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的应该是图中的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银河系以外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为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与关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难度较低,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第三产业为主 B城镇地域
2、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的发展会对乡村地域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区域按其生产活动类型的差异可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第二、三产业活动为主, A错误;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B错误;通常乡村地域范围要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大得多, D错误。城镇地域是区域的中心,往往 对周围的乡村地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类型和差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 读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完成问题
3、。 【小题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小题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 “经济因素 ”的要求,图示西气东输的主干道经过沿线主要城市,反映城市分布影响主干道的走向。 【小题 2】西气东输工程从西部内陆连接东部沿海地区
4、,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形成沿线自然带的递变,属于干湿度地带性变化,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导区 位因素和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本题还可结合沿线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试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多亿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大风频繁 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过度放牧 A B C D 【小题 2】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 A全球变暖 B臭氧空洞 C土
5、地生产力丧失 D砍伐树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自然原因,故 错误;而荒漠化严重主要动力是风蚀,故 错误。 【小题 2】荒漠化是由于一切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010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是 “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下面属于湿地的作用的是 ( ) 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 “聚宝盆 ” 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 业原料 为
6、人类提供旅游资源 调节气候 提供大量木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组合选择题开采用排除法,湿地能提供水资源,但不能提供矿产资源, 错误;能提供大量木材的是森林生态系统,不是湿地, 错误。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的主要作用。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 (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 (如图 6)。完成问题。 【小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防风固沙 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 塑造地形 A B C D 【小题 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7、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湿地不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也没有塑造地形的功能,但湿地能涵养水源,净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即净化水质。 【小题 2】若没有植被,则出水口的排水量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减少;由于土壤缺水植被保护,则水土流失加重,出水口的含沙量将增加,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生态环境的生态环境功能。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 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 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 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
8、答问题。 【小题 1】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 ) A大力发展旅游业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 D大力发展养殖业 【小题 2】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库区水质较差主要来自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故水源涵养林建设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库区水质。 【小题 2】田纳西河流域结合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火电、核电的开发,形成了全美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故利于高耗能工业的
9、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是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 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 )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后,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 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遥感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不同地物辐射、反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号的差异,而传感器能区别电磁波信号的差异而 识别不同的地物。卫星距离地面远,故卫星遥感分辨率较低, B 错误;对飞机的驾驶和指挥都需要人
10、工参与,C错误。飞机遥感的范围较卫星遥感小得多,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遥感的主要工作原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 (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小题 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湖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
11、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汇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即以地形为指标划分区域, A项正确。 【小题 2】图示乙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丁位于渤海湾,由于沿岸大量污水排入,导致海洋污染严重。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和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划分依据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问题。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问题。 【
12、小题 1】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 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小题 2】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D增加经济产值 【小题 3】根据该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 ) 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 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 D降低 GDP 增长速度 答案: 【小题 1
13、】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反映了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故主要从山西省生产简单,没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分析。 【小题 2】坑口电站为煤炭基地附近建火电站,延长了产业链,利于能源输出,“煤变电 ”输出也利于减轻铁路的压力,但火电站的环境污染严重,故 C错误。 【小题 3】图示反映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比例较 GDP 比例高,故第二产业是我国节约能源消耗的主要潜力所在 ,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
14、键是抓住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发展概况。 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的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区域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 A错误;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 C错误;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故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知识性试题。 下列有利于解决农业土壤肥力下降的合理措施是( ) A研究防虫技术 B实行休耕轮作 C发展滴灌技术 D推广基因工程 答案: B
15、试题分析:治理措施应从原因入手,当地农业土壤肥力下降,故应从提高土壤肥力分析,实行休耕轮作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方法。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引发极光现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
16、动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性试题。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 ) A 6千米 B 17千米 C 33千米 D 60 70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壳厚度不均,由于海洋地壳只有单层,较薄,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6KM;陆地地壳有双层,较厚,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33KM,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17KM。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知识性试题。 当我国各地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 ( )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C 试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则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高级中学 上学 期期 调研 测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