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 殷本纪载: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 ”。材料中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 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微子启由于母亲地位低贱,而不能继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叫辛,由于母亲是正王后,故而辛被立为继承人,由此可知地位的尊卑影响了王位的继承,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 制度 宗法制 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2、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片所以,可知是 1947年 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 B符合题意要求。而 BCD均与地图所示不合,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 1912 1919年 B 1924 1927年 C 1934 1936年 D 1937 1945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所选材料选自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解题时需要注意歌词中的 “驱
3、除仇寇 ”是指驱除日本侵略者, “复神京 ”是指收复北京,因此此校歌应该出现在 1937 1945年,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 “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当 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题需要注意其时间背景, 1953年为 1954年的前一年。我们知道 19
4、54年是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对人口普查的为选举人民代表作了准备,所以 B符合题意。而 A不合题意,1953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完成; C表述有误,全国的人口普查不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依据; D表述 不合史实, “一五 ”计划在 1951年已经开始制定。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第一届人民大表大会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 “围脖 ”。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 “围脖 ”出席 “两会 ”,成为 2010年全国 “两会 ”的一道风景。有人说: “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
5、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 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说法只看到了表象,而忽略了实质,是错误的。人们参政的积极性不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而是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所以是错误的。故选 D。 ABC项中的 “只有 ”、 “唯一途径 ”、 “直接推动作用 ”说法均过于绝对,是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6、 下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 2010年 9月 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 确的是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 “一国两制 ” B “九二共识 ”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 30多年互惠互补、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2008年 5月,两岸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 ”基本实现,加强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签署框架协议,通过 逐步取消贸易障碍,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
7、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所以 B、 C、 D表述均是符合题意。而 A的表述偏离题干主题,因为该协议的通过并不能表明台湾当局承认 “一国两制 ”。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两岸关系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 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根据以上材料判断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含义是 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
8、建立外交关系 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毛泽东提出了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主张,即是: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及其影响打扫干净,不给他们留下活动的余地,再同帝国主义建交。而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 “愿意按照平等原则 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说明 错误,中国不是不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而是要建立平等外交关系,故 的表述符合题意, D为正确答案:。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下图为漫画梅开三度
9、,该漫画最能反映 A亚太地区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 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D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完全取代意识形态 答案: B 试 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的是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三大事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故选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
10、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 了传统的 “夷夏 ”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 “天朝之国 ”,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依次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各种史观的准确理解。解答 时
11、需要抓住关键词去理解,由甲的 “近代化 ”可知其是运用近代化史观评价;由 “人民的鲜血 ”、 “大卖国贼 ”可知乙从革命的角度评价;由 “改变了传统的 夷夏 观 ” 、 “世界各国的一员 ”可知以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丁从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从而关注社会进步,符合社会史观,故正确答案:为 B。 考点:史学观点的理解与运用 国民革命军第 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 “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 !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
12、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国民革命军第 129师 ”可以判断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障抗战的胜利,促成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改编红军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所以C符合题意;而国民大革命是在 1924年到 1927年,当时没有红军,故排除 A;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以党外合作的方式,故排除 B共产党主张开辟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主要是国军在打,故 D的表述不合史实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
13、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 “成熟 ”的表现有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 B C D 答案: C 试 题分析:题目要求的是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 ”的 “十年 ”即 1927年到 1937年,而备选项中的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是 1922年的中共二大,错误; 是工农武装割据 是遵义会议的影响 是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以 符合题目要求,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
14、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 “力挽狂澜 ”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依据是 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提出开展土地 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从军事、组织、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遵义会议影响的准确记忆与理解。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 错误, 符合题意, 是八七会
15、议的内容,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所以正确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遵义会议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 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 “社会政治大转型 ”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 “社会政治大转型 ”可知,解答本题应从政治角度入手, A、 C因为分别属于经济、思想两个方面,故均排除;社会政治大转型是 “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帝 ”,意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实现和
16、巩固大一统,即废分封行郡县,所以 B与题意相符,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某学者指出: “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 Feudalism的时期, Feudalism则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史秦朝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 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 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 研究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
17、调了秦以前的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由此可知 “封建 ”即为封邦建国,即分封制,所以 A符合题意;西洋历史的封建是一种社会形态,故 B错误; C、 D表述均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 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 “突破性进展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 权顶峰 答案: C 试题分析:隋唐时期采取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
18、了皇权的独尊,是制度上的突破性进展,故 C符合题意;而 A的表述错误, B的表述不合史实, D皇权顶峰指的是军机处的设置,不合题意,故 ABD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的理解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 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宰辅制度 ”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秦朝三公制是丞相制度的开始,隋唐
19、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明朝废除丞相,开始实施内阁制,故 D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 有学者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 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 “国家政体 ”是指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分析理解的能力。依据 “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开学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