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23 年鲁尔危机期间,德国政府的对应政策是( )。(A)武力抵抗(B)消极抵抗(C)消极不抵抗(D)求助国联2 1923 年出兵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除法国外,还有( )。(A)荷兰(B)比利时(C)捷克斯洛伐克(D)波兰3 “鲁尔危机 ”造成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加剧了德国经济的破产(B)法国在经济上得不偿失(C)造成了德国政局的动荡(D)美国取得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4 1923 年纳粹党魁希特勒发动了
2、“啤酒馆暴动” ,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特勒企图趁“ 鲁尔危机” 造成的混乱夺取国家政权(B)由于没有受到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很快被镇压(C)表明纳粹党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可以进行暴力夺权(D)充分暴露了纳粹党企图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5 对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道威斯计划实施后接受了大量的外国资本(B)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是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C) 20 年代鲁尔危机后,国际国内局势相对稳定(D)实行了产业合理化,提高了效率6 “法西斯”一词的最初含义是 ( )。(A)权力(B)独裁(C)皇冠(D)棒束7 德国法西斯能够通过合法方式
3、夺取政权,主要原因有( )。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极权统治纳粹党利用了人民对现状的不满骗人的宣传欺骗了社会的信任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了共产党(A)(B) (C) (D)8 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的旗号而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主要原因是( )。(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B)德国经济十分困难(C)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D)德国日益走向强大9 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的势力大增,其主要原因是( )。(A)讨好军队,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B)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招牌骗取支持(C)魏玛政府的软弱无能(D)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10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根本前提是( )。(A)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B)纳粹党
4、骗取了广泛的群众支持(C)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D)希特勒赢得了军队的信任和拥护11 纳粹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步骤有( )。大量扩展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迫害犹太人退出国联开进莱茵非军事区(A)(B) (C) (D)12 法西斯德国彻底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吞并的第一个主权独立国是( )。(A)西班牙(B)奥地利(C)捷克斯洛伐克(D)波兰13 1933 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 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这项法案(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
5、规定的(D)是对魏玛宪法的进一步完善14 20 世纪初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它与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实行一党专政抛弃了议会民主制对外争夺殖民地强化思想文化的控制(A)(B) (C) (D)15 法西斯党在意大利、纳粹党在德国得以上台执政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A)统治阶级的支持(B)下层人民的信任(C)国家元首的授权(D)发动武装政变16 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实行“协调外交” 的外务大臣是 ( )。(A)币原喜重郎(B)田中义一(C)滨口雄幸(D)广田弘毅17 下列对日本“ 协调外交 ”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向英美作出重大让步(
6、B)放弃侵华政策(C)不干涉中国内政(D)在保证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与英美达成的妥协18 下面条约没有涉及德国的赔款问题的是( )。(A)道威斯计划(B) 杨格计划(C) 日内瓦议定书(D)洛桑协定19 规定德国赔款数额最少的是( )。(A)凡尔赛条约(B) 道威斯计划(C) 杨格计划(D)洛桑协定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0 柯立芝繁荣21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22 凯恩斯主义23 蓝鹰行动三、论述题24 简述美国“ 柯立芝繁荣 ”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25 结合史实分析 19291933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后果。26 简述 30
7、 年代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上的分化。历史学基础(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9 【
8、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9、分。20 【正确答案】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在总统柯立芝执政期间出现的相对稳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建筑、汽车、电气工业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达到 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美国对欧洲和拉美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长,海外市场不断扩大。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1 【正确答案】 192
10、91933 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29 年 10月 24 日,纽约股市大跌,引发美国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危机迅速波及到了依靠美国资本的德国和依靠外贸的英国,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而它的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大,为资本主义世界所罕见,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到沉重打击,以至于“大萧条”、“大恐慌”成为这次危机的代名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2 【正确答案】 1936 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之间 世界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