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美学原理答案.doc
《2018新版美学原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新版美学原理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美字力史及 20世纪中国美字概况 (单选题 首次提出 “美学 ”一词是在 (B)年。 A、 1850年 B、 1750年 C、 1900年 D、 1050年 单选题 “象如日,创化万物 ,明朗万物 ”这是 (A)的名言 A、宗白华 B、朱光潜 C、丰子恺 D、蔡元培 3 (单选题 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 (C)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 文艺对话录 D、美学原理 4 (多选题 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括 (ABD) A、 梁启超 B、王国维 C、康有为 D、蔡元培 5 (判断题 柏拉图是第一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 v6 (判断题 “美学大讨论 ”的主题是美
2、的本质。 v 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单选题 国内美学界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美 B、艺术 C、美感 D、审美活动 (单选题 现代形态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 (B) A、学术精神 B、文化大综合 C、历史主义 D、理性主义 3 (多选题 美学学科的性质是 (ABC) A、人文学科 B、理论学科 C、交叉学科 D、成熟的学科 4 多选题 美学的特点是 (ABCD) A、美学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B、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C、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D、美学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5 判断题 美学是审美意识。 (X) 6 判断题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
3、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 V 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单选题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 -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 (C) A、冯友兰 B、张岱年 C、王朝闻 D、王夫之 2 (多选题 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 (AC) A、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B、学习美学可增加自身的魅力 C、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D、学习美学可实现人生目标 3 (多选题 美学的学习方法 (ABCD) A、立足于中国文化 B、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C、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 D、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4 判断题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 V 5 (判断题 写意与儒家美学有密切联系。 X 6 (判
4、断题 写意就是 虚拟。 X 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单选题 狭义的 “美 是 (A) A、古希腊式的美 B、包括 - -切审美对象的美 C、完整美 D、崇高美 2 (单选题 蔡仪在新美学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 (C) A、真实性 B、普遍性 C、典型性 D、规律性 (单选题 在美学中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是 (D) A、吕荧 B、高尔太 C、蔡怡 D、李泽厚 4 多选题 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包括 (CD) A、认识美学的本质 B、区分生活 “美 ”和美学 “美 ” C、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 -性 D、对美的社会性做出合理解释 5 判断题 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 一。 V 6 (判
5、断题 在美学大讨论中多数学者支持朱光潜。 X 美的本质的定义 (单选题 “慧 能 ”强调的是 (C) A、心物分离 B、心的主观性 C、心物不二 D、物的客观性 2 (单选题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是 (A)提出的。 A、张躁 B、席勒 C、马祖道一 D、柳宗元 3 (多选题 “象 ”被中国古代艺术家称为 (AB) A、物色 B、景色 C、颜色 D、形式 4 多选题 美带有历史性,主要表现在 (AD)两方面。 A、共同性 B、层次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5 判断题 柳宗元说的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就是指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 V 6 (判断题 “物 就是知觉的
6、世界。 X 审美意象与审美活动 单选题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 “美 ”是美在 (B) A、情景 B、意象 C、景象 D、意义 2 (单选题 中国传统美学用 (D)来说明意象的 性质 A、情景分离 B、主客观统一 C、心物不二 D、情景交融 3 判断题 最早提出 “意象 ”这一概念的是刘勰。 V 4 判断题 朱光潜认为美感的世界不是纯粹的意象世界。 X 意象世界照亮一一个真实世界 (单选题 在中国美学里 “真 “就是 (D) A、人物 B、真实 C、事物 D、自然 2 (单选题 (A)提出 “生活世界 ”的概念 A、胡塞尔 B、尼采 C、柏拉图 D、海德格 3 (多选题 尼采认为 “真正的世界 ”的
7、表现形态是 (ABD) A、柏拉图的 “理念世界 ” B、基督教的彼岸世界 C、佛教的大爱世界 D、康德的 “物自体 ”世界 4 多选题 意象世界一 -方面是 (C),另一方面是 (D) A、自我 B、本然状态 C、超越 D、复归 5 判断题 在中国美学看来我们的世界就是物理的、有生命的世界,人不用活在其中。 X 6 判断题 意象世界 “显现真实 ”,是指照亮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是回到自然的乐的境界。V 美感是体验而非认识 (单选题 审美意识是人与 (B)的交融。 A、事物 B、世界 C、他人 D、情景 2 (单选题 对于如何鉴赏油画,埃尔金斯的建议是 (C)。 A、整体结构 B、意象 C、裂
8、纹 D、色彩 3 (多选题 当人为主体 ,世界万物为客体 ,这样的关系称为主客关系,其特征是 (BCD)。 A、针对性 B、外在性 C、对象性 D、认识桥梁性 4 判断题 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 V 5 判断题 美感就是认识。 X 6 (判断题 审美活动是要通过体验来把握 “生活世界 ”。 V 审美态度 (单选题 美感是 (B)。 A、认识 B、知识 C、体验 D、经验 2 (单选题 王夫之用 (C)来定义美感。 A、体验 B、比量 C、现量 D、感觉 3 (单选题 西方的 “审美态度 ”就是中国美学的 (A)。 A、审美心胸 B、审美胸怀 C、审美精神 D、审美能力 4 多选题 现量的含
