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为胡文光刺史坊,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口,该牌坊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 “恩荣 ”二字,下方雕的是 “荆蕃首相 ”四字,其背面则是 “胶州刺史 ”四字。明万历六年( 1578年),为纪念西递村人胡文光由皇帝批准在此修建。胡文光,明代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中举,曾担任万载县令、胶州刺史、荆州王府长史等职。对胡文光及该牌坊理解正确的是 A明代后期黟县所属徽州府隶属安徽行省管辖 B胡文光因为科举出身获得地方官员任职资格 C “荆蕃首相 ”表明胡文光曾任明代内阁首辅 D该牌坊建筑艺术体现中国古代宗法血缘文化 答
2、案: B 试题分析:明朝废除了行省制,设三司管理地方,所以 A说法错误;材料中明确给出了胡文光所担任过的所有官职,没有内阁首辅一职,所以 C说法错误;D与材料所述无关,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科举制 1984年 10月 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 指出 “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 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 傻子瓜子 ,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 傻子瓜子 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纠正左倾错
3、误进行全面整顿 B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 C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D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时间即可排除 ABD三项, A为文革时期, B为 1978年, C在1992年,从材料内容看即是要人们打消顾虑坚持改革开放,所以选 C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改革开放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4、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材料详细描述了,物品交易的过程及其条件,对物品交易的规定极为详细,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程序,所以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人的法律 罗马法的特点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最早期的殖民者从美洲掠夺来大量黄金白银财富。这些黄金白银财富主要流入西班牙,这直接导致该国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对华贸易占据出超有利位置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早期
5、殖民扩张的道路,掠夺了大量财富,进而引发了国内价格革命,导致地主阶级实力的削弱,所以选 D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787年 5月至 9月,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出席会议代表 55人,其中大部分是保守派,只有三个是民主派代表,与会代表争论异常激烈,会议最后通过了新宪法,关于此次会议及宪法表述准确的是 A保守派和民主派一致认可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政府行使绝对的控制 B制宪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赋予人民集会、出版、结社等基本的民主权利 C宪法体现文官政府权力高于军权但文官政府不能控制军事大权的原则 D宪法调和了保守派与民主派、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
6、盾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 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美国实行联邦制为中央和地方分权,所以 A错误;宪法没有关于人民集会、出版等相关内容,三权分立是个机构的平衡和制约,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所以 B、 D错误,选 D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 1787年宪法 内容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 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 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7、 A英国由国家分裂走向政治统一 B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影响 C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D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必然需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格林尼治时间的确立过程,也是英国国际影响里逐步扩大的过程,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英国本身没有经历过国家分裂,所以选 A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蒸汽 ”的力量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 1917年) 11月 2日,军事革命委员会向卫戍部队派出近 60名政治委员,并规定凡向卫戍部队发出的命令必须有政治委员的签字,否则一律无效; 4 日,彼得格勒 2万多名士兵工人赤卫队员建立中央司令部,直接受军事革命委
8、员会领导; 5日,拥有 8万多名水兵的波罗的海舰队发表声明说: “准备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援革命。 ”与以上材料所给信息相符合的是 A军事革命委员会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指挥中心 B苏维埃控制的革命力量有条不紊进入战斗准备状态 C面对革命力量的壮大,临时政府并未放弃抵抗政策 D即将爆发的武装夺权获得了所有军事力量的支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推翻沙皇专制是二月革命,所以 A项错误; C项材料并未体现, 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是所有军事力量都支持武装夺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选 B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经过 下图为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年平均
9、增长率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a-b阶段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瓦解的影响,美国经济下滑明显 B b-c阶段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C c-d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下降明显,失 去了超级大国地位 D d-e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缓慢上升,得益于新经济的增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 50年到 55年刚刚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 A项错误;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西方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头号强国,所以 C错误;新经济是 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以 D错误,所以选 B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
10、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经济 下表为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 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发展是在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以 A错误;战后各国没有消除关税壁垒,所以 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诞生于 1995年,所以 C不正确,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经济开始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所以选 D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11、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A向日葵 B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 D格尔尼卡 答案: D 试题分析:向日葵属于印象画派;自有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格尔尼卡属于立体画派,依据题干,只有 D项符合要求。 考点:十九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打破隔离的坚冰 绘画 下图是 20 世纪七十年代某期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画中文字意为 “为了和平去北京 ”,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
12、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对此封面漫画所含历史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顺应两国人民愿望实现了中美建交 B美国放弃 “冷战 ”思维谋求世界和平 C美国舆论关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改变美国对华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正式建交实在 1979年,所以 A项错误;美国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所以 B项错误, D项说法错误,所以选 C项 考点:现代中国 的对外关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中美关系缓和 下面图片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的体现,两种制度下地方都有很大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
13、家作主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两种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由此来判断他们的不同, A、 B两项说法错误,本题为程度型选择题,相比而言 C项更能体现二者的区别。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 下图是我国某个 “五年计划 ”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B “左 ”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C文革政治动乱严重影
14、响了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为一五计划,其走势应为不断上升, C项总体下降有两次恢复即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时, D项也应为持续上升,而二五计划时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浮夸风盛行, 1962年得到一定纠正,所以 B项符合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十二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 有学者认为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
15、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井田制度的实质 B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与资产阶级民生主张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以推断出该土地制度为均田制,由此可以排除 A和 D两项, B项说法过于绝对,所以也不正确,均田制下受田人要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从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古的农业经济 均田制 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 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
16、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示为青铜牛灯,所以能反映出东汉青铜铸造艺术水平,所以 正确,青铜器本身比较稀少珍贵,不是普通百姓都能使用的,所以 不正确,依据文字描述和图示可知 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出当时扬州青铜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出 ,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青铜铸造 黄宗羲指出 “治天下者
17、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意为:统治者减轻了赋税,而不改变民间路后的习俗,不除愚昧,不改奢侈,仍然不可能是人民富裕起来,因此要让百姓富裕还需要使他们摆脱愚昧,所以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黄宗羲 鸦片战争后 “中国与洋人通商 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
18、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洋人控制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贸易,在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即可的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的影响 王韬在 |园文录外编中记载 “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 ”对该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肯定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B客观指出明治维新不足 C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黄山市 第一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