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 5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认为 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 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形成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宗法等级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 “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 ”表明先有嫡庶之制,用来解决周天了家族嫡庶之间的权力分配, “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 ”表明宗法制产生是由于周人嫡庶之制
2、推广而产生,进一步说明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B; A、 C、 D三项没有体现;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 以下各段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开垦荒地是增 加粮食 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 “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 “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 “我认为揭露农村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一个
3、侧面是我道义上的责任。 以中央的名义命令把粮食征收殆尽,不给农民留下一磅粮食来养家糊口。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是赫鲁晓夫的措施; 是斯大林模式; 是新经济政策;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俄(联)的经济政策 各个时期的具体经济政策 杰里 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 已经夺去了 20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 19181919 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
4、染病的蔓延。 从北极的小村庄、印 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 19181919 年流感的直接原因 ”,说明一战不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故 B项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故 D项排除;材料中 “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 ”可以判断 C项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
5、主义市场 古代中国走向整体的世界 交通运输与世界 近代学者陈寅恪说: “佛教经典云: 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 “新儒学 ”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 A、 C、 D的说法不 属于陈寅恪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 “佛教经典云 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说明陈寅恪所说
6、的 “新儒学 ”关注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思想的现代解读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为此, 1977年复出后的邓小平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 “拨乱反正 ”。下列哪些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措施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恢复高考 颁布义务教育法 制定 “科教兴国 ”战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中设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个关键词 “邓小平 ”“新时期 ”(指的是 1978年改
7、革开放以来)。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到 1965年就形成了,排除; 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推动的,但不是在新时期,而在 1977年,排除;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人民教育事业发展 新时期的教育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方针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C开辟井冈山的道路 D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 “逃进
8、了华南山区,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等关键信息,指的是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A项在 1927年的八七 会议上做出, B 项在 1935 年的瓦窑堡会议上做出, D 项在 1937 年的洛川会议上做出,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 “优胜劣败 ”、 “适者生存 ”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
9、用 ” B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 C “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 D “取明深义, 取便发挥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 “优胜劣败 ”、“适者生存 ”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说明这三个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加以应用,对社会领域认识进行阐述,体现取便发挥的特点, D项符合题意; A、 C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表述错误,不能认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这些阐述与进化论发展没有任何关系;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思想家
10、的思想 特点 下图是某学校一学生在学习了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课后,在课堂笔记上写下这样的知识结构,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是 A人皆上帝 B人皆教士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皇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文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能力,上述知识结构中的宗教领域,由 “因信称义 ”到 “信仰得救 ”,不再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不是通过教士的中介而实现,而是通过自己阅读圣经实现,每个人都有权阅读,这既确立了圣经的权威,又提高了每个人的地位,每个人都有教士的权利,也对教皇和教会权威的否定,所以 B符合题意; A、 D错误,排除; C项领域不对;故选 B。 考点:西方
11、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宗教改革 2014年 4月 17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去世。人们评价他的一部名 著:“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族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和热情关注。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与这一流派相似的著作是 A百年孤独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悲惨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族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
12、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和热情关注。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是对百年孤独的描述,题目要求解答 “与这一流派相似的著作 ”, A项排除; C项老人与海符合题意; B项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排除; D项属于浪漫主义,排除;故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繁荣 百年孤独 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 “私营企业 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对上述材料中
13、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应当保留 ”指保持资本主义 “经济的营运 ”指市场经济 “改进和补充 ”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改进和补充 ”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罗斯福实际上强调了自由运行的经济,即市场经济模式有时候会出现问题,政府主导私营经济进行改进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应该保留这种私营性质,即资本主义制度。所以 都对。而罗斯福强调对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并不等于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不对。答案:为 B。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的理解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 20
14、世纪 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贫下中农 ,几代红 D嫁人要嫁富二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A项说法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婚恋观,排除; C项是主要在 60年代,排除; D项主要在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比较多,排除;故选 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婚恋观变化 (下图) 1980年 12月 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 “私 ”色变,早在 30年前,温州和全
15、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 “个 体户 ”并不是件光鲜的事。 “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 ” 。使人们摆脱这种恐 “私 ”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 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上述材料反映了人们对非公有制的偏见,使人们摆脱这种恐 “私 ”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实现的,在这次大会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C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共十五大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 1月 6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 3月 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 6月 1日 山西 1000 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表格的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
17、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可以得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畴, A项符合题意; B项不符合史实; C、 D项题目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 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 “如今 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 ”材料中的 “正规戏、舞台戏 ”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
18、,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 “求同存异 ”外交策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 信息的能力,从材料 “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 ”、 “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1954年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故选 C。 A项是在 1950年,并非参加的国际会议;B项也与材料中的 “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 ”不符; D项是在 1955年,是在日内瓦会议后,与材料中的 “第一次 ”不符。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 “(
19、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 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由此可见当时 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 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D作者对辛亥革命支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大清宣统五年, ”可知是 1913年,因此此题是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习俗的内容,从来拜年的穿着来看,和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明当时乡村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故可排除 A项。材料主要强调穿着,没有
20、体现 B项内容,所以排除 B项;从 “竞袭洋夷 ”可以分析得出,作者仍存在华夷之别,对新生事物比较反感,可推断出 C项符合题意,排除 D项;故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农村社会生活变迁 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 “选举 ”说法正确的是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 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1949年新中国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表述正确; 表述不对,美国参议员每州两
21、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 1/3; 表述正确, 表述不对,在普选基础上召开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49年中国没有实行普选;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中外民主政治 中外民主政治的建设 民主政治的内容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 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
22、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马克思肯定了资产阶级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 “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表明资本主义自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即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 B; 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的重心所在, C、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在欧洲联合过程中戴高乐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戴高乐的 “欧洲观 ”是建立“祖国的欧洲 ”;欧洲人的欧洲,今天欧盟基本是符合戴高乐的设想,戴高乐设想的欧洲是: A邦联式
23、的欧洲 B联邦式的欧洲 C美国领导下的欧洲 D中央集权式的欧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B、 D 说法不正确,欧洲的各个国家是主权独立国家,所以 B、 D 项排除;C项与材料和史实不符合,戴高乐的 “欧洲观 ”对外就是抗稀美国的政治控制,排除; A项的邦联式的欧洲正好符合戴高乐设想,既走向联合,又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故选 A。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的趋势 新兴力量的崛起 戴高乐的 “欧洲观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 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 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扬州 中学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