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区域最紧缺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能源 C矿产资源 D耕地资源 【小题 2】图中区域人均耕地少,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稠密 B耕地比重小 C耕地退化严重 D过度开垦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的经济发展。 【小题 2】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但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比较少。 考点:本题考查华北平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课本所学即可作答。另外,本
2、题还可考查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应该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华北地处半湿润地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季短,径流量小,且径流小,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多,且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针对水资源短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发展耐旱良种,发展节水工农业,植树造林,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跨流域调水,提高水价,兴修水 库等。 香港、澳门分别于 1997年和 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问题。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都在珠江口,毗邻特区,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 B都被外国侵占了 400多年,我国政府都是在 20世纪末恢复行使主
3、权 C中国血统居民占 90%以上,祖籍以广东最多 D都是特别行政区,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香港、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分别毗邻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其中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港口、澳门由于水深浅不适宜建设港口;两区都以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柱、尤其澳门以旅游、博彩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两区历史上就归两广管辖,所以祖籍广东地区的人口占多数,当然也有少数外来移民后裔。香港从鸦片战争时期就逐渐被英国窃取,至今有 170多年的历史,澳门在明朝后期就被葡萄牙占据,距今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我国政府都在 20世纪末对两地恢复行使主权。 考点:本题考查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
4、度较小,学生熟悉香港 、澳门的相关地理状况即可轻松作答。另外本题还可考查三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和 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小题 2】图中 所在的省区,丰富的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小题 3】图中 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小题 4】图中 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
5、河谷灌溉农业 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 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 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 滩羊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 和 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水源、和气温。因为 处距海远,降水少, 处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小题 2】图中 所在的省区为西藏自治区,丰富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 【小题 3】图中 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所示山区纬度低、海拔高。一般来说,山体越高,所处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 【小题 4】图中 处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荒漠景观,所示
6、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为绿洲灌溉农业 棉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农业生产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 四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四地的农业生产的优势因素与限制性因素。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四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气象部门用 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 分四季的指标;连续 5天平均气温低于 10 则为冬季,高于 22 为夏季, 10 22 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小题
7、2】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南北跨度大,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因此,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会出现三种季节的自然现象。 【小题 2】此时我国开始进入冬季,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较小。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大范围的降水最可能是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划分四季的指标是 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锋面雨带
8、的移动规律。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 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 点。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 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小题 2】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 M地的方向为西北 东南向 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 B C D 【小题 3】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 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A
9、【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为华北平原,有图示等值线的变化可以确定, M地会产生噪声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 M地与市区有便捷的交通道路相连;又因火车站、汽车站布局应位于市区或市区边缘,这样便于客货流集散;码头应位于河流沿岸;综合分析 M地最有可能为飞机场。 【小题 2】 M地为飞机场,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M地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不可能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 【小题 3】综合考虑只有丙地符合飞机起降,且远离市区,噪音污染小,大气污染也小。 考点:本题组考查飞机场布局问题。 点评 :本题组考查影响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解答此题需牢牢记住航空港的选址要求。 【
10、方法技巧】航空港的选址 地形开阔平坦;但要坡度适当 低云、雾和暴雨较少 风速较小,跑道沿盛行风向修建 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距城市有一定的距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 1】若甲、丙两省都种植水稻,分析影响甲、丙两省水稻种植共同的因素分别是 A交通和土壤 B雨热同期 C劳动力和地形 D政策和科技 【小题 2】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 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 C干旱和低温 D盐碱和洪涝 【小题 3】 图中数字为 “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 ”,图中丁地带 7、 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
11、控制,形成伏旱 B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C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D此时农业用水量大,导致缺水严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经、纬线度数可以判断甲是湖南省,乙是新疆,丙是黑龙江省。水稻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这成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另外 市场条件也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小题 2】乙是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距离海洋遥远,降水少,其农业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水;黑龙江省的纬度位置比较高,温度条件较差,低温成为限制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小题 3】图中丁地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7、 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
12、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丙三地所在的位置,另外本题也可考查三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等知识点。 读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问题。 【小题 1】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三角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 B在湖水最少的冬季危害最大 C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D可引入海水,加速湖水更新,加快净化 【小题 2】图示地区原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却需要从外地调入粮食,其原因不包括 A种植结构调整 B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C人口稠密
13、,市场需求量大 D环境污染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长三角地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生生物繁殖发育,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最大,这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小题 2】粮食需要从外地调入,与该地区非农业用地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大、市场需求量大等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下游地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与太湖流域粮食生产现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图示地区影响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 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 “山青
14、、水秀、洞奇、石美 ”的特点,被称为 “四绝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 B风蚀地貌 C冰川地貌 D火山地貌 【小题 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第五套人民币 20元背面图为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是桂林 “四绝 ”。其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小题 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桂林山水的地貌形态与喀斯特地貌的
15、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气候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的溶蚀、侵蚀及淀积沉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小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 1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并且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地形条件:东面、北面和西面都是山地,中间地势低平。 2气候条件: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生物条件:本地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为喀斯
16、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水文条件:气候上该地降水丰富,地形上三面环山,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 4水对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 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就多。所以喀斯特地貌典型。 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A、 B、 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光照较丰富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小题 2】 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
17、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荒漠化 B荒漠化、盐碱化 C盐碱化、酸雨 D酸雨、水土流失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 A、 C位于东部季风区,但雨季短, 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农业角度来看,三者的共同点是光照较丰富。 【小题 2】 B平原为宁夏平原,该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过度开垦容易造成荒漠化,大水漫灌易造成盐碱化。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点评:光照是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光照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 ;热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知识拓展】农业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 安福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