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docx
《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 第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共 12 题, 48 分 ) 1.魏书 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 ( )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旧俗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释读材料,“魏书 食货志”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经济情况;“豪富”和“土地兼并者”不愿意这一措施实行;这一措施实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十几倍 。 从经济情况、打击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赋税收入这三条标准,综合判断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的经济措施 推行均田制。 答案: C
2、 2.下表是唐朝中央机构职责的整理。其中对应的机构是 ( ) 官职 职责 尚书省 掌典领百官。 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 刑部 掌律令按覆谳(读 yn,审判定罪)禁之政。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A.户部 B.吏部 C.中书省 D.礼部 解析: 熟悉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六部各自职责即可答题;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统率百官;吏部管人事;户部管赋税、户口等;礼部管礼仪、教育等;兵部管国防;刑部管司法;工部管工程建设 。 从这些职责来能,“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是户部的职责,即选 A 项。 答案: A 3.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
3、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属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 推行科举制 打破“坊”“市”界限 发明灌钢法 开创青瓷制作技术 形成理学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时间判断能力 。 采用排除法即可答题。项开始于隋朝;项发明于南北朝;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商周时期;都不属于“宋代创新”,故被排除;属于宋代在经济、思想上的“创新”,即为本题正确答案。 答案: C 4.下 图 a、 b、 c、 d 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 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B.b: 西汉“罢黜百家 , 独尊儒
4、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c: 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D.d: 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得到新发展 解析: 既要准确反映题中表格的曲线走势,也要联系所学知识 。 a 段的下降是因为秦朝的“焚书坑儒”、 b 段的上升是因为西汉中期的“独尊儒术”、 c 段的下降是因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发展,这样地儒家思想地位走势与表格曲线趋势及所学知识吻合; d 段的下降趋势不能说明儒学的新发展(尽管课本上有儒学的继承与变异、批判与发展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明儒学正统思想主张受冲击,儒学的实际影响力下降(尽管 儒学的思想正统地位没有动摇 ) ,故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明代
5、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该诗歌颂了火药制成爆竹产生的绚丽 美景,这一时期火药发挥的最重要作用应是 ( ) A.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B.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C.使世界战争走向现代化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这一时期”是指明代( 13 世纪到 17 世纪)时期,这正好是西方的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期;火药及火药武器的外传改变了使西欧的历史进程,政治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经济上由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发展,相对孤立的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故 B 项正确 。 答案: B 6.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
6、撰文说:“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C.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D.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 解析: “中国如被瓜分”,是指看到了列强割占、瓜分中国领土的危害;“全国协同一致来反对几个外国统治者”、“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军和义和团曾经配合抵抗侵略,这显然会危及列强在华利益,所以辛丑条约才会不割占土地、也不新增通商口岸 。 答案: D 7.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时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
7、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在此,康有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 C.变革社会风俗,使中国与世界文明融合 D.要求政府“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解析: 从题中材料可知,康有为认为:中国的男性长辫与机器推广(先进生产力)不相容;中国的宽衣博带、长裙雅步等风俗与万国竞争的现实世界不相容 。 所以,变革服饰等社会风俗是为了“趋于尚同”,即使中国与世界近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相融合。 答案: C 8.下 图中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那么
8、中国人的反应应是 ( ) A.窃喜 B.愤怒 C.麻木 D.同情 解析: “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是因为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特权、利益转让给日本;中国这个一战的战胜国,其主权和利益不仅没有得到维护,反而被进一步损害;这就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也就是中国人的反应应该是“愤怒” 。 答案: B 9.下 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它写于 1943 年 4 月 29 日 B.它反映出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 C.它说明国共两党正处于敌对时期 D.对陕甘宁边区的态度说明了蒋介
9、石的阶级属性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民国与公元的换算,中国民国三十二年换算成公元: 32+1911=1943 年 。这时期正好是抗战相持阶段, ABD 三项既符合史实,也是对题中材料的正确分析; C 项“国共两党敌对时期”主要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与题中时间不吻合,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0.下 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 F1 为阻力, F2 为动力,其中 F1 F2 的情况出现于 ( ) A.甲午战争以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 解析: 对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本题图中的 F1 为阻力, F
10、2 为动力,因为 F1 F2,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破坏因素要远远大于有利、促进因素,这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吻合,答案为 D; ABC 三个时间段 都是动力大于阻力的时期 。 答案: D 1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特征,下列时代标志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清末:租界、水师、中山装、军阀 B.民国:黄包车、旗袍、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大字报、洋布、语录、买办 D.20 世纪 80 年代:自行车、 QQ、录音机、摇滚乐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 中山装、军阀,都是辛亥革命后的时代标志,不符合“清末”的时代特征, A 项被排除;洋布、买办都是
1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现象,不符合“文革”的时代特征, C 项被排除;中国在 1993 年才有第一条互联网专线, QQ 则是 21 世纪的新事物,不符合“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时代特征, D 项被排除。 B 项所述四项全部符合“民国” 这一时代特征。 答案: B 12.2013 年 9 月 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举行会谈,宣布将中吉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也实现了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全面战略升级。这一外交成果是 ( ) 中国国力持续增强的表现 是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有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A. B. C. D.
12、解析: 题中所引材料,实际上述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三项符合“上合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原因、性质及影响的表述;是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影响,与“上合组织”无关 。 答案: A 第卷 ( 非 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分,共 2题, 52 分) 13.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26 分) 材料一 :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1)概括材料一中两人关注的共同问题,指出二者主张的差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资阳市 高三一诊文综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