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ppt(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舌诊望舌苔,2018/9/30,2,舌苔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的,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及疾病的预后。望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薄厚苔 望苔质 润燥苔 腻腐苔剥脱苔白苔望苔色 黄苔 灰黑苔,2018/9/30,3,一、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等方面的改变。(一)薄、厚苔 1.舌象的特征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称为“薄苔”,又称“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的苔,称为“厚苔”,又称“不见底苔”。所以,“见底”、“不见底”是衡量舌苔薄厚的以
2、标准。,2018/9/30,4,薄苔,厚苔,2018/9/30,5,2.临床意义舌苔的厚薄可反应邪正的胜衰和邪气的深浅。薄苔邪气在表,病轻邪浅;厚苔邪入脏腑,病较深重,或内有宿食、痰湿积滞。一般来说,舌苔由薄转厚病情由轻转重,其病邪由表人里;舌苔由厚转薄病情由重转轻,邪气得以内消外达。若薄苔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若薄苔骤然消退,又无新生苔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2018/9/30,6,(二)润、燥苔 1.舌象的特征 正常人舌苔是润泽的,为津液上承的表现。舌苔润 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舌面水分过 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称为滑苔;舌苔干燥,扪之 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
3、;苔质粗糙,有刺手感, 称为糙苔。,2018/9/30,7,润苔,滑苔,2018/9/30,8,润苔,燥苔,2018/9/30,9,燥苔,糙苔,2018/9/30,10,(二)润、燥苔 2.临床意义舌苔润燥可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及输布情况。润苔正常 舌苔的表现之一,若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 未伤,多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证; 润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寒证、湿证;燥苔提示 体内津液已伤。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之证。多见 于高热、大汗、吐泻之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糙苔可 由燥苔进一步发展所致。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多 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舌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 邪盘
4、踞中焦。一般来说,舌苔由润转燥,表明热重津伤,或津失输 布。反之,舌苔由燥转润,则表明热退津复,或饮邪 始化。,2018/9/30,11,(三)腻、腐苔 1.舌象的特征 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 中间厚,周边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者, 称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 舌面,边中都厚,揩之易去者,称为“腐苔”。,2018/9/30,12,腻苔,腐苔,2018/9/30,13,(三)腻、腐苔 2.临床意义观察舌苔的润燥,可测知人体阳气和湿浊的消长。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多因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 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多为食积或是脾虚湿困,阻
5、滞气机; 舌苔厚腻如积粉者,多为时邪加湿,自里而发;舌苔厚而粘腻者, 是脾胃湿浊之邪上泛所致。腐苔多见于胃气衰败,湿邪上泛之证。腐苔的形成,一般先 为邪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积于舌,但因久病胃气 匮乏,不能续生新苔,已生之苔不能与胃气相通,渐渐脱离舌体, 浮于舌面而成,属于无根舌。,2018/9/30,14,(四)剥落苔 1.舌象的特征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者,称 为“剥苔”。根据舌苔剥脱的部位和范围大小不同,临 床可分为以下几种:舌前部苔剥落者,称为“前剥苔”;舌中部苔剥落 者,称为“中剥苔”;舌根部苔剥落者,称为“花剥 苔”;舌苔多处剥落,舌面仅斑驳片存少量舌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舌苔 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