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三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三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三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三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老子道德经 道经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理念。下列文化现象,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目中的理念是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为李冰和都江堰工程,利用自然造福人类, 寂静的春天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都符合这一理念。 是毕 N 发明印刷术, 印象派日出 印象与题目中理念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的变化;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
2、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印象派绘画 下图是某一年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主要背景是 (单位: 10亿美元) 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 C欧共体形成,与美、日经济三足鼎立 D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知,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位,这是苏联两次五年计划实施后的结果,时间为 1937年前后,结合时间, A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
3、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成就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A服饰 B发型 C行为举止 D交通工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描绘的是人力车,即洋车,又叫黄包车,是近代时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之一。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的发展 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市场的影响是 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 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 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 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根据地图信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北约和华约的
4、对立,反映了当时的两极格局,两大阵营的对抗,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D项 “继绝 ”过于绝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亚当 斯密在其撰写的 道德情操论 ( 1759年)中主张: “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亚当 斯密的主张可知目标是公平分配财富,社会公平、正义,而资本主义发展是不能实现
5、这一目标的,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是社会主义。结合题目要求 “ 率先在政治方面 ”,巴黎公社符合要求。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目标 下表是 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报刊 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决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左倾错误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改革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 D改革道路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980年,正处于改革
6、开放起步阶段,材料中分田单干必须纠正、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等说明当时有不少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经济建设的中心不认可,改革面临着 阻力,说明了改革道路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下图为 1959年主政台湾的国民党 “外交部 ”对其外交人员的指示。这反映当时台湾当局 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坚持 “一个中国 ”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放弃了敌视中共政权的立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台湾之前对大陆和自己的说法是 “红色中国 ”或 “共产党中国 ”和 “自由
7、中国 ”,容易让人认为是两个中国;之后的说法是 “中共政权 ”和 “中华民国 ”,意为大陆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只是并列的一个政权,说明了 “一个中国 ”的立场。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其主要依据在于毛泽东 A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B领导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C撰写了论 十大关系等著作 D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毛泽东的贡献包括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 1956年,论十大关系,
8、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 C项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发展阶段 2014年 2月 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 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 12月 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
9、国家的行为,是对国内人民的一种影响,不会让其他国家人民认识到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排除 ,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位于成都洛带古镇的广东会馆是广东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该会馆最早可能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时,商品经济发展,各地区分工进一步发展,区域间长途贸易盛行,在此基础上出现商帮和会馆,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旧唐书 食货上载: “武德七年,始定律令 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
10、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材料表明唐代均田 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国家掌握土地所有权,对于大部分土地,农民只拥有使用权, A项错误。 B项材料无法体现。 D项不符合 “唐朝 ”这一限定。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土地制度 均田制 史记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
11、喜好 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皇帝制度的特点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材料中 “天子独以印称玺 ”、 “ 独以玉 ”、 “群臣莫敢用 ”正是皇帝独尊的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综合题 ( 28分)民主政治的建立 ,充满了斗争和妥协 ,体现出政治家的睿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乐山市 高三三调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