )。(A)1936 年宪法的制定(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D)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6 苏联制定 1936 年宪法的目的是( )。(A)为落实农业集体化的方针(B)为落实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为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D)为了实施三个五年计划17 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A)领导终身制,不受群众监督(B)个人独裁制,缺乏民主(C)权力高度集中,集中于中央最高领导(D)用行政命令来管理工商企业18 下列不属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的条件的是( )。(A)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B)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6、(C)公有制对支配地位的确立(D)斯大林的个人因素19 斯大林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有( )。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否定价值规律忽视民主和法制(A)(B) (C) (D)20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点是( )。(A)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1 不合作运动22 孟太古蔡姆斯福方案23 罗拉特法24 阿姆利则惨案25 乔里乔拉事件三、论述题26 简述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俄(苏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演变的基本情况。27 浅论共
7、产国际的功与过。28 试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
8、界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
9、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1 【正确答案】 20 世纪上半期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进行斗争,主要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 年 1922 年) 、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 年1934 年)、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1940 年 1941 年) 、退出印度运动(1942 年1944 年)等组成,四次非暴力运动对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2 【正确答案】 英国殖民当局“怀柔政策” 的产物。 1918 年 7 月,由印度事务大臣孟太古
10、和英国驻印总督蔡姆斯福联合签署。方案允诺在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在大英帝国的范围内初步实现印度的责任政府。但事实上,该方案并未给印度人民带来真正的自治权利,仅仅照顾到穆斯林联盟中上层人士的利益,意在拉拢和利用他们,分裂、破坏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该方案一公布,便遭到印度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3 【正确答案】 1919 年 3 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的旨在镇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法令。由以在印度供职的英国法官罗拉特为首的委员会起草。包括印度刑法修正案(1919 年第 1 号) 和刑法非常权力法(1919 年第 2 号),统称“平时戒严法”。该法令规定殖民当局有权
11、宣布戒严,设立特别法庭,任意搜查、逮捕和判决任何一个印度人。法令剥夺了印度人民最基本的宪法权利,被称为“黑色罗拉特法” ,激起了印度人民新的反英斗争风暴。【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4 【正确答案】 1919 年 4 月 13 日,在阿姆利则城发生的英印殖民政府军队屠杀印度人民的惨案。1919 年 4 月 6 日,国大党根据甘地的建议,决定举行全国总罢工,和平抵制“ 罗拉特法案 ”。4 月 13 日,两万群众在阿姆利则城的杰利安瓦拉培广场举行集会,庆祝本地节日。英殖民当局派兵向集会群众开枪,造成了流血惨案。惨案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英斗争,冲破了非暴力的限制。甘地认为在人民尚未学会非暴力抵抗时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之间 世界 模拟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