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人教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一~专题五综合测试.doc
《2010新人教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一~专题五综合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新人教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一~专题五综合测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新人教版选修 2经济学常识专题一 专题五综合测试 单选题 18世纪中后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条件的是 ( ) A “圈地运动 ”的加剧 B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C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 D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 答案: B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 ( )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揭示了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必然性 A B C D 答案: A 20世纪 30年代西方大危机和 70年代经济危机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破坏生产力 B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C经济 “滞胀 ”
2、 D迫使西方世界进行政策调整 答案: C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有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 _ ( ) A就业程度 B经济周期 C政府干预 D流动偏好 答案: D 下列选项不属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特点的是 ( ) A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 B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较少 C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大 D私人资本较为分散,竞争力强 答案: D 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 ( ) A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B国家接管私人企业 C一切采取军事化管理 D取消工会组织,降低工人工资 答案: A
3、对新自由主义的看法下列正确的事 ( ) A新自由主义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发展 B新自由主义根治了资本主义的 “滞胀 ”现象 C新自由主义一般都坚持 “经纪人 ”假说 D新自由经济学在美国取得了成功 答案: C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苏俄废纸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 1921年 3月至 1928年实施 ( ) A国家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化政策 答案: C 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 ( ) A为发
4、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B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C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D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答案: D 1936年,苏联宣布 ( ) A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B伟大的卫国战争全线展开 C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D “二五 ”计划完成 答案: C 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 “两个生产部门 ”是指 ( ) 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 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D农业和工业 答案: B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5、,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 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 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A B C D 答案: D 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上,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 ( ) A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 B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表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答案: B 在斯大林看来,由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不能没有 ( ) A价值规律 B国家计划 C剩余价值 D对外贸易 答案: A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6、存在原因的认识上,毛泽东赞成斯大林的分析,并且强调 ( ) A社会分工的存在 B所有制的不同 C生产力条件 D主观因素 答案: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 (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答案: B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答案: C 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答案
7、: A 下列说法体现劳动与劳动力不同的观点是 ( )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 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A 斯密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的 ( ) 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富的收入或者物质条件 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 A B C D 答案: D
8、李嘉图指出: “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 (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 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尺度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答案: D 亚当 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哪几类 ( ) 保卫本国不受侵犯 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 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 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务 A B C D 答案: C 斯密说: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新人 选修 经济学 常识 专题 综合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