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右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 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变慢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可能是过氧化氢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A若有 H2O2分解产生大量气体,根据酶的专一性,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A不选。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也就是增加酶的数量,一定范围内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B错误,选 B。
2、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可能是过氧化氢的数量有限,被分解 ;不选 C。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必需是单一变量,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不选D。 考点:酶的特点,影响因素,实验原则。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一个实验中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B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由某些基因引发的 C胚胎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也有细胞的凋亡 D正常机体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一定是同步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细胞的癌变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分化;A不选。 B细胞
3、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由某些基因引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不选。 C胚胎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增殖使得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使得细胞类型增加,也有细胞的凋亡; C不选。 D正常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与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多细胞生物不同步; D错误,选 D. 考点:细胞癌变、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 点评:基础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的识记。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B 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着丝粒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A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染色单
4、体形成在间期; A不选。 B 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都在间期; B正确。 C着丝粒的分裂在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不选。 D细胞板的出现在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 D不选。 考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水稻育秧期间,如长期水淹,会导致烂种烂秧,其原因是 A细胞吸水过多 B细胞缺氧,呼吸停止 C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中毒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无氧呼吸。 水稻育秧期间,如长期水淹,会导致烂种烂秧,其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有毒害作用。 考点:植物无氧呼吸。 点评:试
5、题相对简单,直接无氧呼吸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A产生丙酮酸 B分解葡萄糖 C产生 ATP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A只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能产生丙酮酸; A不选。 B只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 B不选。 C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 ATP,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释放能量,产生 ATP;选 C。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细胞呼吸,但有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选。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条件。 点评:对光合作用和呼
6、吸作用比较分析, 对比记忆,效果较好。 如右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 H、 O 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 H的产生与消耗 D甲中的 H2O 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 H2O 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A 是光反应, 为暗反应,甲为光合作用; 为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为第三阶段,乙为呼吸作用; A不选。 B光合作用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进行;
7、B错误,选 B。 C甲过程中光反应产生 H,暗反应消耗;乙过程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不选 C。 D甲中的 H2O 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 H2O 的消耗是第二阶段,产生是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不选 D。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点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重点和难点,平时应该加强学生辨别比较和推理能力。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要产生 2个葡萄糖分子,需要有多少五碳化合物参与 CO2的固定,又有 多少 CO2被固定 A 2、 2 B 6、 12 C 12、 12 D 24、 12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反应式的相关知识。 绿色植
8、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要产生 2个葡萄糖分子,根据光合作用总反应式计算: 6CO2 + 6H20 C 6H12O6 + 6O2, 6 1 12 2 再根据 CO2固定的反应式 CO2 C52C 3计算,五碳化合物的数量和 CO2的个数都是 12.选 C。 考点:光合作用反应式以及计算。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 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
9、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 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 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 a、 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 A曲线 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 B曲线 c表示在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底物无法再与酶结合,从而阻止了酶与底物相互作用,酶的活性降低; B错误,选 B。 C曲线 a、 b 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的数量有限,
10、处于饱和状态;不选 C。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不选 D。 考点:不同酶抑 制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 ADP 含量增加的是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线粒体中 H与 O2结合生成水 C叶绿体基质中 C3合成葡萄糖 D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使细胞中 ADP 含量增加,也就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运输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A不选。 B线粒体中
11、H与 O2结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B不选。 C叶绿体基质 中 C3合成葡萄糖,需要光反应产生的 ATP;选 C。 D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释放能量; D不选。 考点:新陈代谢的能量储存和消耗。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通过特殊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类胚胎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能力;选 A。 B
12、分化的体细胞不会丢失基因,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错误。 C二者形态和功能都有差异; C错误。 D二者基因组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同,在不同的细胞中产生不同的 mRNA和蛋白质,才导致细胞分化; D错误。 考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原因。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如果用 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 DNA中找到 15N 和 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和 35S C可在 DNA中找到 15N 和 32P、 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噬
