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1月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1月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1月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 1月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可发生 CO2C3C6H12O6 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CO2 过程 B ATP和 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 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所以 A不正确。在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 A
2、TP和 H,第三阶段, 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 ATP,所以 B不正确。在线粒体中,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移到 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 C不正确。 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 K 和 Mg2 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mmol 5mmol 11mmol 5mmol 13mmol 5mmol Mg2 35mmo
3、l 1.4mmol 1.8mmol 1.4mmol 35mmol 1.4mmol A.鱼滕酮对 K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 Mg2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B乌本苷抑制 K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 Mg2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C鱼滕酮抑制 ATP的合成从而影响 K 和 Mg2 的运输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 K 和 Mg2 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主动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当用鱼滕酮处理人体成熟红细胞后,细胞内的 K 由处理前的145mmol变为 11mmol,细胞内的 Mg2 由处理前的 35mmol变为 1.8mm
4、ol,说明鱼滕酮对 K 的载体和 Mg2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都有抑制作用,故 A不正确。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 某同学选择韭黄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蒸馏水代替丙酮提取色素 B色素提取液没有颜色 C分离色素不能采用纸层析法 D层析后的滤纸条上仍有色素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色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不可以用蒸馏水代替丙酮提取色素;韭黄中没有叶绿素,但仍有类胡萝卜素,所以色素提取液有颜色,呈黄色;分离色素仍需采用纸层析法;所以 ABC不正确。由于韭黄中仍有类胡萝卜
5、素,所以层析后的滤纸条上仍有两条色素带,故 D正确。 考点: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韭黄等特殊生物色素种类的理解。 要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进行实验的一组试管是 试管 内 容 物 条 件 1 1mL10鸡蛋清溶液 +1mL清水 35 38 水浴; pH 5 2 1mL10鸡蛋清溶液 +1mL胰蛋白酶 35 38 水浴; pH=5 3 1mL10鸡蛋清溶液 +1mL胰蛋白酶 35 38 水浴; pH 9 4 1mL10鸡蛋清溶液 +1mL胰蛋白酶 4 水浴; pH 9 A 1和 2 B 2和 3 C 3和 4
6、D 2和 4 答案: B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根据生物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温度相同,探究不同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 2和 3两组试管进行实验。 考点: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理解。 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维持的。由图分析可知进入细胞内的物质有 A K 和 Mg2 B K 和 Na C Na 和 Cl- D Mg2 和 Cl- 答案: A 试题分析:主动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根据题意和图示
7、分析可知:离子进入细胞,说明细胞外离子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离子的浓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 K 和 Mg2 的浓度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所以选 A。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 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 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 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 O2和 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吸收光能并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反应过程中进行水的分解生成 O2和 H以及 ATP。
8、所以叶绿体色素与 ATP的合成有关,也与 O2和 H的形成有关。 ATP的分解发生在暗反应过程中,与叶绿体色素无关,所以选 B。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理解。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 A液泡 主动运输 B线粒体、液泡 渗透作用、主动运输 C线粒体主动运输 D线粒体、液泡 K 主动运输、 NO自由扩散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中,由于 KNO3溶
9、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液泡和渗透作用。此后,由于 K+、 NO3-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并吸水,细胞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线粒体和主动运输。所以选 B。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 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不会导致细胞内 ADP 含量增加 (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甲状腺细胞吸收碘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 K 和 Na 进出红细胞 答案: C 试题
10、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甲状腺细胞吸收碘和 K 和 Na 进出红细胞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所以不会导致细胞内 ADP 含量增加。 考点: ATP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 ATP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的理解。 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 Ca2 吸收量明显减 少,但其对 K 、 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 ) A呼吸酶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 C Ca2 载体 D ATP水解酶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
11、据题意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Ca2 、 K 、 C6H12O6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现施用了某种毒素,但对 K 、 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Ca2 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 光照下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其他条件不变,突然 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合成速率变化为下图中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正常生长,其内部生理过
12、程达到动态平衡。现突然停止光照,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过程受阻,产生的 H和 ATP 减少,导致暗反应过程中的 C3 化合物还原减少,并逐渐积累。所以叶绿体中 C3合成速率逐渐减弱,如图 B所示。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理解。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成熟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质壁分离的百分率,图中曲线表明这些植物细胞 ( ) A细胞液浓度 蔗糖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蔗糖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 蔗糖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并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细胞发生
