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ppt
《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ppt(8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2.1 光谱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光谱,光谱是电磁辐射的波长成分和强度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二、光谱仪 摄谱仪,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2.2 氢原子的光谱和原子光谱的一般情况,观察到的情况是,叫波数,称为里德伯常数,巴耳末公式,线系限,线系限的波长叫线系限波长,线系限的波数,称为线系限波数,这个公式所表达的这组谱线叫巴耳末线系,开列如下:,广义巴耳末公式,光谱项用T来表示,根据光谱项的定义,可知氢原子的光谱项有,,用光谱项符号表示为,解:,的谱线是这个线系的线系限,2.3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和关于原子的普遍规律,一、电子在原子核库仑场中的运动,
2、认为原子核不动,只是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则有,2、关于光谱的形式问题,二、经典理论的困难,三、新的规律量子化,玻尔三点假设,原子存在一系列不连续的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定态。,假设1 定态假设,第一激发态,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态,基态,假设2 辐射的频率法则,玻尔通过这条假设将原子状态与原子光谱联系起来。,假设3 角动量量子化(量子化条件),玻尔认为:原子中能够实现的电子轨道只是那些符合条件,四、氢原子的能级和电子轨道半径,1、电子轨道半径,由,可得,,,2、氢原子的能量,五、光谱线系和能级跃迁,考虑到,米-1,,这是玻尔理论推出的结果,这是巴耳末根据光谱数据得出的实验结果,哈哈_,太好了,差距
3、仅有0.06%,里德伯常数的理论值,里德伯常数的实验值,怎样跃迁形成的?从能量为 或者说是从量子数为,考虑到,思考题: 1、谱线是怎样产生的 2、为什么会形成了紫外、可见光、红外、近红外、远红外区的线系。 3、同一个线系的谱线为什么随波数的增加相邻的谱线间隔逐渐减小,思考题:,1、氢原子处于主量子数为3的状态时,其电子轨道半径、原子的光谱项、原子的能量(也说是电子的能量)各是多少?,2、氢原子帕邢系第二条谱线是怎样跃迁形成的?,解:对于基态氢原子,则知道这个线系是巴耳末线系,所以波长是6563埃的谱线所对应的始状态的能量与半径为,所对应的始状态的能量与半径为,说明被激发到第三激发态,(2),(
4、3)由能级跃迁图可分析出帕邢系的那条条谱线波长最短,赖曼系,巴耳末系,帕邢系,?,思考题:1、氢原子从主量子数为10的状态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形成多少条谱线?分别属于多少个线系?,2、氢原子从主量子数为n的状态向低能级跃迁时, 可能会形成多少条谱线?分别属于多少个线系?,六、非量子化的状态与连续光谱,1、几个基本概念,激发:,原子吸收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叫激发。,激发的方法,利用辐射,利用碰撞,(一般用高速电子与原子碰撞, 对电子的能量没要求,只要大于等于发生激发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辐射的频率必须满足频率法则或者说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发生激发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电离:,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原子 能级 辐射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