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2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2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27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第 114 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规定的是( )(A)基本犯(B)未遂犯(C)结果加重犯(D)预备犯2 甲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倒在地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邻居乙(乙造成轻微伤),于是说:“不好意思,认错人了。” 并赔偿乙 100 元钱,让乙赶快离开,自己继续等待下一行人。甲对乙的行为属于( )(A)抢劫罪(既遂)(
2、B)抢劫罪(中止)(C)故意伤害罪(既遂)(D)抢劫罪(预备)3 甲开枪杀害其妻子,开了两枪后,看到妻子痛苦万分,又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生还,但造成终身残疾。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中止)(B)故意杀人罪(未遂)(C)故意杀人罪(既遂)(D)故意伤害罪(既遂)4 刘某父亲病重,刘某担心其继母分得父亲遗产,于是买了一盒阿胶用毒药浸泡,意图杀害继母。刘某将阿胶交给继母数日后,心生悔意,于是打电话告诉继母事情真相。继母告诉刘某说,她已经发现阿胶有异,早将其丢弃,刘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5 甲投毒杀姚某,姚某呕吐不止,甲又觉得姚某可怜,
3、送姚某到医院,医生鉴定甲的毒药不纯,不会致命,吐一会就会康复。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6 张三欲杀死同事李四,将毒酒放在自己办公桌,准备晚上给李四喝,然后外出。李四来到张三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摆的陈年老酒,便喝下遂中毒身亡。关于张三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C)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D)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7 关于犯罪未遂,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未遂,要求犯罪未得逞,所谓未得逞是指没有实现犯罪目的(B)根据犯
4、罪实行行为是否完成,可以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以犯罪实行行为能否实际达到既遂状态为标准,可以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D)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8 交通肇事罪在犯罪既遂的形态上看属于( )(A)实害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9 为杀人而制造枪支的,属于( )(A)预备行为(B)未遂行为(C)实行行为(D)不可罚行为10 用诅咒的方法杀人的行为,属于( )(A)愚昧犯(B)不能犯未遂(C)能犯未遂(D)预备犯11 甲用菜刀砍杀妻子,被邻居阻止后,深感自责将妻子送医院抢救,妻子未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
5、罪中止12 甲在抢劫时,突然产生幻觉,看见警车驶来,于是自动放弃犯罪。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13 甲欲杀乙,埋伏在路旁开枪射击但未打中乙。甲枪内尚有子弹,但担心杀人后被判处死刑,遂停止射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14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B)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免除处罚15 甲扬言要杀死抢走自己女友的乙,甲
6、的行为属于( )(A)犯意表示(B)预备行为(C)实行行为(D)教唆行为16 甲的儿子乙患有严重精神病,甲为了让乙留下子嗣,而将女子丙绑回家中,并协助乙强奸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共同构成强奸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B)甲与乙共同构成强奸罪,甲是从犯,乙是主犯(C)甲与乙共同构成强奸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D)甲构成强奸罪的间接正犯17 甲乙丙三人共谋走私毒品,共同集资 100 万元,由丙购买毒品走私。关于本案的刑事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A)甲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B)乙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C)丙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D)甲乙丙成立走私毒品罪的共犯18 下列选项中不
7、属于渎职罪的是(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私放在押人员罪(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二、多项选择题19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0 关于紧急避险说法错误的是( )(A)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不能是人的不法侵害(B)紧急避险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行(C)紧急避险损害的合法利益可以等于
8、所保护的合法利益(D)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21 下列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22 下列犯罪中,属于行为犯的是( )(A)绑架罪(B)拐卖妇女儿童罪(C)故意杀人罪(D)破坏交通设施罪23 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预备行为的是(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B)乙为谋杀刘某而购买砍刀一把(C)丙为谋杀刘某而引诱刘某前往荒郊野外(D)丁多次宣称一定要杀死刘某全家24 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9、。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能犯未遂(D)不能犯未遂25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A)犯罪的预备阶段(B)犯罪的实行阶段(C)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D)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三、简答题26 简述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点。27 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28 简述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29 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30 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31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立法者在设置分则各条的犯罪构成
10、和法定刑时,通常按照犯罪客体所遭到的实际侵害来设置基本的犯罪构成及其法定刑。一般将刑法第 114 条的危险犯认作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基本犯,第 115 条的结果犯认作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结果加重犯。【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本题中,甲将乙打成轻微伤说明已经实施了抢劫罪的实行行为,但并未达到抢劫罪既遂状态(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后果或者抢到财物的,则是抢劫罪既遂),因此甲在既遂前,主动放弃犯罪(因为邻居并不能构成继续实施犯
11、罪的客观障碍),也未造成危害结果的,构成犯罪中止。需注意甲虽然仍然意图继续实施抢劫行为,但对乙这次行为而言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因此 B 选项正确,AD 选项错误。故意伤害罪要求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本题不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因此 C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需要具备三个特征: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性、客观有效性。甲具有杀人的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但在结果发生前自动有效阻止了妻子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中止,应当减轻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
12、答案】 B【试题解析】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犯罪的终局状态,具有不可逆性。继母将有毒的阿胶扔掉,刘某已经构成犯罪未遂,不能再成立中止。【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是犯罪分子认为自己能够把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都认为具备自动性,认定犯罪中止应注意:在犯罪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自认为能够把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犯罪人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在犯罪实际上能够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认为遭遇客观障碍不可能进行到底的情况下,犯罪人撤离犯罪,不成立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刑法学6
13、【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张三的杀人行为并未着手,仅是预备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而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同时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甲只有一个行为,属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没有既遂,即犯罪行为尚未完整地满足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事实。我国认定犯罪既遂的通说是构成要件齐备说,认为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完全具备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因此犯罪是否既遂与实行行为是否达到了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没有关系。A 选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害犯是指行为必须已造成法定的实害后果才构成
14、该罪的既遂,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交通肇事罪、扰乱社会秩序罪等属于实害犯。【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行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的实质区别在于能否直接侵害犯罪客体。如果行为人实行了某一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即使仅是为实行另一犯罪行为作准备的,也是实行行为。例如,为杀人而制造枪支或者偷窃枪弹的,其行为本身属于非法制造枪支罪或者盗窃枪支罪的实行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愚昧犯或者迷信犯,是指使用愚昧或迷信的方式犯罪,按照科学的观念根本不可能对法律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迷信犯或者愚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