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排球运动员大力发球动作中的击球是一种 ( ) ( A)最大力量 ( B)力量耐力 ( C)快速力量 ( D)相对力量 2 “立定三级跳远 ”属于 ( ) ( A)等长性收缩训练 ( B)超等长收缩训练 ( C)等张性收缩训练 ( D)等动性收缩训练 3 运动员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的训练手段是 ( ) ( A)牵引跑 ( B)逆风跑 ( C)上坡跑 ( D)负重跑 4 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发展运动员的 ( ) ( A)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 ( B)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 C)有氧耐力 ( D)无氧耐力 5 金字塔式训练法是为了提高 (
2、 ) ( A)最大力量 ( B)灵敏素质 ( C)柔韧素质 ( D)耐力素质 6 径赛运动员作高抬腿跑和小步跑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 ( ) ( A)速度 ( B)最大力量 ( C)耐力 ( D)灵敏 7 憋气练习有利于运动员表现出 ( ) ( A)相对力量 ( B)最大力量 ( C)爆发力 ( D)耐力 8 速度练习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 ( ) ( A)前半部分 ( B)任何时间 ( C)中间部分 ( D)后半部分 9 机体在局部疲劳时更适用于发展运动员的 ( ) ( A)爆发力 ( B)最大力量 ( C)灵敏素质 ( D)耐力 10 下面不属于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是 ( ) ( A)引体向上 (
3、 B)倒立推起 ( C)使用拉力器 ( D)纵跳 二、判断题 11 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 ) ( A)正确 ( B)错误 12 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 ) ( A)正确 ( B)错误 13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 ) ( A)正确 ( B)错误 14 依据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力量素质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 ) ( A)正确 ( B)错误 15 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控制在 60%左右。 ( ) ( A)正确 ( B)错误 16 反应速度是指
4、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的能力。 ( ) ( A)正确 ( B)错误 17 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 ( ) ( A)正确 ( B)错误 18 在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时,无氧供能的消耗可忽略不计。 ( ) ( A)正确 ( B)错误 19 动作速度就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 ) ( A)正确 ( B)错误 20 在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时,一般负荷强度要大,但次数不宜过多。 ( ) ( A)正确 ( B)错误 21 训练中常使用的爆发力就是快速力量。 ( ) ( A)正确 ( B)错误 22 少年儿童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要全力挖掘他们的竞技潜力。 ( ) ( A)正
5、确 ( B)错误 三、运动训练学 论述题 23 试述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 24 试述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25 试述力量素质及其分类。 26 说明快速力量与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有何不同。 27 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28 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 29 试述速度素质及其分类。 30 试述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与手段。 31 提高移动速度的常用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 32 试述耐力素质及其分类。 33 试述有氧耐力的评定方法以及训练学要点。 34 谈谈你所从事的专项的体能训练特点。 四、案例题 35 案例:崔文华是我国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在十运会上, 31岁的他实现了举重105公斤级
6、四连冠的目标。他不仅技术全面,而且善于学习、钻研举重业务。他在训练之余总结经验,把自己的体验写成文章,以便更好地为举重训练实践服务。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是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其中不可少的是有氧训练。 问题:何为有氧训练 ?其特点和形式又是什么 ?有氧训练在举重训练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 36 结合运动项目谈谈如何抓好体能训练。 37 从田径和三大球 (足、篮 、排 )项目中任选一项,分析该项目力量素质的特征以及如何发展力量素质。 38 从田径和三大球 (足、篮、排 )项目中任选一项,分析该项目速度素质的特征以及如何发展速度素质。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
7、答案】 C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5 【正确答 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0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二、判断题 1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8、】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9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0 【正确 答案】 A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
9、训练 2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三、运动训练学 论述题 23 【正确答案】 (1)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2)运动员体能的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 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 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着体能整体的水平。三个构成因素之中,运动
10、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内容。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4 【正确答案】 (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 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3)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4)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5)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
11、识,培养他们具有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质。教练员也应采用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培养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使运动员减少对训练的枯燥感和无味感。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5 【正确答案】 (1)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2)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力量素质可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依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力量素质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力量素质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6 【正确答案】 (1)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发展爆发力训练的负荷强
12、度依需要而定。有时 以 30%的强度负重练习,也有时不负重,仅克服自身体重练习。 负荷数量 重复次数与负荷强度的关系密切。负荷重量多,强度大,重复次数就要少;负荷重量少,强度小,重复次数相对就多些。一般以 1次 5次为好。 组数以不减少每组重复次数、不降低每次练习速度为原则,组数不宜过多。 发展爆发力的练习,应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一次的重复练习。 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应以保证运动员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为原则,但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下降,不利于下一组的训练。具体的间 歇时间与工作量大小、运动员恢复能力有关,一般地,可安排 1分钟 3分钟或 3分钟 5分钟。 (2)快速
13、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发展快速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的变化很大,从 30% 100%都可以。很多情况下采用不负重的练习方法,如各种单、双脚跳,台阶跳,蛙跳,跳深等下肢练习。也可以体重为依据确定负荷强度,半蹲练习为体重的 50%;深蹲练习为体重的30% 40%。 负荷数量 发展快速力量负荷的次数和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练习的速度为原则。负荷数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密切,负荷重量 大,则重复次数少;负荷重量小,则重复次数多。一般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为 1次 5次。练习的组数应以不降低每次练习的速度及不减少重复次数为原则,组数也不宜安排过多。 间歇时间 发展快速力量练习的间歇时间,一方面要保证运
14、动员完全恢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运动员兴奋性明显降低,同时要考虑到运动员的恢复能力,一般安排 1分钟 3分钟为宜。休息时应采用积极性的休息手段,一方面促进恢复,另一方面保持神经系统良好的兴奋状态。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7 【正确答案】 (1)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包括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和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 (2)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3)等动收缩训练。 (4)超等长收缩训练。 【知识模块】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8 【正确答案】 (1)负重抗阻练习,如运用杠铃、壶铃、哑铃等训练器械。 (2)对抗性练习,如双人顶、推、拉等,依靠对抗双方以短暂的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运动员 体能 及其 训练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