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西抚州市临川十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西抚州市临川十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西抚州市临川十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西抚州市临川十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兄终弟及制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宗法制的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大位,余子分封。故选 A。 B项是夏朝和商朝实行的权利继承制度; C项错误,说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D 项说的是权利继承制度,比较宽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 “万死不辞 ”
2、,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从 “近代前期 ”“保卫国土 ”“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 ”“不令倭得 ”等信息可了解到此事件发生在近代前期,为保卫国土坚决抵抗不要让日本侵略者得到,符合题意的是 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选 C。 A项与材料“不令倭得 ”无关; B项战场是在海上; D项并未进行殊死抵抗,而是执行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进行了撤退。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937年 11月 1
3、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这可以说明当时 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 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能力。可以用排除法。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两条抗战路线 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整个抗日战争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在 1938 年 10月侵占武汉、广州后
4、。所以, 错误,可以排除。 故选 C,材料反映的是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号召殊死抵抗日军的侵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中民族意识的增强。 1856年,常 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 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 503起,共有 630个英国人 (次 )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南京条约的附件可知,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他要求在华外人的一切民、刑事诉讼,均由本国领事等官询明办理,这为列强在中国为非作歹提供了法律方面
5、的保护,使他们有恃无恐。故此题应选 C 项。 A 项错误,说的是上海治安的现象; 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 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对华的侵略。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 ”“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应该是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开辟为通商口岸,这就打破了以前的朝贡
6、贸易,也打破了由十三行统一对外贸易的形态,开始了新的贸易组织。所以正确选项为 A。 BCD三项都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签订的条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首创 “以内制外,以小制大 ”监察机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 答案: B 试题分析:汉朝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即在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之外,有设立了中朝,由身边的官秩较低的人担任,逐渐的掌握了决策大权,从而排挤了三公九卿的权力,故选 B。 A项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并未设立以内制外的制度; CD项都是在汉朝之后。 考点
7、: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制度。 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 ”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 筑长城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明白秦始皇的话的主要意思。天下之所以这以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诸候存在。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候国,这是树立敌对势力吗?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废分封,推行郡县制 .。因此选 B。根据以上分析, AC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西 抚州市 临川十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