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人的身高与体重C. 棉花的掌状叶与鸡脚叶 D.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对性状的内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狗的长毛与卷毛、人的身高与体重、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都不属于相对性状,A、B、D 均错误;棉花的掌状叶与鸡脚叶,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属于相对性状,C 正确。【点睛】依据相对性状概念的内涵,注意从“同种生物”
2、“同一种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三个方面理解并加以判断各选项。2. 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 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 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 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 无染色体,只能在 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虽然无线粒体,但是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获得能量,A 错误;硝化细菌没有固氮能力,但是具有化能合成能力,能够将氨氧化成硝酸盐吸收,并且利用其中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B 错误;硝化细菌无细胞核,一般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后代,C 错误;原核生物均无染色体,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3、,但是有遗传物质 DNA,因此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类型的变异,D 正确【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3.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2A. 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 真核生物以 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细胞进行二分裂,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 ,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所以D选项正确。
4、4.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 苏丹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 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 健那绿(詹纳斯绿 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 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 DNA和 R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苏丹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属于化合物鉴定,不需要细胞保持活性;用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必须先用 15%的盐酸对细胞进行解离,从而使细胞失去活性;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所以细胞是活的;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洋葱细胞中的 DNA和
5、 RNA,也要用盐酸处理细胞,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从而使细胞失去活性。考点:考查实验材料的分析。点评:难度中等,熟悉常见的实验分析。5.小麦的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这个杂交组成是( )A. Tttt B. TTTt C. TtTt D. TTTT【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3【详解】两株抗病(T_)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tt)小麦,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Tt,C 正确,A、B、D 均错误。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即使像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等
6、由相同数量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生理功能也差异很大。其原因不可能是(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或合成场所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不同蛋白质中的肽键的化学元素相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A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 正确;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 正确;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 正确;故选 A。【点睛】对蛋白质分析
7、多样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关于核酸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仅存在于细胞核中B.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 只分布在细胞质中C. DNA和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 细胞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核酸包括 DNA和 RNA,在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原核细胞中,DNA 主要分布在拟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核,其所含的核酸分布在蛋白质外壳内部。【详解】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8、,真核细胞存在于细胞核中,原核细胞存在于拟核,A错误;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 错误;DNA 和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C 正确;核酸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错误;故选 C。48.下列各项功能中,与固醇类物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降低血糖浓度 B. 生物膜的成分C. 维持第二性征 D. 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生素 D能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详解】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
9、岛素,胰岛素是蛋白质,因此降低血糖与固醇类物质无直接关系,A 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成分与固醇类物质有直接关系,B 错误;维持第二性征是性激素的功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C 错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是维生素 D的功能,维生素 D属于固醇类物质,D 错误。 故选 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脂质的分类和功能,对于脂质分类和功能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B. 和均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C.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 点燃后产生 CO2中的 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
10、【答案】A【解析】图中是自由水,是结合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A 正确;晒干的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烘干的种子不能萌发形成幼苗,B 错误;是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 错误;点燃后产生 C02中的 C来自于种子的有机物,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内水和无机盐存在形式及功能【名师点睛】1种子晒干的过程中主要失去自由水,烘干或烤干的过程主要失去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5结构的主要成分,结合水丧失,相应的细胞结构被破坏,种子不再萌发。2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但抗逆性越弱。10.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 脂肪鉴定:切取花
11、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 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C. 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 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和 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 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 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详
12、解】鉴定脂肪的操作步骤是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 正确;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操作步骤是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 错误;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的操作步骤是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片观察,C 正确;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课本上的几个常考实验的操作步骤。需要考生理解相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和积累。11. 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 。A.
13、马蛔虫受精卵 B. 成熟花粉粒 C. 小鼠睾丸 D. 叶芽【答案】C【解析】A、受精卵只进行有丝分裂;B、成熟花粉粒本身就是性细胞,自身不会再分裂了;C、小鼠睾丸内要形成大量精子,有大量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适合观察减数分裂过程;D、叶芽是植物的普通体细胞,只会进行有丝分裂。612.下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 H只来自于NH 2B. 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C. 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合成
14、、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过程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 H分别来自于相邻两个氨基酸的氨基(-NH 2)和羧基(-COOH) ,A 错误;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缺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B 错误;M 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C 正确;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中,D 错误。【点睛】理清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
15、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 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B.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 用苏丹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D.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答案】B【解析】7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需先加 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 CuSO4溶液,使 Cu2+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紫色反应,A 项错误;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 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 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B 项正确;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
16、,C 项错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以用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D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生掌握和理解这些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14.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其内有酸性水解酶,能从弱碱性的细胞质中吸收 pH在 5.0左右。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合成的酸性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加工才具有活性B. 由细胞质运入溶酶体时需要载体,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C.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17、及侵入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D. 溶酶体内酸性水解酶活性受温度和 pH的影响【答案】A【解析】溶酶体中含有酸性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A 错误;H +由细胞质运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及侵入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C 正确;溶酶体内酸性水解酶活性受温度和 pH的影响,D 正确。15.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如何处理,原因是A. 重新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B. 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 D、d 出现概率相同C. 不得放回,避免实现结果出现误差D. 不得放回,避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答
18、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了保证每次模拟过8程中 D、d 出现概率相同,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即被抓取的随机性) ,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摇晃小桶以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并且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B 项正确,A、C、D 三项均错误。考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6.如图所示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度曲线,其体现了酶的( )化学本质高效性催化特性作用条件较温和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
19、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3、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4、催化特性。 图中表示该实验中,三只试管分别做了加入了 H2O2酶,加入 FeCl3,未加酶的处理,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催化特性。【详解】过氧化氢酶的本质为蛋白质,但从图中不能看出,错误;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体现了高效性,正确;酶是高效的催化剂,从酶能催化反应进行可以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正确;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但从此图中无法看出这一信息,错误。故选:D。【点睛】
20、本题考查了关于影响探究酶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同时也考察了考生识图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做出正确判断。17. 粉红色康乃馨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难时流下伤心的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康乃馨,因此粉红色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康乃馨叶片呈绿色,花呈粉红色的物质分别分布在A. 细胞核和溶酶体 B. 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9C. 叶绿体和液泡 D. 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花的颜色由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考点:本题考查色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18.下列关于“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
21、法中,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 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美观是第一位的D. 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是第二位的【答案】B【解析】【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的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如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设计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详解】生物科学中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2、就是一种物理模型,A 错误,B 正确;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准确和科学性,真实体现原型的特征是第一位,C 错误;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美观是第二位,D 错误。 故选 B。19.切开的苹果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的苹果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A. 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B. 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C. 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D. 酚氧化酶是溶酶体中的酶,也能促进 H2O2的分解10【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
23、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酶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可起作用,并不是只能在细胞外起作用,A 错误;如果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那么生物膜在细胞破坏之前,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就会酚氧化酶接触生成棕褐色的物质,B 错误;据题意可知, “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说明在细胞破坏前,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这是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
24、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 正确;H2O2的分解需要过氧化氢酶催化,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点,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0.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合成的 ATP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 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C. 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一系列加工后运入D. 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通过高尔基体转移到细胞膜中【答案】A【解析】【分析】1、ATP 的合成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光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