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二下学期期中(第二次大考)试题.doc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二下学期期中(第二次大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二下学期期中(第二次大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大考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1. 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A. 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B. 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C. 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D. 家族实力决定政治地位2.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记载“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 493 年)记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材料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的重要信息是A春秋时期,已大量设
2、立郡县 B早期的县高于郡C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中原地区 D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 3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 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 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5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 “
3、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 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 ”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加强了吏治的建设C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 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6. 唐大中九年(855 年) ,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 年) ,进士 25 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 ,御- 2 -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A. 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 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C. 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 D. 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4、7. 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这一改革有助于A. 加强中央集权 B. 提高决策效率 C. 加强宰相权力 D. 规范政务运作8.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B. 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D. 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9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
5、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儒者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10.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A. 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 弱化族人社会责任C. 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 立足伦理注重规范11.明朝之前,皇
6、帝临时派出的官员,称谓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清时,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承办的多是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A. 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 B. 地方自主权利得到加强C. 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增多 D. 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12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 3 -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C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D预防地方割据出现13.考据学又称朴学,内容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
7、勘辑佚等方面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到乾隆、嘉庆时期盛行,形成了为考据而考据的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想的流行 B.儒家学者的极力推广 C.思想专制的空前加强 D.学术研究理论的进步14. 张之洞在 1898 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此时张之洞 A其思想已与康有为完全一致 B主张应放弃西方自然科学的学习 C其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 D主张清政府应进行“预备立宪”15.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 年算起,至 1915 年袁世凯“帝制自
8、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16. 1896 年 9 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曾对当地记者说,清国报纸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惜,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所以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材料反映了清朝A.报纸的编辑学识水平低下 B.政府对媒体监督控制严格C.报纸对文明传播没有影响 D.近代大众传媒开始出现17.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
9、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18. 中国第一套完整、系统的新式教科书是 1904 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最新教科书 。教科书不仅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该教科书浓厚的“日本元素”表明- 4 -A. 中国人期冀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 B. 外国侵略势力力图控制中国教育C. 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占据优势地位 D. 中国与日
10、本的文化教育传统相近19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陈独秀激烈的批“孔教”,是因为A孔子思想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 B陈独秀思想狭隘,崇洋媚外C孔教与陈独秀的宗教信仰相冲突 D孔教被认为是帝制的理论基础20与 西 方 思 想 启 蒙 明 显 不 同 , 从 文 字 阐 述 到 政 治 实 践 , 西 方 的 思 想 启 蒙 一 直 把 人 的 价 值( 文 艺 复 兴 ) 、 人
11、的 自 由 权 力 ( 启 蒙 运 动 ) 作 为 基 本 起 始 点 , 而 且 人 的 价 值 、 人 的 自 由 权力 也 是 西 方 思 想 启 蒙 的 一 般 归 宿 。 而 中 国 的 思 想 启 蒙 长 期 以 来 偏 离 了 这 个 方 向 , 人 的 价值 、 人 的 权 力 始 终 没 有 成 为 思 想 启 蒙 的 起 点 和 归 途 。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启 蒙 “偏 离 了 ”“方 向 ”的 主 要 原 因 在 于A民族危机的深重使救亡图存压倒了人权启蒙B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尚不足以为思想启蒙提供土壤D人民的排外情绪影响了启蒙思
12、想在中国的传播211922 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这一号召A说明中国共产党较清醒地认识了中国国情 B表明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的具体表现 D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2.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
13、意在强调A. 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B.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C. 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23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事变后,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于 1934 年 7 月 7- 5 -日从瑞金出发,孤军深入闽、浙、皖、赣等地,历时 4 个月,行程 3200 余里。11 月初,与闽浙赣红十军胜利会师。红七军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积极配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 B威胁日军占领的南方中心城市C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D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24. 抗日战争期间, 大公报在报导某次战役时写道:“(1938)年 3 月 31 日午,敌虽鼓其余勇,但已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康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第二次 大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