13、质壁分离的百分率不等,说明成熟植物细胞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故选 C。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都是棉花叶肉细胞的重要细胞结构,这些细胞结构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 ) A都具有蛋白质和核酸 B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C核酸组成单位种类相同 D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 A 试题分析: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有 Mg元素是其它结构所没有的;核糖体中只有 RNA而没有 DNA,而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既有 DNA,又有 RNA;核糖体和染色体没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双分子层。所以这些细胞结构
14、在 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蛋白质和核酸,故选 A。 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等结构化学组成的理解。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积累 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方式,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植物细胞积累 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海藻细胞通过积累溶质,增大细胞
15、液浓度,从而防止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膜与细胞膜一样,具有选择透过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所以 D不正确。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 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 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 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 BC 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16、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因此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所以 A不正确。 B点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限制了细胞继续吸水,所以 B 不正确。C点明显低于 A点,说明 BC 段细胞开始失水,但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 C不正确。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所以 D正确。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以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关于酶与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
17、能产生 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 ATP, 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与 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D 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已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能再产生酶;ATP不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ATP含有核糖,由于有少量的酶是 RNA,所以也有的酶含核糖;故 ACD不正确。 考点:酶与 ATP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酶与 ATP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酶与ATP组成及功能的理解。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将溶液 pH值由 2升到 8的过程中,胰蛋白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C酶的数量会因参与
18、化学反应而减少 D任何活细胞内都有酶的存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所以只有蛋白质类的酶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胰蛋白酶在 pH值为 2时已经失去了活性;酶的数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 ABC不正确。活细胞要进行代谢,而代谢需要酶的催化,所以任何活细胞内都有酶的存在,故 D正确。 考点: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酶本质和功能的理解。 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 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 1h后测定 O2的吸收量和 CO2的释放量
19、,如下表: O2浓度变化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8 CO2释放量 /mol 1 0 8 0 6 0 5 0 4 0 5 0 6 0 7 0 8 0 8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果肉细胞在 O2浓度为 0% 3%和 5% 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储藏苹果时,应选择 O2浓度为 5%的适宜环境条件 C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 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
20、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在 O2浓度为 2%、 3%时, 1h后测定 O2的吸收量分别为 0 2和 0 3,说明此时已进行有氧呼吸,所以 A不正确。因为 O2浓度为 5%时,产生的 CO2最少,说明在此浓度下,有机物消耗最少,因此储藏苹果时,应选择 O2浓度为 5%的适宜环境条件,故 B正确。在一定的 O2浓度范围内,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 ATP越多,所以 C不正确。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 D不正确。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理解。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瓶盛有等量相
21、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溶液内同时加入足量同种酵母菌,甲瓶内液体不断通入 N2,乙瓶内不断通入 O2, 1h后,测定两瓶溶液的 pH,结果是( ) A乙的 pH高于甲 B甲的 pH下降,乙上升 C甲 pH上升,乙下降 D乙的 pH低于甲 答案: D 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即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乙瓶内不断通入 O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甲瓶内液体不断通入 N2,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所以两瓶溶液的 pH都有所下降;又因乙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多,所以乙瓶内溶液的 pH下降程度比
22、甲瓶的大,故乙的 pH低于甲。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的理解。 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 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 A H传递给 O2生成水 B 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 H C丙酮酸分解为 CO2和 H D ADP 与磷酸反应生成 ATP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反应物 主要是 C6H12O6 丙酮酸 +H2O H+ O2 产物 丙酮酸 +H CO2+H H2O 释放能量 少量 少量 大量 从表中可以
23、看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即 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 H,所以选 B。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 下列关于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即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
24、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鉴定酒精可利用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鉴定 CO2可利用 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不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而是先通入 NaOH溶液,所以 B不正确。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的理解。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假设装置 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 2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 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 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省 衡水市 第十四 中学 月考 理科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