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 “天人感应 ”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君权神授 ”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古代地方行政体制。仔细分析表格的名称可以看得出来,表一是分封制,而表二是郡县制,因此,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 C。 A项错误,天人感应学说主要认为人的行为与天存在着某种联系,
2、要顺从天意而为; B项明显错误; D项说的是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 ,因此 D项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 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 。这是哪一美术流派 (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印象画派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材料所说指印象画派的特点,印象派这种对 “光 ”和 “色 ”效果的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产生于
3、 19 世纪 70 年代。莫奈是早期的代表,后期的代表有塞尚、高更、凡 高等。故选 D。 A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美术流派; B项是大革命成功后出现的美术流派; C项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美术流派, ABC项都与材料中的强调光与色的内容无关。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印象画派。 苏轼在石炭并引中说: “彭城(按:在今山西境内)旧无石炭,元丰元年( 1078 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以北,以冶铁作兵 ” ,你认为上述关于北宋用煤冶铁的记载( ) A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当地发现了北宋的相关遗址 B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有北宋有相关的文献记载 C不可信,最有力
4、的依据是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D不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彭城附近没有煤炭资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正确,当地发现了北宋使用碳的遗址,从而使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可信度很高,故选 A。 B项错误,单有文献资料记载并不能证明苏轼的说法是可信的,就史料价值而言,实物资料的价值高于文献资料; C项错误,文学家的记载并不一定都是虚构的; D项错误,当地无煤炭资源并不能说明不能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料 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 下表反映了 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 1936年为 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 1936年 193
5、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1936 年到 1937 年再到 1938 年生产指数的下降,说明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正确;表中只有中国民族工业,没有外国资本,因此得不出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错误;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表中无从体现, 错误;1936 年到 1938 年生产指数的下降,是由于日军侵华造成的, 正确。故选 B 考点:经济结构
6、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抗战前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某学者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最早出现于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C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后 D苏联解体之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 ”说明苏联解体了,因此选 D。 A项与材料 “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
7、,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不符; B项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 C项是在冷战时期建立的,当时尚未结束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 瓦解。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 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 ”最能反映这种 “文化上的重大变异 ”的是 (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
8、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进行分析可知,这是说的春秋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改革,它们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的,故选 C。 A项在春秋时期具有保守色彩; B项强调兼爱、非攻; D项主张无为。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 (东汉 )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 “(张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 (黑色 ),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 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 (霍 )光。 ”该材料反
9、映出西汉 (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材料可知:西汉时,张安世家中有纺织产业和七百位凭纺织手艺做事的家童。我们可据此推断出西汉时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故选 A。 B项是在明朝中后期; C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是张安世的家庭手工业;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 “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 1789年更为深远 (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这一事件
10、 ”是指 (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及其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抓住关键词句 “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 ” 体现最广大阶级的利益,而从四个选项看,俄国十月革命最符合题意。实际上,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同 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现实努力。故选 A。 B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和联合国的成立不符合材料中的 “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 D项与材料 “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 ”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下列言论出
11、现的顺序是 ( ) 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 “致良知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 儒学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第 项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思想;第 项是明末思想家李贽的主张;第 项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主张;第 项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主张。本题选 C项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守仁和朱熹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
12、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 “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 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 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和所学史实可知,此
13、题反映的是 20世纪初期生产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工人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并且自己也不能摆脱世俗的偏见。故选 D。 B项错误,妇女虽然从事工业生产,但是地位依然比较低; AC 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妇女的地位。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 “山川形便 ”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 “犬牙交错 ”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元朝这样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进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浙江省 瑞安 十校高三 上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