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6.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6.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6.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6.1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埃及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埃及包税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18世纪在埃及盛行 有能力预付一年土地税即可成为包税人 包税人享有绝对权力 包税领地内的农民负担沉重的赋税,社会地位低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故 包税人享有绝对权力说法是错误的; 18世纪在埃及盛行、 有能力预付一年土地税即可成为包税人、 包税领地内的农民负担沉重的赋税,社会地位低下说法正确,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埃及包税制 点评:对于埃及的包税制要注意他造成的影响。包税制之下,包税人可以随
2、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农民不仅负担各种赋税,还要服劳役。这样,他实际上不仅控制了土地也控制了农民,使埃及的阶级矛盾激化。 穆罕默德 阿里取得政权后,埃及面临的主要形势是 (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危机依然存在 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 呼声不断高涨 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马木路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危机依然存在、 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不断高涨、 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马木路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以上均为当时
3、埃及面临的主要形势,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埃及改革前面临的形势 点评:阿里政权面临的内外形势:( 1)国内: 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 马木路克仍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宗教长老特权阶层的威胁。( 2)国外: 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步伐没有停止; 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3)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开罗人民前两次武装起义的后果有 ( )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 使埃及国力日益增强 开启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开罗人民前 两次起义,打击了英法殖民侵略者,
4、并推动了埃及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故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是符合要求的。 使埃及国力日益增强和 开启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是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结果。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开罗人民前两次武装起义的后果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
5、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 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拿破仑殖民统治冲击封建社会结构的措施有 ( ) 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废除包税制 建立食品厂、弹药厂等工厂 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废除包税制、 建立食品厂、弹药厂等工厂是拿破仑侵略给埃及带来的建设性的影响; 不符合题干 “冲击封建社会结构 ”的要求,而是拿破仑的侵略显现出的侵略性的一面,由此可排除 A、 B、 D三项。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法国对埃及的侵略 点评:法国对埃及的侵
6、略的建设性: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马木路克曾统治埃及长达几个世纪 B马木路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攻伐 C马木路克统治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 D马木路克对埃及的统治被 奥斯曼帝国所推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马木路克崇尚武力,是一股非常落后和野蛮的势力,其统治
7、导致了埃及的落后和衰落。故 C马木路克统治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说法错误, A马木路克曾统治埃及长达几个世纪、 B马木路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攻伐和 D马木路克对埃及的统治被奥斯曼帝国所推翻都是正确的,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马木路克统治下埃及的社会状况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的混合形式。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解答时可参照否定性选择题的一些解法。 爱资哈尔清真寺在埃及非常著名,但它曾在 1798 1801年间化为一片残垣断瓦,最有可能
8、是因为 ( ) A英军的洗劫 B马木路克的内乱 C法军的洗劫 D奥斯曼帝国的劫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联系史实可知,在 1798年1801年之间,埃及处于法国的控制之下。故该清真寺遭受法军的洗劫的可能性较大;选项当中 A英军的洗劫、 B马木路克的内乱和 D奥斯曼帝国的劫掠都不是最有可能被毁坏的因素,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法国对埃及的侵略 点评:要注意正确认法国对埃及的侵略: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关于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
9、治方面的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消灭了马木路克势力 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 实行包税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当中要求的是,政治方面的表现,因为包税制是经济方面的因素, 不正确的表述;奥斯曼帝国时代并没有彻底消灭马木路克势力,故 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和 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符合史实也符合题目要求,故此题选 C项 考点: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
10、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 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实际上被马木路克控制,主要表现不包括 ( ) A马木路克单独组建军队 B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各地驻扎雇佣兵 C马木路克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 D马木路克基本上架空了帕夏 答案: B 试 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
11、较能力。 A马木路克单独组建军队、 C马木路克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 D马木路克基本上架空了帕夏三项分别从军事、政治两个方面概括了马木路克势力在埃及的实际权力状况。B项所说是 16世纪初的事情,并非 18世纪末。故此题选 B项 考点:改革前埃及的社会状况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 “不是 ”、 “无 ”、 “没有 ”、“不正确 ”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 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1798年 10
12、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 “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 ”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是 ( ) A反对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 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对阿里改革前开罗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比较。分析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798 年 10 月 ”,开罗人民分别于 1798 年、 1800 年和 1804 年发动了三次起义,前两次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第三次起义反抗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故 C项符合题意; A项为第
13、三次武装起义的目的; B项为阿里改革的目的之一; D项说法与阿里改革无关。故此题选项 考点:开罗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点评:关于开罗人民首义的概况: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遭到了埃及人民的英勇反抗, 1798年 10月,开罗人民发动起义,击毙了几百名法国侵略军。这次起义很快遭到法国殖民者的镇压,但是,它掀开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史称开罗首次起义。 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对埃及的侵略,原因包括( ) 埃及的战略地位优越 埃及的自然资源丰富 埃及国力衰弱,社会动荡 马本路克与侵略者勾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埃及的战略地位优越、 埃及的自然资源丰富
14、、 埃及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为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对埃及侵略的原因。马木路克并未与侵略者相互勾结,只是由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征战,导致埃及的分裂和衰弱,从而给西方国家侵入埃及造成可乘之机。故此题选项 考点:英、法侵略埃及的原因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英国实现占领埃及的目的,企图通过的途径是( ) A结束法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由其单独占领 B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 C扶持马木路克势力 D联合奥斯曼帝国赶走法国,再驱逐奥斯曼帝国势
15、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打败法国,如何占领埃及,采取什么办法最合适,英国想到的是扶植马木路克,结果也未如愿,A结束法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由其单独占领和 B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两项是前提, D项不符合史实。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英国占领埃及的途径 点评:英法对埃及的争夺主要考点为:原因: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过程:法、英相继撤兵,英国支持马 木路克割据 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出兵埃及, 1801年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 英国企图扶持马木路克占领埃及,由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国家的反对,也撤出埃及,但仍支持马木路克割据,为以后侵略作准备。 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6.118 世纪末 19 世纪 埃及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