13、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噬菌体的特点是:核酸全部存在于头部的 DNA里面;外壳全部由蛋白质组成。 2. S元素存在于蛋白质、 P元素存在于核酸; H和 N 既存在与蛋白质,又存在于核酸中。 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先是吸附在细菌表面,再把它的遗传物质( DNA)注入细菌内部,而它的外壳是不能进入噬菌体的;之后,利用细菌内部的物质合成出噬菌体的外壳等结构;最后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 分析题干用 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 外壳和 DNA都被标记,但是外壳不能进入细菌,只有 DNA能进入,也就是说,只有 15N、 32P进入了细菌,而细菌本身存在的元素是不具有放射性;所以新合成的噬
14、菌体的 “原料 ”有:正常的一套元素 +放射性的 15N、 32P,所以新合成的外壳肯定没有放射性的 35S;所以 BCD都排除了。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蛋白质和 DNA的元素组成。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必须扎实。 下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是由 、 、 、 决定的 B 、 、 的形成只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完成的 C该化合物含有三个肽键,是四肽化合物 D该化合物有两个氨基, 3个羧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的相关知识。 A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在于 R基不同,主要是由 、
15、 、 、 决定的; A不选。 B 、 、 的形成,也就是合成肽键,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完成的,也可以在细胞溶质中的核糖体上完成; B错误,选 B。 C该化合物含有三个肽键( 、 、 ), 4个氨基酸( 、 、 、 ),化合 物是四肽; C不选。 D该化合物有两个氨基( 、 ), 3个羧基( 、 、 );不选 D。 考点:氨基酸的结构,多肽链的结构、脱水缩合的场所。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在某类动物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 E),白色为隐性( 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 A、 B、 P、 Q 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下列哪两组
16、动物对比能说明外界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A C和 R B C和 D C D和 S D R和 S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外界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的实验。 根据题干 A的基因型是 EE, B为 ee,那 C和 D的基因型都是 Ee,表现型为黑色,但是 C和 D性状不同,说明受环境影响。 考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和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了遗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了病毒
17、的遗传物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有的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如 HIV,烟草花叶病毒等;有的病毒遗传物质是 DNA(脱氧核糖核酸),如噬菌体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或者核糖核酸,答案:选 D。 考点:病毒的遗传物质。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 CO2 B本实验装置中 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C如果将 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 C瓶中的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18、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实验。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 CO2,装置 A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A不选。 B本实验装置中 B瓶的作用是为了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 NaOH溶液完全吸收,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B不选。 C如果将 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装置 B是若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C不选。 D C瓶用的是不透光的玻璃罩,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选 D。 考点: 细胞呼吸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装置,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香豌豆
19、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B、 b)和( R、 r)控制,只有 B、 R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杂交, F1全部开红花, F1自交得到的 F2代,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是 9: 7。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 A bbRr、 BBrr B Bbrr、 bbrr C BBrr、 bbRR D bbrr、 bbRR 答案: C 同种生物雌、雄个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各阶段中, DNA含量最多的是 A初级精(卵)母细胞 B卵细胞或极体 C次级精(卵)母细胞 D精细胞或精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细胞 DNA的含量。 A初级精(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
20、一次分裂,经过了间期染色体的复制,DNA变成 4N; B卵细胞或极体经过了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减半成 N。 C次级精(卵)母细胞 ,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DNA由4N 变成 2N。 D精细胞或精子, DNA也是 N。 因此,同种生物雌、雄个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各阶段中, DNA含量最多的是初级精(卵)母细胞;答案 :选 A。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细胞 DNA的含量。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干变万化 C两条长链的空间
21、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构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A错误。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两种: A-T,C-G; B错误。 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错误。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n 对碱基,组成的 DNA 分子有 4n种; D 正确。 考点: DNA分子的多样性。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的原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 13C 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 DNA 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 12C的脱氧核苷酸,经
22、n次复制后,所得 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 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 2n: 1 B( 2n一 2): 1 C( 2n一 2): 2 D( 2n一 1): 1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了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n次复制后共得到 DNA分子 2n个,共有脱氧核苷酸链条 2n2 ;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 DNA中有两条链是模版链 13C; 新合成的子链含 12C,一共有 2n2 2 所以 DNA分子中含 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 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2n2 2): 2=( 2n一 1): 1。选 D。 考点: DNA的
23、半保留复制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对半保留复制的考查,相对较难,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该图中结构 3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 2、 5,图中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具有 D图中能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有 3、 5、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 A此图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为有 1 细胞壁、 2 液泡、 5 叶绿体、9中心体;不选 A。 B该图中结构 3 细胞核, DNA 主要存在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
24、控制中心;不选 B。 C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 1、 2、 5, 1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选 C。 D图中能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也就是含有 DNA的结构有 3细胞核、 5叶绿体、 6线粒体;不选 D。 考点:细胞器的存在部位,结构以及功能。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但考查了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 II2 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 II6 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 III-1与 III-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 0、 1/9 B 1/2、 1/12 C 1/3、 1/6 D 0、 1/16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省 兰州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