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可知其说明了嫡
2、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有其历史必然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提供的时间信息: 1945年 1949 年。德国可以算是冷战中最主要的争端焦点,特别是柏林。柏林墙很可能是冷战最生动的标志。这堵墙分隔了东柏林(属于东德)与西柏林,使西柏林孤立于东德内。 1948年,爆发的“柏林危机 ”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符合图片反
3、映的信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基辛格说: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这句话反映出 (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依然可以独领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说明了美国是超级大国但美国并不能主宰一切,因为事实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美国难以独霸世界。故选 C。材料主要说的是美国无法主宰世界事务, A项与材料不符; B项错误,当今
4、世界新秩序尚未建立,处于新旧秩序交替的过程中; D 项说法明显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吕氏春秋 任地记载: “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灌溉技术的发展 C耕作制度的变革 D生产工具的进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意是: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
5、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即可知是田间耕种技术的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的进步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 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 “七上八下 ”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所谓的 “工商食官 ”,说明政府豢养着大量的具有专门技能的手工业生产者及其职业商人,以保证政治统治中心的经济运行,这
6、也说明国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实际上,我国历史上的官营手工业是以民间手工业的发达为前提的,因为民间手工业的分工发达,无疑为官营手工业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手尤其能工巧匠,同时也为官营手工业提供了生产原料以及半成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东京梦华录记载: “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 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 ”这反映出( )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7、 C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 .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 ”不难说明北宋城市的发展程度较高,同时消防体系完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8、 ) A “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 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指大量流入的白银没有转换为资本,未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因是工商业的发展受到 “重农抑商 ”和 “闭关海禁 ”政策的压制, A项正确。 B项说法错误; C、 D项都发生在清朝中期以后。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1956年 2月,国务院颁布的文件中规定: “对于资本家的股息红利,
9、改为实行 定息 制度 每年按股金给资本家固定的利息 ”。此规定实际上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全面完成 B工商业的所有制形式已经改变 C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扶植 D资本家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投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19531957 年,我们进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对个体手工业和小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开展了农业合作化。 “三大改造 ”的实质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通过改造,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私有制占优势为公 有制占优势。 C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所有制形式的改革 1962 年,江苏
10、有些地方出现了 “借地 ”现象,即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 “借地 ”五分至一亩不等,称为 “责任田 ”。说明( ) A出现 “借地 ”的地区还未进行土改 B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 D江苏已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史实,在 1962年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和江苏已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是错误的 。结合中国现代土地改革的史实,出现“借地 ”的地区已经进行了土改。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 “借地 ”五分至一亩不等,称为 “责任田 ”,说明农业农村政策出现了变化。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
11、村经济体制改革 据记载, 1984年全民经商热席卷全国,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从: “你吃了吗 ”变成 “你下海了吗 ”,在北方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 ”下列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完全取代 B对外开放激发了国民的经商热情 C经济体 制有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反映 D经济改革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984年全民经商热席卷全国,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从 .你下海了吗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 ”说明当时的思想文化和经济体制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从深层次方面来说,经济体制有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趋势。 考点:中国特色社
12、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20世纪 30年代有人说: “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定军山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 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 ” 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 ) A社会生活的西学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之一 C上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焕发生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20世纪 30年代 .内地富有者 .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定军山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
13、你轮流大嚼 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 ”即可说明社会生活的西化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同时上海汇集了西方的文明成果。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区域性交通条件的不同 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 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 ,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 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女性优
14、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 .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 .一阴一阳之谓道。 ”即可知西方的文明成果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AB说法不符合史 实。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西方文明对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的冲击 下面新闻涉及的历史事件( ) 【美联社莫斯科 1917年 11月 7日电】今天(俄历 10月 25日)俄国政府在今年一年中第 2次被推翻,这次革命的组织者是激进的布尔维克党。 A在发达国家实践了暴
15、力革命理论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 “无产阶级领导 ”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巴黎公社革命胜利伊始,中央委员会号召巴黎人民: “只有从你们自己中间选出来的,与你们同甘共苦的人,才能最好地为你们服务 总之,要挑选真心实意的人 巴黎的劳动群众都积极参加了各区的公社选举。这一现象能
16、够体现( ) A无产阶级专政 思想 B分权制衡思想 C直接民主思想 D民主监督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只有从你们自己中间选出来的,与你们同甘共苦的人,才能最好地为你们服务 总之,要挑选真心实意的人 巴黎的劳动群众都积极参加了各区的公社选举 ”不难看出体现了直接民主的思想。其他的说法不是材料的核心。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全面性认识 公元前 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 9表规定: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对刑事判决不服从的,有权上告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 死刑 ”这能够体现( ) 依法治国的思想 自然法的基本原则 保护平
17、民的利益 城邦的民主化治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对刑事判决不服从的,有权上告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体现了 。关于自然法的基本原则,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够发现永恒不变的标准,以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其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种无论何处均具有同样权威、通过理性可以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 “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时期应是( ) A春秋
18、战国 B秦汉 C隋唐 D宋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分别说明的是确立了中国古代的基本版图,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确立了统治思想,结合所学,最符合的是汉朝。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省执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署,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 左 右 予以区分。 ”这段话最适合解释三省六部制的( ) A主要目的 B职权划分
19、 C基本性质 D内在缺陷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三省执掌的划分 .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署,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 左 右 予以区分。 ”可知其揭示了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于是明仁宗决定对 南北士子分榜录取: “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 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平衡南北政治 势力 B保
20、证区域公正性 C笼络北方知识分子 D维护国家稳定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 .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可知其基于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南北的科举录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 很多史学家认为: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新内容和新意义。 ”这里所说的 “新 ”主要是指(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倡导建立人间天国 C实现了人人平等 D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 答案: D 试题
21、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 在后期提出的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体现了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 武昌阅马场的 “红楼 ”成为旅游热景。在楼中珍藏着一部 1911年 10月 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 “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 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 都督由人民公举
22、,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 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它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法的宪形式确定下来 B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它的颁布推动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发展,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 D它的颁布极大地提升了武昌起义的民主革命色彩和革命意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911年 10月 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 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 .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 ”
23、可知 BD说法正确,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它是全国第一个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拟定的地方宪法。 C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近代化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对决,战局的胜负对两国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 ) 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沉重打击 资金、市场的得失对双方都产生重要影响 日本的近代化道路更为宽广 清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六校高三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