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世袭产生,体现了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故本题应排除 A、 C、 D三项,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汤因比说: “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 ”“人们要敢于认为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
2、类利用是行不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B阶级斗争分析法 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D历史结构分析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记住这个时代 ”“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利用 ”即可知该观点应属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1987年 9月国务院颁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1997 年刑法取消了 “投机倒把罪 ”, 2009 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 “投机倒把
3、 ”、“投机倒把罪 ”的规定。这反映了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1987年 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 1997年 取消 投机倒把罪 , 200年正式删除 投机倒把 投机倒 把罪 ”即可选出 A项;新时期的法制建设应以宪法为核心,题目中未涉及宪法方面的史实,故排除 B项;题目中未涉及法律对经济的影响及经济秩序的稳定等史实,故排除 C、 D两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
4、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 “左 ”倾错误 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图一到图二的 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倡导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排除的第 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故排除第 项。其他两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
5、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2年 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印度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 “一边倒 ”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 “不结盟 ”的外交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政策,当时的印度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故排除 A、 C两项;新中国 “不结盟 ”的外交政策开始于改革开放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1952年 ”,故排 除 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
6、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本题应选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 年 18951903 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19469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时间 “18951903 年 ”即
7、可知这应为清末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排除属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 “短暂春天 ”的 A、 B两项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 “短暂发展 ”的 C项,本题应选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 1851年 “辛亥 ”年和下一个 “辛亥 ”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 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1851年 下一个 辛亥 年
8、 革命运动 ”即可知应为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仍为封建专制政权,故第 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为这两次革命运动的相同点,故本题应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有人评价某战役 “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 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 ” 。此战役应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答案:
9、A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 的典范 ”“阎锡山 ”可知该战役应为太原会 战。在此次战役中,八路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故本题应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平型关战役 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史正义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两项的表述与题
10、目中的信息 “不正义 ”“可耻 ”不符;题目中未涉及对中国的支持,故排除 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 “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可知格雷斯顿并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豆 ”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 昭公三年载: “四升为豆。 ”结合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豆 ”属象形文字 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豆 ”为中国古代的一 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 B C D 答案: A
11、试题分析: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应为草书。故第 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明朝有学者言: “负惟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即可选出 B项;题目中未涉及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故排除 A 项;
12、 C、 D 两项开始于鸦片战争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明朝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之际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在 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会馆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 “交子 ” 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粉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答案: C 试题分析:粉彩瓷器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宋代 ”;其他三项的表述均发生于宋代。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南充市 高三一诊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