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 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 “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小题 2】大规模人口迁移 ( )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正确的选 A。
2、 【小题 2】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也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正确的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为材料,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掌握情况。 根据广州有关规定,到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 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 “1500万 ”是让广州人活得 “舒服 ”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 “活得舒服 ”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C该指
3、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答案: B 试题分析:让广州人 “活得舒服 ”的指标是人口合理容量;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文化水平成正比,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正确的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读 “木桶效应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10 000、 6 000、 4 500,
4、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 8 000 B 10 000 C 6 000 D 4 500 【小题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 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木桶效应 ”取决于最短板,根据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4 500,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表示)大约为 13亿,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 表示)为 8-9 亿,中国的环境
5、人口容量(用 c 表示)为 16 亿左右,三者的关系是 bac。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木桶效 应 ”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2012年 2月 18日人民铁道网消息:为期 40天的 2012年全国铁路春运于 2月 16日落下帷幕,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 22112.2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结合下图回答题。 【小题 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 农村,农村 城市 B农村 城市,城市 农村 C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 D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 【小题 2】影响图示
6、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人口老龄化 D婚姻家庭 【小题 3】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春节前,农民工返乡,表现为由城市 农村;春节后,农民工继续出去务工,表现为由农村 城市。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主观决策性。其中,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等
7、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人口迁移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错误的是 B。 考点:主要考查了民工流的方向、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2012年全国铁路春运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民工流的方向、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掌握情况。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 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 “用工荒 ”。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 “截留 ”农民工。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导致 “
8、用工荒 ”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小题 2】关于 “用工荒 ”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正确的选 D。 【小题 2】沿海传统用工大省出现的 “用
9、工荒 ”,促使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正确的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2011年春节后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 “用工荒 ”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导致 “用工荒 ”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产业转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图表示 “2000 2005年间我国各省 (市、区 )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 (以 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造成图中 A点所示省 (市、区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小题 2】图中 B点代表的省 (市、区 )在 1954
10、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 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小题 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 -5%的省 (市、区 )多 C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 (市、区 )少 D所有省 (市、区 )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据图可知, A点所示省 (市、区 )迁入率很小,而迁出率则很大,人口大量外迁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故 D项正确。 【小题 2】根据题干中人口的迁移
11、状况及人口密度特点可知,该省区为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为青稞。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3】据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为 18%,迁出率最大值为 6.5%,故 A项错误;净迁移率小于 -5%的省 (市、区 )主要集中于图中 A点附近,省区数量少,且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 (市、区 )数量也很少,故 B项错误, C项正确;图中 A省 (市、区 )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故 D项错误。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和典型的农作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不同地区典型的农作物。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
12、 ) A B C D 【小题 2】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 的出生率、死亡率可以判断, 为现代型, 为过渡型, 为传统型, 为原始型, (传统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新增人口最多,所以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正确的选 C。 【小题 2】根据上题分析, 为现代型,老龄化问题越 来越突出,最需要鼓励生育。正确的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下面是 “
13、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 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快 B自然增长率很低,是经济发达人们的生育意愿低 C老龄化严重 D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差,死亡率高 【小题 2】影响 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主要考查对图的分析能力,知识储备是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从图中看出, a具有很高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可以判断为传统型; b具有较高的
14、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所以可判断为过渡型。正确选项为 D。至于原始型与传统型不同的特点是自然增长率也很低,而现代型属于 “三低 ”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 2】此题关键搞清楚 c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其区域分布主要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少数发展中国家也接近现代型,如中国。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另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老有所养的生育观念。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及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和影响
15、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 下图为 “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 ”,据此完成题 【小题 1】 1950 2000年间, 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 A 33 B 43 C 27 D 15 【小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 A 1960 1961年间 B 1959 1960年间 C 1957 1958年间 D 1949 1950年间 【小题 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 1020 年内将会出现 ( )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 17 左右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6、 1】据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 1961-1963年期间,最高达43 左右。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在 1959-1960年期间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为负增长。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未来我国人口变化应是出生率继续呈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率在 1 0以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同时人口老龄化将加速。 考点:主要考查了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及带来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具备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新 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及带来的影响。 读下表,完成题。 某年四城市人口变
17、化资料 (单位:万人 ) 城市 年初人口 年净迁入人口 年末人口 25 1.95 26.90 21 4.21 25.21 25 0.85 25.90 18 -2.21 15.97 【小题 1】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关于城市 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必然导致该城人口老龄化 B有利于该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C必然加剧该城的环境污染 D可以缓解该城用地紧张的状况 【小题 3】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地区政策 B晚婚习俗 C优美的环境 D文化观念 答案: 【小题 1】 A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省 吉林市 十二 中高 月考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