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情境设置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 ,依据所学知五彩瓷是明朝出现的,青花瓷是元朝出现的,而珐琅彩瓷是清朝出现的,综合判断,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下表是 1978 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 GDP变化的比较表(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GDP相对构成
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 20 47 9 23 9 1995 19 9 47 2 32 9 2006 11 7 48 9 39 4 A第二产业增长比例最快 B十四大前后,第一产业逐渐衰落 C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D改革开放是推动三大产业变化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依据表格来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比较表格中第二产业由 47.9到 47.2再到 48.9,第三产业由 23.9到 32.9再到 39.4可见第三产业增长比例比第二产业快, A错误;十四大于 1992年召开,表格中无法说明第一产业在十四大前后逐渐衰落, B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
3、构 逐渐趋于合理, C错误;题中表格展示的是 1978 2006年三大产业变化比较,抓住从 1978年开始这个时间起点,可见 D这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产业结构调整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世纪 “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 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 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答案:
4、C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指的是在意识形态上作为社会主义标签的 “计划 ”经济和平等原则给了资本主义以改革的灵感。战后西方各国福利制度逐渐完善,就是借鉴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 19世纪 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 序应为: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中国 “一五 ”计划完成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A B C D 答案:
5、 C 试题分析: 1957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一五 ”计划是 1953到1957年,但一五计划是提前完成的, 1961不结盟国家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 1968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原因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 a、 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以图示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工业革
6、命的掌握。根据 “手工工场 工厂制 ”可判断 “b”处应该填 “用机器制造机器 ”,故排除 A项和 B项;再根据 “采矿冶金 ”和 “动力蒸汽机 ”之间的关系,随着 动力蒸汽机的运用大大的推动了采矿冶金业的发展,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解决交通运输的问题,故 “a”初应填 “交通运输业 ”,正确选项为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过程 2013年 4月 8日,英国 “铁娘子 ”、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她在生前曾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宣布 中国政府决定于 1999年 7月 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
7、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 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 律基本不变 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 1990年 4月 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0年 4月 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号公布 自 1997年 7月 1日起施行。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香港回归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符合合意的是 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 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强调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 ”,再依据所学知 均符合题意,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并不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而是 因为前期党错误的判断了形式犯了 “左 ”倾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方针政策的调整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
9、官职,因心层,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 “敕 ”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 “斜封墨敕 ”。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描述了唐中宗由于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官拜职,从而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 “斜封墨敕 ”这说明了在三省六部制下皇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 “小品 ”: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
10、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 路不拾遗 ,谁曰不宜! ”小品所反映的 “路不拾遗 ”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 “小品 ”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分析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 ”“ 路不拾遗, 谁曰不宜! ”结合所学可判断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 造成了商路和贸易
11、中心的变化 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早期殖民扩张指的是 “16 18世纪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 扩张活动,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扩张活动客观上为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因此排除 , 项均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影响 第一次明确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不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的会议是 A十二届三中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 D十五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2、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十四大上,而明确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就是不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十四届三中全会 “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麻辣土豆丝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自己新购置的无袖旗袍来 ”。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 “中西合璧 ”风格的是 无袖旗袍 穿衣镜 麻辣土豆丝 四合院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问的是 “中西合璧 ”风格
13、,依据所学知无袖旗袍是中西合璧的,穿衣镜体现不了中西合璧,土豆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西方传到中国的,麻辣口味的土豆丝体现了中西合璧,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住宅,故选 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南方谈话作了一个很深刻很准确的历史评价。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 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下列属于当时“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的是
14、: 厂长负责制是否削弱了党的领导? 私营经济是否动摇了社会主义?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邓小平南巡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姓 “资 ”和姓 “社 ”的标准问题,同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成功的解决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长期困扰着人们的一系列问题,据所学知 均符合题意, 1978年 5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观点,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巡谈话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 21.1万的纽约州提
15、议: “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 ”乔治 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 4.1万人口)提议: “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 ”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A总统制共和制 B两院制议会 C三权分立 D联邦制 答案 : B 试题分析:根据 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两院制议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以各州人口按比例选举产生,以此解决大小州之间的矛盾。故选 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 “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 ”
16、“这项神圣的艺术在日耳曼已生根发芽,应移植到罗马。 ”这里说的 “发明 ”是指: A火药技术 B造纸技术 C活字印刷 D指南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对欧洲的影响。题干中 “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 ”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哥伦布传(美 莫里森)中叙述道:在欧洲大陆上岸的时候,哥伦布带着的是有骡子驮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 “印度 ”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 “标本 ”。材料中的 “印度 ”纪念品有 A象牙、宝石 B茶叶、陶瓷 C
17、别针、镜子 D玉米、马铃薯 答案: D 试题分析:哥伦布到的是美洲而不是亚洲,因此不可能 有象牙、宝石、茶叶、陶瓷这类亚非特产;别针和镜子欧洲本来就有,犯不着从大老远带到欧洲。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 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 (长安 )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B “五陵少年金市东 ”, “笑入胡姬酒肆中 ” C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 D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
18、上酒楼 ”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选项, C所描述的商品和题干描述不符, D项没有涉及市场所买卖的商品种类, A项涉及的商品是 “江货 ”,应该指的是一些水产品,与题干所涉及的珠宝玉石等无关, B项五陵代指富人,此句大意是有钱公子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玩),这里的金市指的就是长安的西市,所以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发生在洋务运动期间交通或通讯方面的变化是 A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成立,新式水运业诞生 B福 建的海军飞机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C “大清邮政局 ”宣告成立,近代邮政起步 D无线电报传入中国,推动了电信事业的发展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 衢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