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卷 )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A.A B.B C.C D.D 解析: A、 火药使用涉及反应为 2KNO3+S+3C=K2S+N2+3CO 2 ,发生化学反应,故 A 不选; B、 粮食酿酒为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故 B 不选; C、 转轮排字为印刷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反应,故 C 选; D、 铁的冶炼涉及 3CO+Fe2O3 2Fe+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 D 不选。 答案: C。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
2、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 A.酸性: H2SO4 H3PO4 B.非金属性: Cl Br C.碱性: NaOH Mg(OH)2 D.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解析: 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 S P,则酸性: H2SO4 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A 不选;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 Cl 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B 不选; C、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 Na Mg,则碱性: NaOH 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C 不
3、选; D、 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D 选。 答案: D。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 (如图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 A、 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 +50 ,属于被还原,故 A 错误; B、 工业合成氨是将 N2与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NH3,属于人工固氮,故 B正确; C、 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
4、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 C 正确;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 N2在放电条件下与 O2直接化合 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N2+O2 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HN03)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 D 正确。 答案: A。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与 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 和 O 生成 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 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
5、.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 D.状态 状态 表示 CO 与 O2反应的过程 解析: A、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 A 错误; B、 由图可知不存在 CO 的断键过程,故 B 错误; C、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 CO2, CO2含有极性共价键,故 C正确; D、 状态 状态 表示 CO 与 O 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氧气反应,故 D 错误。 答案: C。 5.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通过质
6、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解析: A、 合成 PPV 通过缩聚反应生成,同时有小分子物质 HI 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故 A错误; B、 聚苯乙烯的重复结构单元为 ,不含碳碳双键,而该高聚物的结构单元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相同,故 B 错误; C、 有两个碳碳双键,而苯乙烯有一个碳碳双键,结构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 C 错误; D、 质谱仪能记录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质谱图中数值最大的即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故 D 正确。 答案: D。 6.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已知:饱和 N
7、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制备: Cl2+2OH ClO +Cl+H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 ClO +H2O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 (主要成分为 HCl)混用,产生有毒 Cl2: 2H+Cl +ClO Cl 2+H 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 CH3COOH+ClO HClO+CH 3COO 解析 : A、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应为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故 A 正确; B、 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而消毒液的 p
8、H 约为 12,因此溶液的 pH 主要不是由 ClO的水解造成的,氢氧化钠过量,为溶液呈碱性的主要原因,故 B 错误; C、 在酸性条件下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发生 2H+Cl +ClO Cl 2+H 2O,故C 正确; D、 由于 HClO 酸性较弱,则 NaClO 可与醋酸反应生成 HClO,漂白性增强,故 D 正确。 答案: B。 7.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 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 Cu 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9、2NO+O22NO 2 B. 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 C.对此 、 中现象,说明稀 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3 D.针对 中现象,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解析: A、 稀硝酸具有酸性与强氧化性,与 Fe 反应生成 NO, NO 遇空气变为二氧化氮, 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2NO+O22NO 2,故 A 正确; B、 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故 B正确; C、 对比 I、 的现象, Fe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而 Fe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
10、氮且迅速被钝化,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故 C 错误; D、 根据 中现象,说明构成原电池,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可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进而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故 D 正确 。 答案 : C。 二、解答题 8.“ 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 ” 被 Name Reactions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 (R、 R 、 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 ) 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 J 的路线如下: 已知: (1)A 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 答案: CH3CCH (2)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 30。 B 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 HCH
11、O (3)C、 D 含有与 B 相同的官能团, C 是芳香族化合物。 E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 答案: 碳碳双键、醛基 (4)F 与试剂 a 反应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剂 b 是 。 答案:NaOH、醇溶液 (5)M 和 N 均为不饱和醇。 M 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 CH3CCCH 2OH (6)N 为顺式结构,写出 N 和 H 生成 I(顺式结构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解析:由合成流程可知, A 为炔烃,结构为 CH3CCH , 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 30, B 为 HCHO, A 与 B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M为 CH3CCCH 2OH, M 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北京 化学
