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C兔的长毛与短毛 D猫的白毛与蓝眼 答案: C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答案: C 假如水稻高秆( 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稻瘟病( R)对易感稻瘟病( r)为显性,两队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另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 F2中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1/8 B.1/16 C.3/16 D.3/8 答案: B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
2、中有 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5对 B每个原始的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 4个成熟生殖细胞 C人的精子中有 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 46、 46、 23条,染色单体 0、 46、 23条 D同一个生物个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答案: D 在下列 4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是 ( ) A B C D 答案: D 右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哪一细胞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 ) A初级卵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分裂过程中的
3、造血干细胞 D第二极体 答案: D 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A与 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B与 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A与 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 B 如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染色体 DNA RNA 基因 B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碱基 C 核酸 染色体 DNA 基因 D 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基因 答案: B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 1号染色
4、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推断他们的孩子性状表现是( )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 红细胞形态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 D: Rh阳性 d: Rh阴性 能否产生淀粉酶 A:能产生淀粉酶 a:不能产生淀粉酶 A 3 8为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 B 1 4为 Rh阴性 C 1 2为椭圆形红细胞 D 3 16能产生淀粉酶 答案: C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5、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答案: C 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则 tRNA(UGC)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GCA CGT ACG TGC 赖氨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苏氨酸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答案: C 某人用黄色园粒和绿色园粒的豌豆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表现型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 A 1/16 B 1/9 C 1/4 D 1/3 答案: C 鸡的性别决定的方式和人类、果蝇正好相反。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 ZW),
6、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 ZZ)。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 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 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在生产上,人们为了对早期的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那么,选择杂交的亲本组合是( ) A ZBW, ZBZb B ZBW, ZbZb C ZbW, ZBZb D ZbW, ZBZB 答案: B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DNA是遗传物质 R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 DNA决定的 在
7、转化过程中, S型细菌的 DNA可能进入了 R型细菌的细胞 A B C D 答案: A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 4个实验: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标记的细菌 用 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 侵染 3H标记的细菌。以上 4个实验,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答案: B 将甜玉米(甲)和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收获
8、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而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这一现象可解释为( ) A甲是杂合子,乙是纯合子 B甲是纯合子,乙是杂合子 C甲、乙都是纯合子 D甲、乙都是杂合子 答案: C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答案: C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 1:1 B都是显性个体 C隐性个体的比为 3:1 D都是隐性个体 答案: B 假说 演绎法是现
9、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 “演绎 ”过程的是 (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 F2出现了 “3: 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 1 D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 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 2: 1 答案: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形成纺锤体 B着丝点一分为二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 B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是基因的
10、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答案: C 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 )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一和实验三 答案: B 如果 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 携带遗传信息 上面有密码子 能转录产生 mRNA 能进入核糖体 能运载氨基酸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 B C D 答案: C 如图若 O 表示某精子,那么图中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 答案: B 下列是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湖北 部分 重点中学 上学 期期 统考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