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A若 a表示真核生物, b表示真菌,则 c可能代表的是乳酸菌 B若 a表示人体体液, b表示细胞外液 ,则 c可能代表的是血液 C若 a表示生态系统, b表示种群,则 c可能代表的群落 D若 a表示免疫细胞, b表示淋巴细胞,则 c可能是 T细胞 答案: D 试题分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A错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故血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B错误。群落的范围比种群大, C错误。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T细胞属于
2、淋巴细胞,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概念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 体温调节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答案: B 试题分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中枢部位,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 设人在 20 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 a1,散热速率为 b1,进入 0 环境 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 a2,散热速率为 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1 b1, a2 b2 B a1b1, a2b2 D A、 B两项均对 答案:
3、 D 试题分析:人在 0 和 20 时,体温恒定时产热量都与散热量相等, A正确。温度低的环境散热多,产热也多,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低进会出现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现象,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胰岛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效应 T淋巴细胞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病毒抗原
4、诱导 B细胞分化的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最后测量上清液中 51Cr 释放量,而 51Cr 是标记在细胞内,说明细胞发生裂解,效应 T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形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能力。 由肝糖原转变成其它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后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用来进行合成ATP,最后 ATP水解释放能量用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能力。 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
5、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 g、 f、 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 e、 f、 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 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 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 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间传导是单向的,所以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 g、 f、 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A正确。刺激皮肤(感受器)可引起效应器收缩,所以 e、 f、 g处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正确。 g处受损,不影响皮肤到 f的传导, C正确。 f处受损不能传到效应器,肌肉处不能检测到膜电位,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
6、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能力。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A正确。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B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C错误,脱落酸促进抑制细胞分裂,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 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C
7、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答案: A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 -死亡率) /时间 1 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 第 1年 第 2年 第 3年 第 4年 第 5年 第 6年 第 7年 增长速率 0.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 “J”型增长 C
8、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 3 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种群增长率一直大于零,种群数量 增加,为增长型, A错误。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呈 S型增长, B错误。由于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 C正确。第 7年种群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 18种,个体数平均
9、值是 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 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 209个, 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甲乙 B甲 乙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种的种类数越多丰富度越大,甲 处物种种类大于乙处,故丰富度甲 乙,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丰富度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A 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 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 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 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 B表示整个植被中
10、的种类数量 D 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 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是初生演替,所以在开始阶段生产者种类会增加,随着演替的进行,动物种类增加,对植物的抑制作用增加,所以植物中有些种类被淘汰,整个生态系统在发展阶段,所以生物量先增加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初生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 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11、,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 A错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B正确。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形成散失, C 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解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
12、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B 正确。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正确。生态系统需要外界不断的提供能量,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最有效地利用能量。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秸秆中的能量有效利用的措施包括 就地燃烧秸秆 秸秆用于造纸 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秸秆用作饲料 A
13、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就是粼粼秸秆,有机物中的能量以热能散失,秸秆用于造纸,能量处存在纸中有机物里,发酵秸秆产生沼气、秸秆用作饲料将能量转化成人类可利用能源,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 相互协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A正确。平
14、衡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平衡, B正确。植物和动物的数量不等, C错误。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 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
15、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 A、 B、 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产生渴觉,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和从图形中获取信息能力。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 1升清水及饮 l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
16、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 l.0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 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C在 2.5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饮清水后 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 0.5h饮清水, 在 1.5h尿生成速度最大, A正确。维持平衡时是动态平衡,还会在交叉或重叠, B 错误。 2.5h 内,饮清水比饮生理盐水生成尿量多,C 正确。抗利尿激素少,尿量多,由图可知饮清水后 0.5 h,尿量增多,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平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和从图形中获取信息能力。 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细胞中组成遗
17、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8种 B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即是它的基本组成单位 C一个蛋白质分子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 DNA,基本组成单位有四种, A错误。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产物是碱基、五碳糖和磷酸, B错误。一个蛋白质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错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子组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 下列物质中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的是 A胰高血糖素 B葡萄糖 C胰岛素 D神经递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葡萄糖是还原糖,选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学业 水平 测试 模拟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