9、义包括 (BCD)。 A、现实 B、现在 C、现成 D、显现真实 5 (判断题 “庭前柏树子 ”的意义就在 “庭前柏树子 “本身就在其本身显现的理性世界。 X 6判断题 美感的直 觉性就是美感的超逻辑、超理性的性质。 V 美感、快感、高峰体验 (单选题 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 (B)。 A、正确认知 B、存在认知 C、理性认知 D、感性认知 2 (单选题 存在认知如果不断重复 ,感知会越来越 (C)。 A、匮乏 B、敏感 C、丰富 D、复杂 (单选题 马斯洛认为个体 处于高峰体验时往往会失去 (B)。 A、时间的感觉 B、时空的感觉 C、真实的感觉 D、悲伤的感觉 4 (多选题 美感主要依赖于 (
10、A)、 (C)两种器官。 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嗅觉 5 (判断题 美 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 V 6 判断题 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 ,美感不一定要有审美的意象。 X 7 判断题 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有 -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合的自我感觉。自然、社会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V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艺术起源的成功之作是 (D)。 A、马克思主义美学 B、艺术的起源 C、艺术心理学 D、 没有地址的信 2 单选题 (C)作为主体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 ,制约着主题的审美行为。 A、审美目的 B、审美风尚 C、审美趣味 D、审美 动机 3 (
11、多选题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是因为 (AD)。 A、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在审美过程中会与他人接触 C、美和美感在社会活动中产生 D、任何的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4 (多选题 社会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 (CD)两方面。 A、审美风尚 B、时代风貌 C、审美趣味 D、审美格调 5 判断题 一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是在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因而处处体现着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 V 6 判断题 个体性是审美趣味重要且唯一的特征。 X 审美趣味和审美 格调 (单选题 (D)是指一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 A、审美热潮 B、审美时尚
12、C、审美潮流 D、审美风尚 (单选题 在中国提倡美育的第一人是 (C) A、王夫之 B、墨子 C、孔子 D、老子 3 (多选题 审美趣味、审美格调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带有 (B)和C()。 A、真实性 B、稳定性 C、保守性 D、多样性 4 (多选题 促使审美趣味或格调发生改变的因素是 (AB) A、生活环境改变 B、人文教养作用 C、家庭教养方式 D、风俗习惯 5 判断题 一一个人的格调、品味 、气质,主要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 V 6 (判断题 时代风貌是一一个社会在短期内所显示的相对稳定的审美风貌。 X 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单选题 (B)是一 一个社会在较长
13、时期中所显示的相对较稳定的审美风貌,是那个时期意象世界所显示的时代特色。 A、时代风尚 B、时代风貌 C、时代趣味 D、时代格调 2 (单选题 “扬州人学京师穿衣戴帽 ,才赶得 _上他又变了。 ”郑板桥的这句话体现了时尚的 (C)特点。 A、影响面广 B、时间性 C、渗透力和扩张力强 D、迅速性 3 (多选题 时尚的特点是 (ACD) A、影 响面广 B、历史性 C、渗透力和扩张力强 D、时间性 4 判断题 时尚的扩张和流行 ,对于社会中很多人来说,往往要经历一个 “装模作样 ”或 “装腔作势 ”的过程。 V 5 (判断题 . 上层精英分子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和生活风气。 X 6 判断题 时
14、尚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候会区分阶层和性别。 X 自然美的性质 (单选题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是 (D) A、真实性 B、自然状态是什么 C、美学中的自然 D、 “美是什么 ” 2 (单选题 “美是生活 ”这一 观点是 (B)提出的。 A、黑格尔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列夫托尔斯基 D、 哈格诺夫 3 多选题 自然美是 (B)与 (C)而产生审美意象。 A、自我实现 B、情景交融 C、物我同一 D、心物不二 4 判断题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 V 5 判断题 朱光潜认为 “如果把自然美理解为客观自然物本身存在的美,这就是自然美 ”。 X 6 判断题 自然美有等级的区分。 X 自然美和传统文化中
15、的生态意识 (单选题 黑格尔支持以下哪种观点 ?(C)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相同的 C、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D、自然美和艺术美不能做比较 2 (单选题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现今我们可称之为 (D) A、自然美 B、审美意识 C、情景交融 D、生态美 3 (单选题 宗白华的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这句话支持一下哪种观点 ?(A) A、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相同的 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D、自然美和艺术美不能做比较 4 判断题 从美作为审美意象这个层面来看,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X 5 (判断题 “各适其天
16、”是指万物能够按照他们的 自然本性获得生存作为和万物同类的人也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X 人物美 (单选题 海伦的故事、 法庭 _上的芙丽涅等作品都说明 ()对古希腊人有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B A、人格美 B、人体美 C、人的风姿 D、自然美 2 (单选题 宋明理学家重视 (A)的鉴赏。 A、人格美 B、人体美 C、人的风姿 D、艺术美 3 (单选题 通过 (D)可以了解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 A、行状 B、容止 C、赏誉 D、 世说新语 4 多选题 人物美的三个层面包括 (BCD) A、人格美 B、人体美 C、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 D、人的风姿与风神 5 (判断题 社会美更能引发人物对命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新版 美学 原理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